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误差条图各部分的代表意思_混凝土搅拌站计量误差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般来说,混凝土搅拌站测量系统是决定搅拌设备实用性的重要指标,测量技术也是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关键技术。一般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部分包括给料装置、秤斗、传感器、给料装置等组成部分。通过对搅拌站的配料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详细说明了配料系统产生的误差,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措施。

915fe079b0458a2f6443ea48612789fc.png

称重系统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几个,一般包括落料误差、粉悬浮误差、称重误差等。以下是分析每个误差的原因。

落料误差在配料过程中,给料出口一般送带装置,由于给料出口与料斗材料表面有一定距离,由于给料机机械振动或皮带机旋转有一定惯性,不能立即关闭出口,实际给料与操作室配料给定值有一定差异,导致给料误差。此外,送料口与接料漏斗之间的配料无法及时停止,也会进入接料漏斗,造成落料误差。

粉料悬浮误差粉料一般是密度比较小的细小颗粒状物体,很容易悬浮在空气中,在瞬间下降时会造成秤斗内悬浮的现象,但是秤斗内的传感器没有办法感应悬浮在秤斗内的物料重量,就会造成实际进入秤斗内物料大于要求秤的读数。

称重误差在称重混凝土的各种成分时,由于数量大,称重时间短,会使称重的各种成分重量不准确。具体来说,在成分过程中,由于各种材料垂直落在成分秤上,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成分传感器默认为材料的重力,导致传感器传感的材料重量信号不准确,称重错误。未安装在配料秤上的传感器的最佳位置、电路和配料秤本身的误差也会导致称重误差。

结合各施工单位搅拌站目前的实际情况,搅拌设备的测量误差有以下原因。

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原材料本身质量控制不到位。如果河砂含水量过大,形成一个群体,很容易导致测量超标,而较干的河砂则匀速滑落,测量相对准确。

给料口径过大,给料机下料斗对计量秤的给料口径较大,容易造成给料过多,导致计量过大。

控制系统功能不强大原控制系统采用一个下料门控制配料,配料误差较大。

配料机气缸润滑不足,导致料斗门开闭速度减慢。

冬季施工温度低,气管内水蒸气冷凝,导致管道堵塞或管道压力不足,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缓慢。

粉末输送螺旋过大,粉末输送螺旋过大,粉末采用量无法准确控制,导致粉末输送过大或过小,容易导致粉末超标。

出料口电磁阀功率不足,直接影响出料口阀门的开闭速度,导致出料误差大。

外加剂计量系统单一外加剂原计量系统单一,只有一个计量系统一次性计量,难以控制计量误差。

混凝土搅拌站采用控制算法减少成分误差的影响,当材料输送即将结束时,计算输送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提前结束进料,确保添加的材料不超过规定数量,剩余材料通过误差分析,精确计算,使用下一次进料补偿。通常采用经验法和多次实际测量来确定平均值。

在设计搅拌站的给料系统时,应考虑各种因素,避免材料悬浮造成的误差。不仅要考虑粉末进气管的直径和规格,还要仔细分析与搅拌机相关的其他机械设备、管道和各种部件。通往除尘器的管道直径不小于250mm,粉末称排气补气管与搅拌机盖相通的管径不小于2000mm。

为了减少配料称量误差,设计了配料秤。首先,正确使用传感器是搅拌设备系统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在配料时一般都是通过电脑对各个机械设备进行控制,那么,电脑接收到的各种配料的参数是否准确全在于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精度很高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重复性、滞后性误差一般都比较小。选择哪种传感器不仅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还要考虑电子秤传感器的灵敏度。第二,一般称重传感器采用3套120°均匀布置在配料秤斗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通常不均匀布置在配料秤斗上,导致传感器力不均匀,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误差。对于测量较小的外加剂,在称重时,将秤的感应值调整到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内,以缓解测量误差。

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严格控制材料入库,未经验收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减小骨料进料口径,在配料机进料口向计量称进料口焊接两端角钢,使口径变小。经过几次进料对比,骨料超标率明显降低20%。

更换测量更准确的控制系统,如将控制系统更换为山东某企业的操作系统,采用粗精配合的测量方法,误差控制在1%以内,增加了点动配料和主副门切换两种模式。也就是说,当骨料按各自的比例要求两扇门同时进料到一定程度时,副门提前关闭,只剩下主门配料,主门可以分次分配少量剩余骨料。其次,为达到双保险的功能,又增加了扣秤功能,即在骨料多投入计量秤的情况下,按配合比要求将多余的骨料剩余在计量秤中,计入下一盘骨料中,通过以上几种措施并使,极大地提高了骨料配料的准确性。

加强维护,加强气缸的充分润滑,在配料机上安装两个小气缸,合理调整气压,增加润滑油瓶要求维修人员每天向润滑油瓶加注润滑油,确保气缸充分润滑,确保整个料斗门快速开关

安装气水分离器,在气管上安装两个气水分离器,过滤空气中的水分,保证气管畅通,气压充足,进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机械部分在粉末的大输送螺旋尾部安装子母螺旋,焊接170mm小螺旋,当机器开始配料时,大小螺旋同时工作,当大螺旋工作到20kg当粉末停止工作时,小螺旋准确地将大螺旋输送管中的粉末输送到测量秤中。小螺旋的少量精确测量基本消除了粉末测量误差。

更换大型电磁阀,如出口电磁阀(气动换向阀)德力西4V210-08更换为4V310-10,加快出料口阀的开闭速度,减少配料误差。

更换计量系统的外加剂用量控制增加了一个精细的计量装置。首先,将原外加剂管道改造成较小的管道,并在管道两侧安装两个阀门,可以随时调整外加剂流量,使外加剂保持适当的流量。其次,将原管道布局改为V原管道出口为U型焊接,当外加剂泵停止工作时,管道中残留的外加剂很容易回流到计量秤,导致计量超标。

给料门反应灵敏。自动配料装置不仅电气控制可靠,而且称重准确。给料门(阀)、气(液)路和机械执行部件的动作必须灵敏。给料门(阀)应尽可能短,重复性好,以保证残余物流的稳定性。据统计,由于给料门(阀)反应缓慢(包括电磁阀、气缸泄漏、串气、润滑不良等)。或阻力造成的成分过差,约占成分装置故障的一半。其特点是环节多,随机性强,往往难以直观判断。


更多信息可关注微信号: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基长青;具体操作方法:打开微信-发现-搜索-输入基长青-关注

标签: 配料计量传感器传感器粉料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