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解决玻璃表面质量检测难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3D玻璃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逐渐上升,推动中国3D玻璃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中国3D玻璃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3D玻璃市场规模将达到291亿元,产量可达599万平方米。

玻璃是一种以二氧化硅等氧化物为主的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作建筑装饰和工业材料。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玻璃层出不穷,包括3D玻璃、智能玻璃、生物玻璃、光伏玻璃等,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学、电子、仪器、航空、核工程等领域。

精密玻璃制造涉及行业广泛,市场需求迅速扩张下,除了批量生产的供应需求上涨,对产品生产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

目前,智能手机消费市场火爆,玻璃盖板行业已进入2.5D/3D玻璃时代。

3D玻璃生产工艺复杂,包括CNC切割、磨砂、抛光、清洗、热弯曲、质量检验、膜包装等环节,各环节需要密切监控,表面质量检验直接关系到生产线产品利率的提高,是企业减少成本损失的重要途径。

玻璃表面质量检测项目包括异物、划痕、凹坑等30多个可能的缺陷,以及外观尺寸、角度测量等。

在光电检测设备的帮助下,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保证检测效率和稳定性,限制了生产能力。

与机器视觉相比,人工视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机器视觉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运行时间长等特点。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缺陷检出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机器视觉的检测速度至少可以比手动提高十倍!

3D玻璃不完全固体,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缺陷。因此,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可以避免磨损或异物的引入。

在视觉检测中,通常采用相机拍摄分析和激光扫描成像D检测设备较多。

但玻璃本身具有镜面反射的特点,相机和激光检测都会出现反射光的干扰问题,光强越大,检测精度越低;

另外,3D玻璃具有曲面特性,通常涉及3D成像分析的要求,如外观尺寸、拼接间隙、胶厚膜厚度测量等,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只获取平面图像数据,没有深度信息。

如何有效完成透明、高反射材料的高精度3D检测已成为行业技术难题。

在此背景下,市场推出了稳定可靠的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系列产品为工业智能制造提供了更具材料适应性的精密测量技术,为工业客户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D线光谱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非接触式光学精密测量传感器。CMOS对被测物体的外观进行成像D特征分析,突破传统检测方法在技术应用上的限制,结果不受反射光强的影响,可满足3D精确测量玻璃外观的要求。

· 目前采样频率最高可达35000线/秒,表面全貌/部分扫描一次即可获得D成像分析;

· 内置高效的AI图像识别算法还可以检测物体的表面尺寸、形状、高度、角度和厚度;

· 白光共焦法,材料适应性强,能有效解决透明/半透明、高反射、强吸光等材料检测问题;

· 目前像素点最高为2048点/线,实现微米级精度检测,适用于测量高反射、镜面、透明、弯曲、倾斜、高对比度、柔性、易碎、多孔材料;

· 控制器可实现32万亿次/秒的操作处理速度,配套40G实现在线图像编码和数据传输

· 一体化固体设计,满足常规工业保护,不同型号对应不同需求的角度兼容,满足多元化场景检测;

· 完备的SDK及一站式软件支持服务,使得操作简易灵活。

除了3D对于背板玻璃的检测,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其他类型的玻璃。

● 项目简介:利用线光谱扫描圆形玻璃,通过数据图片系统数据分析得出圆形玻璃表面缺陷。

● 检测需求:2μm异物或划痕的左右直径,并记录当前测试状态下的扫描速度。

● 测试方案:线光谱扫描样品两侧,样品载体平台应与传感头相对平行。

● 产品选择HPS-LCF1000

● 检测结果:3D线光谱可以清晰扫描出样品表面细微的划痕、缺失、异物等;测量中,电机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2.4mm/s。

如今,由于玻璃制造业引进了越来越复杂的工艺和客户对外观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密玻璃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转型发展,在精密测量技术的推动下,玻璃表面质量检测也从人工质量检验升级为机器智能检验。

在工业制造领域,出现了海伯森技术等专注于工业传感器技术创新的企业,将光、机器、电、计算技术应用于传感器技术研发,赋予玻璃制造业机器眼,为市场客户提供精密智能传感技术服务,帮助实现智能产业和一切互联。

标签: 传感器存在缺陷胶机传感器hps拉绳位稳传感器传感器孔盖板反射试光纤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现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