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耦合是指信号从一级传输到二级的过程,通常指交流耦合而不注明。

解耦是指通过电源相互干扰,对电源采取进一步的滤波措施。耦合常数是指耦合电容值与二次输入阻抗值乘积对应的时间常数。
1
退耦有三个目的
1.去除电源中的高频纹波,通过电源串扰的通道切断多级放大器的高频信号。
2.大信号工作时,电路对电源的需求增加,导致电源波动,电源波动对输入级/高压增益级的影响降低。
3.形成悬浮地或悬浮电源,在复杂的 系统中完成各部分地线或电源的协调匹。开关过程中有源设备产生的高频开关噪声将沿电源线传播。
去耦电容的主要功能是向有源设备提供局部直流电源,以减少板上开关噪声的传播,并引导噪声到地。
2
干扰耦合模式
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一定的耦合通道对电气控制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干扰的耦合方法只不过是通过电线、空间、公共线等作用在电气控制系统上。主要分析如下。
直接耦合:
这是干扰入侵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统中最常见的方式。
如果干扰信号号通过导线直接侵入系统,对系统造成干扰。对于这种耦合方法,滤波去耦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信号的传输。
公共阻抗耦合: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耦合方式。两个电路的电流经常有共同的通路。
公共阻抗耦合有两种:公共地和电源阻抗。为了防止这种耦合,耦合阻抗应接近零,使干扰源和干扰对象之间没有公共阻抗。
电容耦合:
又称电场耦合或静电耦合,是由分布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耦合方式。
电磁感应耦合:
又称磁场耦合。它是一种由内部或外部空间电磁场感应引起的耦合方法。防止这种耦合的常用方法是屏蔽易受干扰的设备或电路。
辐射耦合:
电磁场的辐射也会引起干扰耦合,这是一种不规则的干扰。这种干扰很容易通过电源线传输到系统。
另外,当信号传输线较长时,它们可以辐射干扰波并接收干扰波,称为大线效应。
漏电耦合:
漏电耦合是电阻耦合。绝缘降低时经常会发生这种干扰。
去藕电容一般容量较大,即避免噪声耦合到其它部位;旁路电容小,提供低阻抗的噪声回流路径。
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什么大错误。但偶尔查阅相关资料后,才发现其实decouple和bypass从根本上说,没有区别,两者可以在标题上交换。两者的作用有点粗俗:当电源使用时。所谓的噪声实际上是电源的波动。电源波动来自两个方面:电源本身的波动、负载对电流需求变化和电源系统相应能力的差异带来的电压波动。藕和旁路电容器是由相对负载变化引起的噪声。
因此,没有必要区分它们。事实上,电容值的大小和数量也有理论依据。如果随意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遇到去莲藕电容器(旁路)和分布参数的自激振荡。
因此,根据负载和供电系统 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莲藕和旁路。没有必要区分,也没有本质的区别。电容器是板卡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质量已成为我们判断板卡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1.电容器的功能和表示方法它由两个金属极组成,中间夹有绝缘介质。电容器的特点主要是隔直流通,主要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和信号调谐。
电容在电路中用“C加数字表示,例如C8.电路中编号为8的电容表示。
2.电容器分类根据介质的不同,电容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
按极性分为: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3.电容量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
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容量有关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4.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性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法)其他单位也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由于单位F 容量太大,所以我们通常看到μF、nF、pF的单位。
换算关系:1F=1000000μF,1μF=1000nF=1000000pF。每个电容器都有其耐压值。V表示。
一般无极电容的标称耐压值较高: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
极电容的耐压性相对较低,标称耐压值一般为: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5.电容的标记方法和容量误差电容器的标记方法分为: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对于体积较大的电容器,采用直标法。如果是0.005,表示0.005uF=5nF。如果是5n,这意味着5nF。数标法一般用三位数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第三位数为10次。例如:102表示10x10x10 PF=1000PF,203表示20x10x10x10 PF。
色标法是沿电容引线方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第一、二种环表示电容量,第三种颜色表示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单位为pF)。
颜色代表的值为:黑色=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符号用于电容误差F、G、J、K、L、M表示允许误差分别对应±1%、±2%、±5%、±10%、±15%、±20%。6.区分和测量电容器的正负极电容上电容器上的黑块为负极。PCB上电容位置有两个半圆,涂有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也有用引脚长度来区分正负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当我们不知道电容器的正负极时,我们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它。电容器两极之间的介质不是绝对绝缘体,其电阻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值,一般超过1000兆欧元。
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
这样,我们首先假设一个极端的 极,万用表的选择R*100或R*1K挡住,然后将假设的 极与万用表的黑色表笔连接,另一个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色表笔连接,写下表针停止的刻度(左阻值较大),可以直接读取数字万用表的读数。
然后放电电容器(触摸两个导线),然后调整两个表笔并重新测量。在两次测量中,当表针最终停留在左侧(或电阻值大)时,黑色表笔连接电解电容器的正极。
7.电容器使用的一些经验和四个误解
一些经验
当线路的极性无法在电路中确定时,建议使用无极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不得超过其充电范围。
超过规定值时,应选择耐大纹波电流的电容器。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
焊接电容器时,电烙铁应与电容器的塑料外壳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塑料外壳因过热而破裂。焊接时间不得超过10秒,焊接温度不得超过260摄氏度。
【四个误区】
(1)容量越大越好
许多人喜欢在更换电容器时使用大容量电容器。我们知道,虽然电容器越大,但为了IC电流补偿能力越强。
更不用说电容量增加带来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成本,但也影响了空气流动和散热。关键是电容器上有寄生电感,电容器放电电路会在某个频点产生谐振。
在谐振点,电容器的阻抗很小。因此,放电电路的阻抗最小,补充能量的效果也最好。但当频率超过谐振点时,放电电路的阻抗开始增加,电容器提供的电流能力开始下降。
电容值越大,谐振频率越低,有效补偿电流的频率范围越小。从保证电容器提供高频电流的能力来看,电容器越大越好是错误的。一般电路设计有参考值。
(2)电容量相同,并联电容越多越好
耐压值,耐温值,容量值,ESR(等效电阻)是电容器的几个重要参数ESR越低越好。ESR它与电容的容量、频率、电压、温度等有关。ESR越低。在板卡计中使用多个小电容器,并且大部分都是出来的PCB有些人认为空间的限制,并联电阻越多,ESR效果越低越好。
理论上是这样,但考虑到电容接脚焊点的阻抗性,采用多个小电容并联,效果不一定突出。
(3)ESR效果越低越好
结合上述改进的供电电路,输入电容的容量应大于输入电容。相对容量要求ESR可适当降低要求。
因为输入电容器主要是耐压,其次是吸收MOSFET开关脉冲。对适当降低输出电容的耐压要求和容量。
ESR要求稍高,因为这里要保证有足够的电流通过。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ESR越低越好,越低ESR电容会引起开关电路振荡。复杂的消振电路会增加成本。
在板卡设计中,这里一般有一个参考值,作为元件选择参数,避免消振电路造成的成本增加。p>
(4)好电容代表着高品质
“唯电容论”曾经盛极一时,一些厂商和媒体也刻意的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卖点。在板卡设计中,电路设计水平是关键。
和有的厂商可以用两相供电做出比一些厂商采用四相供电更稳定的产品一样,一味的采用高价电容,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
衡量一个产品,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切不可把电容的作用有意无意的夸大。
文章整理自EDA365电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