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元器件-电容
学习时间:
2021.5.18下午15:30
学习产出:
① 直流:作用是防止直流通过,让交流通过。 ②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的一些并联部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③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个电路。 ④ 滤波器:这对电路非常重要,MCU这基本上是背后电容器的功能。也就是说MCU电容器将放置在每个电源输入口。 ⑤ 温度补偿:补偿其他部件对温度适应性不足的影响,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当工作温度升高时,Cl容量在增加,而C2的容量在减小,两个电容并联后的总容量是两个电容之和,因为一个容量在增加,另一个容量在减少,所以总容量基本不变。 ⑥ 定时:电容器与电阻器一起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 ⑦ 储能:必要时释放储能。如相机闪光灯、加热设备等。 ⑧ 防止电压突变:主要用于在负载突然增加或电源输入能力下降时稳定电路。
也就是说,频率f越大,电容器的阻抗Z就越小。低频时,电容C可以通过有用的信号,因为阻抗Z很小,相当于短路高频噪声GND上去了。
这是因为电容器不理想,它有寄生参数,可以用简化模型来表示。 ESR是等效串联电阻,ESL是等效串联电感,C理想电容。 2.阻抗-频率曲线
当频率很低时,可以看出感应阻力远小于容应阻力,复合阻抗的相位为负值,表明电流超前电压,这是典型的电容特性。因此,低频电容器主要表现为容性。 在高频时,感应阻力远大于容应阻力,复合阻抗的相位为正值,表明电压超前电流是典型的电感特性。电容器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特性。在谐振过程中,容应阻抗和感应阻力为0。此时,电容器的总阻抗最小,复合阻抗相位为0,表现为纯电阻特性。这一点是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在谐振频率的左侧,电容器主要是容性的,在谐振频率的右侧,电容器主要是感性的。 因此,实际的去耦电容器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只有在谐振频率附近,电容器才能有很好的去耦效果。 容量大的ESR小写,谐振频率低,主要过滤低频。ESR谐振频率较高,主要过滤高频。
0402=1.0mmx0.5mm 0603=1.6mmx0.8mm 0805=2.0mmx1.2mm 1206=3.2mmx1.6mm 1210=3.2mmx2.5mm 1812=4.5mmx3.2mm 2225=5.6mmx6.5mmf
欢迎您给予宝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