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是几乎任何电子项目中常见的部件。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
当项目接近尾声时,您当然不希望发现需要添加内容并调整项目以适应此变化,这将导致时间和成本的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连接器的选择过程必须小心。
一般来说,连接器的选择过程需要以下过程:
1、 机构工程师确认连接器的机械特性(耐温、耐湿、耐腐蚀)
2、 硬件工程师计算连接器过电流的能力
3、 确认多个连接器是否能防止震动,以防止选择相同型号的不同连接器
4、 硬件确认信号和电源是否会从不同的连接器上损坏连接器悬挂模块的内部芯片
5、 确定公头引脚排列顺序
6、 母头的排列顺序在软件转换后确定
7、 转换完成后,仔细检查电路板与线束的连接是否正确
1、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插针的顺序。(双排插针更容易出错,因为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循环计数和上下计数。建议建仓时要特别小心。
2、 硬件工程师成立后,必须与建库工程师确认。
3、 特别是在某些形状和图纸上需要仔细确认(普通对接插座更容易分析顺序)
4.如果不是普通的对接插座,需要注意的是,视图必须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确认。同时提供两个视图时,线束工程师会仔细关注母头,印刷电路板工程师会关注公头,因为同时有两个视图,所以不容易出错。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使用插针和外壳来形成外壳,我们应该非常注意插针没有方向或开始。只有从母头到公头的顺序才能顺利完成仓库建设。一定要注意
常用连接器种类繁多,从D型连接器到常用连接器有12类。虽然种类繁多,但其选择需要遵循以下14个要点,主要包括载流、阻抗匹配、屏蔽、通用性、成本、供应等14个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本:成本也是选型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合适的选择连接器,连接器的自身成本以及加工成本需要综合考虑。
11. 供货情况:连接器的供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通用的连接器就要比不通用的连接器供货情况好,国内生产的要比国外生产的供货情况好等。
12. 插拔频率:连接器的插拔都有一定的寿命,插拔次数达到极限之后,连接器的性能就会下降,有些信号接口需要经常插拔时候选择连接器的时候就要多注意连接器的插拔次数。
13. 带电考虑:根据常带电与否,选择针型或孔型的连接器。
14. 综合考虑:在选择连接器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不是独立,经常会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连接器选型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连接器,选择的好坏在不同阶段将不同程度影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