第八,微带匹配电路单枝节匹配电路
* [例]单枝节并联匹配电路-圆图解法ZL=60-j80Ω,设计并联短路短线,使负载与50 相连Ω传输线匹配。假设负载为2GHz当匹配时,负载由电阻和电容串联组成,比较反射系数的振幅值从1GHz到3GHz变化。一化负载阻抗 (1)确定短截线与负载距离d; (2)确定短截线长度l。3.4.微带匹配电路 * (1)选择长度d,使距离负载d输入导纳为Y0+jB实现实际匹配 (2)选择短截线的长度l,使其输入电纳为--jB,位于1 jx圆! -输入导纳沿等电导圆旋转后,达到圆心!.4.微带匹配电路 * 匹配点 [例]单枝并联匹配电路-圆图解法 沿反射系数圆旋转-在传输线上向电源移动 目标是将移动后的输入导纳转化为Y0+jB形式 A B 0.345 0.155 0.25 3.4.微带匹配电路 * 并联匹配电路-圆图解法总结 (1)归一化负载阻抗,在圆图上找到归一化负载阻抗和导纳yL; (2)从yL出发,在等反射系数圆上(SWR圆)沿顺时针方向(向电源)旋转SWR圆与导纳圆图1+jx圆的两个交点; (3)根据第(2)步中移动的电长度,得到并联短截线距离负载的距离d; (4)确定并联短截线的归一化导纳值: SWR圆与导纳圆图1+jx圆的两个交点对应的归一化导纳值为并联短截线归一化导纳值的负值; (5)从圆图上开/短路点出发,顺时针沿大圆旋转(电纳不变),达到相应的导纳点,根据旋转电长获得短截线长度。l的值。3.4.微带匹配电路 * [例]单枝节匹配电路-分析法 负载阻抗 移动距离d输入阻抗 此点导纳 3.4.微带匹配电路 微波技术与天线-第三章匹配理论 微波技术与天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第三章匹配理论 3.4.微带匹配电路 3.4.由1微带线组成的电感和电容 3.4.微带匹配电路 3.4.微带匹配电路 利用欧拉公式得到 把d看成端口1,负载被视为端口2,矩阵的形式是: 3.4.微带匹配电路 传输线等效结构 微带线等效电路图1 微带线等效电路图2 基尔霍夫定律可获得: 3.4.微带匹配电路 两电路等效条件 3.4.微带匹配电路 T 等价条件 3.4.微带匹配电路 1、对于高阻抗线( ),如果传输线电长度短于0.125.传输线可等效为 串联电感。2.短低阻抗线可等效为并联电容。.4.2微带非连续性 1.微带开路 由于边缘效应,电容器,可以使用理想的开路等效。实际开路线比理想开路线短: 3.4.微带匹配电路 2.微带间隙 3.微带拐90度角 如果是等宽线,45度切角,斜边1.5W~1.8W之间;宽度不等90度拐角,则切角的直边为各自宽度的0.565倍左右效果更好。.4.3单枝匹配电路 首先复习传输线的特殊情况。* 复习-终端开路/短路时传输线阻抗特性 (1)传输线终端开路时在smith 顺时针在圆图上旋转。当 等价电容 * 复习-终端开路/短路时传输线阻抗特性 等价短路 等价电感 (2)传输线终端短路时,输入阻抗为 当 可替代并联电感时,逆时针在圆图上旋转。* 复习-终端开路/短路时传输线阻抗特性 等价电容 等价电感 等价开路* 复习-终端开路/短路时传输线阻抗特性* 3.4.微带匹配电路 3.4.微带匹配电路 开路线 或短路线 或短路线 * 单枝节匹配电路-并联短截线 基本思想d,使距离负载d输入导纳为Y0+jB实现实际匹配;然后选择短截线的长度l,使其输入电纳为--jB,实现虚拟部分匹配,即满足匹配条件。问题-解决短截线距离负载的距离d短截线长度l。3.4.微带匹配电路 * 单枝节匹配电路-串联短截线 基本思路d,使距离负载d输入阻抗为Z0+jX形式;然后选择短截线的长度l,输入电抗为-jX,也就是说,满足匹配条件。注:无论是并/串联形式,在负载阻抗和距离上d在相同条件下,开路或短路短线的长度差异λ/4! 3.4.微带匹配电路 3.4.微带匹配电路 开路线 或短路线 并联传输线:沿线等G圆转动 连接传输线:沿等驻波比圆转动 匹配思路:通过串联和并联传输线,从起始阻抗移动到目标阻抗 目标阻抗 起始阻抗 开路线 或短路线 3.4.微带匹配电路 方法1.先并后串: 先并联传输线沿等G圆移动使反射系数等于目标反射系数,然后串联传输线沿等反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