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参考如下
-
DC-100K 10uF以上钽电容或铝电解
-
100K-10M 100nF(0.1uF)陶瓷电容
-
10M-100M 10nF(0.01uF)陶瓷电容
-
100M以上 1nF(0.001uF) 陶瓷电容和PCB地平面和电源平面的电容
所以以后什么都不要放0.1uF在一些高速系统中,这些0的电容器.1uF电容根本不起作用。
其他知识
先看电容,电容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存放电荷。众所周知,电容滤波应该添加到电源中,0应该放在每个芯片的电源脚上.1uF电容去耦。等等,为什么我看到一些板芯片电源脚旁边的电容器是0.1uF的或者0.01uF有什么讲究吗?了解电容器的实际特性是必要的。理想的电容器只是一个电荷存储器,即C。但而,实际制造的电容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常用的电容模型在分析电源完整性时如下图所示。
图中ESR是电容串联等效电阻,ESL是电容串联等效电感,C是真正理想的电容。ESR和ESL它由电容器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决定,不能消除。这两件事对电路有什么影响?ESR影响电源的纹波,ESL影响电容器的滤波频率特性。
我们知道电容的容抗Zc=1/ω C, 电感的感抗Zl=ω L,( ω =2π f),实际电容器的复阻抗为
Z=ESR jω L-1/jω C= ESR j2π f L-1/j2π f C
可见当频率很低的时候是电容起作用, 当频率高到一定时,电感的作用不容忽视。无论它有多高,电感都起着主导作用。电容器失去了滤波器的作用。因此,请记住,电容器在高频时不是简单的电容器。实际电容器的滤波曲线如下图所示。
见上图。我们想要的最好的滤波效果是在谷底部,也就是曲线凹的尖端。当这个尖端时,当我们的芯片时,滤波效果是好的IC内部逻辑门为10-50Mhz在执行范围内,芯片内部的干扰也在10-50Mhz,(如51单片机),仔细看上图曲线,0.1uF电容器(有两种,一种是插件, 一个是贴片)谷底刚好落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过滤掉这个频段的干扰。但是,当频率很高时(50-100Mhz),不是这样。这个时候0.1uF电容个滤波效果就没有0.01uF好了,以此类推,频率再高,选择的滤波电容量级也会变小,具体怎么参考?
参考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9wfw4ejHtqyeCsWvQWap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