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背景
2015年5月,评估了十几个24个ADC之后,我离开了第一份工作,做了24个工作AD没有达到实际效果,一直拖延很长时间。是硬件设计问题吗?还是软件开发问题?还是24ADC真的不好吗?还是离开工作不负责?
去年,嘉立创4层板免费打样后,这24位AD毕竟什么样的想法再验证验证,高精度ADC需要4层板,地面效果更好。
2、硬件设计
打开久违的AD开始骚操作。
2-1、配置
CPU :ST的STM32G030F
OLED:中景园0.63寸,120*28,IIC接口OLED
USB toTTL:Silicon Lab的CP2102
ADC:TI的ADS1255
2-2详细介绍原理图
去年最喜欢的低端单片机是G030,简单易用,有货不贵,完美应用于简单的小产品。
CP2102涨价不少,TYPE-C供电正常。
OLED,IIC简简单单。
ADS1255,首先5VUSB输入电源后,升压至6.5V,防止输入电压波动,然后6.5V通过LDO转成5V模拟电源和3.3V数字电源,5V模拟电源通过高精度参考电压芯片ADR421ARZ转成2.5V参考电压。
2-2、PCB
直接上图,模拟和数字分开布局,下一个版本更大,优化和保护更好,也更好。
完整的地平面,为啥没有分割模拟地和数字地?
3、软件设计
软件是大家的特长,我就不说了,开源
4、效果
电脑LabVIEW历史采集:ADC缓冲开启,增益1,50sps
单端测量0V:1024条测试数据,1秒10条。.000003V~0.000000V波动4个字。
单端测量2.5V:1024条测试数据,1秒10条。.499401V~2.499406V波动6个字。2.5V基准电压手册参数为2.499~2.501V两者,非常优秀。
通道0采集0V,通道1采集2.5V基准电压。
本地OLED显示:ADC缓冲开启,增益1,50sps
通道0采集0V,通道1采集2.5V基准电压。
外接电压:ADC缓冲开启,增益1,50sps
接电位差计,测量1mV,10mV,100mV,1V。
去实验室测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