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热电阻传感器
- 热电阻式传感器
-
- 3.2.1 金属热电阻传感器
-
- 1.铂热电阻
- 2.铜热电阻
- 3.2.2 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
-
- 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特性
- 2.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分类和结构
- 3.2.3 热电阻传感器的应用
-
- 1.热电阻用于温度测量
- 2.热电阻用于流量测量
- 3.电机过热保护控制采用热敏电阻
热电阻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采用导体或半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原理。 根据不同的材料可分为不同的材料和。
3.2.1 金属热电阻传感器
金属热电阻传感器又称热电阻传感器,其测量原理是热电阻效应,即利用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化而变化。 热电阻被广泛用于测量220℃~850℃在少数情况下,低温可测量1K(?272℃),高温可测量1000℃。当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金属内部原子晶格的振动加剧,从而增加金属内部自由电子通过金属导体的障碍,,也就是说,电阻值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同。金属热阻材料主要是
1.铂热电阻
**铂热阻具有测温精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铂热电阻的测温范围为200~850℃。图3-11为铂热电阻结构图。
2.铜热电阻
由于铂是贵金属,铂热电阻成本高,测量精度要求低,温度范围在时普遍采用**铜热电阻,**可以降低成本。铜热电阻的结构如图3-12所示。
铜热电阻R0的分度号 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的主要技术性能如表3-1所示。
工业温度测量时,热电阻安装在温度测量现场,记录和显示仪器安装在控制室。为了完成温度测量过程,需要相当长的导线,导线与电阻串联,导线产生的电势会影响热电阻的测量数据,造成误差。因此,工业热电阻主要被使用,如图3-13 所示。也就是说,三根导线同时从金属热电阻中引出,具有相同的厚度、长度和电阻值。当热电阻与桥梁配合使用时,这种三线连接方法可以更好地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3.2.2 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
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又称,材料为半导体,
1.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特性
半导体的温度特了半导体的温度特性,其导电方式为载流子(电子、空穴)导电。**由于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比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少得多,因此其自身的电阻非常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数量增加,电阻率降低,电阻降低。
2.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分类和结构
根据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可分为和与电阻器CTR,如图3-15所示。 (1)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热敏电阻。当测量温度超过标准时,其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步上升,如图3-15所示。PTC热敏电阻用于工业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可用于生活中冷库温度的控制。PTC热敏电阻容易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很小的电流会产生明显的电压变化,所以使用时流经的电流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测量误差。
N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其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图3-15所示。NTC热敏电阻的材料很多,可以通过改变成分和组成获得不同的测温范围和不同的电阻温度系数NTC因此,它广泛应用于测温。 CTR又称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各种结构图如图3-16所示。
3.2.3 热电阻传感器的应用
1.热电阻用于温度测量
热电阻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利用这一特性测量液体、气体、固体和固溶体的温度是热电阻的主要应用。常用于工业温度测量线制接法,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导致的误差。在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流经电阻丝的电流不能过大,否则电阻丝会产生过多热量,导致热电阻自身升温,影响测量精度。如图3-17所示为热电阻的温度测量电路。
2.热电阻用于流量测量
流体流过热电阻时会带走热电阻上的热量,利用热电阻上的热量消耗和介质流速的关系可以测量流量、流速、风速等。如图3-18所示。热电阻Rt1为测量电阻,放置在流体流经的中心位置;热电阻Rt2为补偿电阻,放置在不受外界流体响应的空间。测量电路在气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桥路输出为零;当气体流动时,被测介质将Rt1上的热量带走,使Rt1和Rt2的散热情况不一样,Rt1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产生的信号与气体流量成比例,并在检流计P上显示出来。检流计显示的数据反映气体的流速和流量。
3.热敏电阻用于电动机的过热保护控制
电动机经常会出现超负荷、断相及机械传动部分的故障,这些现象会造成绕组发热,当温度升高到超过电动机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时,就会使电动机烧坏。利用NTC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这一特性可以实现电动机的过热保护。如图3-19所示为电动机过热保护电路,Rt1、Rt2、Rt3是特性相同的NTC热敏电阻,埋设在电动机绕组的端部。电动机正常运转时,三极管BG截止,继电器KA不工作;当电动机由于故障温度急剧升高时,NTC电阻值急剧减小,所在支路的电流增大,三极管BG导通,继电器KA吸合,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停止工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