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中科院】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四版-笔记-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病毒分子生物学

文章目录

  • 12. 病毒分子生物学(教科书第一 9 章)
    • 12.1 病毒的基本概念
    • 12.2 常见病毒及相关疾病
      • 12.2.1 艾滋病毒 HIV 2× ( )ssRNA
      • 12.2.2 流感病毒 (-)ssRNA
      • 12.2.3 SARS-CoV ( )ssRNA
      • 12.2.4 新冠肺炎病毒 COVID-19 ( )ssRNA
    • 12.3 病毒载体
      • 12.3.1 慢性病毒载体系统
      • 12.3.2 腺相关病毒载体
      • 12.3.3 单纯疱疹病毒载体


12. 病毒分子生物学(教科书第一 9 章)

12.1 病毒的基本概念

  • :引起人体疾病的生物。
  • 细菌和病毒是最著名的病原体
  • 真菌、原生动物和寄生虫也会引起疾病:体癣、疟疾、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 传染病: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病毒是一类,由借助宿主细胞遗传和复制的微生物。
  • : (1)只有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颗粒; (2),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 (3)每种病毒,不是 DNA 就是 RNA ;基因组大小:3kb - 1.2Mb (4)病毒,宿主活细胞中现成的代谢系统只能合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5)通过核酸和蛋白质的组装,实现大量快速繁殖; (6)在离体条件下,它可以存在于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并长期保持其感染活力; (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是; (8)一些病毒的核酸也可以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诱发

  • 分类:DNA 病毒、RNA 病毒、蛋白质病毒(如:蛋白质病毒)
  • 从病毒分类:真病毒 (Euvirus, 以下简称病毒)和亚病毒 (Subvirus, 包括类病毒、拟病毒、蛋白病毒)
  • 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 等)
  • 来分:温和病毒 (HIV) 、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1) 球状病毒(2) (3) 砖状病毒(4) (5) (6)丝状病毒 链状病毒; (7) 球状病毒有包膜;(8) 球头病毒;(9) 在体内密封昆虫病毒。

  • (virus particle):特别是指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成熟、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 核酸位于其中心,被称为 (core) 或基因组 (genome),在核心周围形成蛋白质 (capsid)。核心与外壳合称 (nucleocapsid) 。
  • :①抗原;②保护核酸;③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

  • 一些复杂的病毒(一) 它通常是一种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病毒核衣壳外还有一层脂蛋白双膜结构,是病毒通过宿主细胞膜或核膜发芽释放获得的,称为。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镶嵌成钉状突起,称为。有包膜病毒
  • :① 保护核衣壳:② 促进病毒和宿主细胞的吸附:③ 抗原。

:病毒颗粒只有两种对称系统,即(烟草花叶病毒)和(等轴对称,代表腺病毒)。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相结合的结果,故称作(代表 T 偶数噬菌体)

12.2 常见病毒及相关疾病

  • RSV (卢氏肉瘸病毒)于 1910 年被佩顿·劳斯 (Peyton Rous) 发现。佩顿·劳斯提取鸡肿瘤中的物质,然后注射到健康的普利茅斯罗克 (Plymouth Rock) 鸡中,发现肿瘤提取物能诱导肿瘤发生。
  • Peyton Rous 获得 1966 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 逆转录病毒通过病毒原本没有 src,感染宿主之后才获得 src)。

  • 编码。通过不断给予细胞分裂信号,它们导致肿瘤形成。癌基因在上是,可能编码生长因子、受体、G 蛋白、蛋白激酶或转录的核调节子。 ◆

  • 编码可细胞分裂、修复 DNA 错误或者调控细胞凋亡的。当抑癌基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细胞会失控生长,从而导致癌症。这些基因中的突变具有 ,但可以导致肿瘤形成。 ◆

  • 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中,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或低水平(限制性)表达状态,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受到致癌因素作用被活化而导致细胞恶变的基因。

  • 染色体易位,将两个在一起,产生一个编码嵌合蛋白的杂合基因,其活性不同于亲本蛋白
  • 染色体易位,将,导致该基因的不正常表达
  • 包含和复制,导致编码蛋白的过量生产

  1. 逆转录病毒的刺突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发生胞吞,病毒 RNA 进入宿主细胞。
  2. 逆转录病毒 RNA 基因组被逆转录成双链 DNA,并宿主细胞的
  3. 原癌基因被中后包装形成新的病毒,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扩增后释放。
  4. 新的病毒继续感染其他宿主细胞,侵染过程中可能发生成导致宿主细胞恶变的;即使不突变也会导致原癌基因的

12.2.1 艾滋病毒 HIV 2× (+)ssRNA

  • 艾滋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正是这种病毒会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艾滋病。
  • HIV 主要感染人类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例如辅助性 T 细胞(具体来说是 )、
  • 艾滋病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阶段,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难以抵抗疾病和某些癌症。
  • 目前,尚无治愈 HIV 感染的方法。
  • HIV 是一种,其 RNA 基因组被逆转录成双链 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 DNA 中。
  • 包含其 RNA 基因组的,每个副本与引物(宿主 tRNA) 和逆转录酶 (RT) 结合。核心颗粒被含有刺突蛋白的包膜包围。
  • 调节病毒体的形成和
  • 远古逆转录病毒序列存在于动物基因组中,包括人类基因组。

  • HIV 由 组成,该 RNA 编码病毒的 个基因(,如 gag 基因表达的蛋白会被切割成 p17、p24、p7),并被一个由 的病毒蛋白 组成的锥形 包围。
  • 单链 RNA 与核衣壳蛋白p7 和病毒体发育所需的(如逆转录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和整合酶)紧密结合。
  • 由病毒蛋白 p17 组成的围绕衣壳,确保病毒体颗粒的
  • :取自体细胞的两层脂肪分子(磷脂)。
  • Env编码三聚体(3 个糖蛋白 gp120) 和三聚体(3 个 gp41),帽-茎合在一起是 gp160 构成
  • 至少由 (LTR, TAR, RRE, PE, SLIP, CRS 和 INS) 和 (gag, pol 和 env, tat, rev, nef, vif, vpr, vpu;有时有第 10 个基因 tev, 它是 tat, env 和 rev 的融合体),编码
  • gag, polenv 包含制造新病毒颗粒的所需的信息。

  1. HIV 与宿主细胞膜之后,HIV 病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
  2. HIV 基因组成双链 DNA, 并入宿主基因组中。
  3. DNA 原病毒转录为逆转录病毒 mRNA, 并输出到细胞质进行
  4. 逆转录病毒 RNA 和蛋白质在细胞膜处,并与细胞融合,将病毒到胞外。

  • ① HIV 通过巨噬细胞和 CD4+T 细胞的表面糖蛋白吸附到靶细胞受体上,然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 HIV 衣壳进入细胞,从而进入巨噬细胞和 CD4+T 细胞;
  • ② 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gp160 spike) 与 CD4(通常为 CCR5CXCR4,或者其他相互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的。 包含 CD4 和趋化因子受体的结合域。
  • gp120 结合,激活 LFA-1(下游信号通路), 这是参与病毒突触建立的主要整合素,可促进 HIV-1 在细胞间的
  • ④ HIV 与靶细胞结合后,将 HIV (包括逆转录酶、整合酶、核糖核酸酶和蛋白酶)中。
  • ⑤ HIV 可以通过 ,或者(例如 DC- SIGN) 感染 (DC)。DC 是病毒在性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最早的细胞之一。目前认为,当 DC 将粘膜中的病毒捕获时,它们通过将 HIV 传播至 T 细胞发挥重要作用。

  • ① 病毒衣壳进入细胞后不久,从附着的病毒蛋白中释放出单链 (+)RNA 基因组,并将其复制到互补的 DNA (cDNA) 分子中。
  • 过程非常(因为逆转录酶保真度不高),并产生,可能导致或使病毒人体的系统。
  • ③ 逆转录酶还具有,可在合成 cDNA 时;还具有 ,用于从 产生
  • ④ cDNA 及其互补序列共同形成病毒的, 然后沿着微管将其中。由病毒的将病毒 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 特定的细胞 tRNA 充当,并与病毒基因组的 结合;
  • ② 合成互补 DNA 并结合到病毒 RNA 的 R 区 (RNA 分子两端重复)和 U5(非编码区);
  • ③ 逆转录酶上称为 的结构域可 RNA 的 5'末端,从而去除 R 和 U5 区域
  • ④ 然后,病毒基因组的 3'端,其中新合成的 DNA 链与 RNA 上的互补
  • ⑤ 互补 DNA (cDNA) 的大部分病毒
  • ⑥ 链完成后,从病毒 RNA 开始
  • ⑦ 然后是另一个“,第二条链中的 PBS 与第一条链 上的互补
  • ,可以通过整合酶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 ① 然后,在 HIV 感染的中,这种整合的病毒 DNA 可能处于状态。为了该病毒,需要存在某些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 NF-κB (NFκB) 。时(发生其他感染时),分泌NFκB,病毒开始复制。这意味着最有可能被 HIV 杀死的细胞是那些目前
  • ② 在病毒过程中,整合的 DNA 原病毒被, mRNA 被,这些小片段从细胞核输出到细胞质,然后在细胞质中 Tat(可鼓励的产生)和 Rev
  • ③ 随着新产生的 ,它并允许,否则它们会保留在那里直到剪接。
  • ④ 在这一阶段,结构蛋白 GagEnv 实际上是病毒基因组,它结合,并被包装成颗粒。

  • ① 病毒循环的最后一步是新的 HIV-1 病毒,开始于宿主细胞的质膜。Env 聚合蛋白 () 穿过内质网,并被转运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被切割并成两种 HIV gp41gp120
  • ② 糖蛋白被转运到宿主细胞的质膜,在此 gp41 将 gp120 上。Gag(p55)Gag-Pol(p160) 多聚蛋白与质膜的内表面以及 结合,病毒粒子开始从宿主细胞中
  • ③ 成熟可能发生在形成芽中,也可能发生在从宿主细胞中出芽的未成熟病毒体中。在成熟过程中,HIV 蛋白酶将为单独的功能性 HIV 蛋白和酶。
  • ④ 然后组装各种结构成分以产生成熟的 HIV 病毒粒子。该可被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然后,成熟的病毒能够感染另一个细胞。

  • HIV 粒子表面的 蛋白, 与正常细胞膜上 ,使该细胞被免疫系统误认为病毒感染细胞而(CD4 细胞减少)。
  • T 细胞 CD4 受体被 gp120 , 影响了其免疫辅助功能。
  • HIV 的 gp120 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阻断 T 细胞功能。
  • 可与其他细胞形成而而丧失功能。

  • ): 基于的治疗自 1996 年以来开始可用。通常是两种 (NARTINRTI) 加上。(抑制病毒逆转录的过程,使病毒 RNA 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不能逆转录,但仍在低水平复制。)
  • HAART 患者,也不能统一消除所有症状;如果,高水平的 HIV-1 病毒(通常具有 HAART 耐药性)
  • 包括,进一步以改善依从性,以及确定治疗耐药性的
  • 但是,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HIV-1 仍然是的目标。

12.2.2 流感病毒 (-)ssRNA

  • 流行性感冒病毒导致周期性的呼吸道疾病大流行。
  • RNA 病毒,
  • 根据上出现的 H1 至 H18 和 N1 至 N10) 的特定种类和组合的亚型。
  • 新的强毒株通过产生。

  • H1N1 引起西班牙流感和 2009 年猪流感爆发
  • H2N2 在 1950 年代末引起了“亚洲流感”
  • 1960 年代末, H3N2 引起了“香港流感"
  • H5N1 在 2000 年代中期蔓延,被认为是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威胁
  • H7N7
  • H1N2 目前在人和猪中流行
  • H9N2,H7N2,H7N3, H5N2 和 H10N7。

:RNA,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包含刺突蛋白的包膜

  • 流感病毒由 组成。每个片段都包装有核衣壳蛋白。来自不同菌株的片段通过共感染重组。
  • 封闭了流感病毒的 。基质被包含刺突蛋白的包膜包围。
  • 介导病毒的。包膜蛋白包括,该融合肽通过构象变化以引起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之间的融合。对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体通过而被内在化。
  • (endosome) 的融合触发病毒包膜与内吞体的融合。然后,病毒基因组和蛋白质被到细胞质中。病毒 未被包被并
  • 来自后产生的带帽 RNA 片段。病毒 mRNA 进行翻译。
  • (NP) 引发。首先,将 (+) 链 RNA 合成为 (-) RNA 链的模板,然后将其包装在新合成的核衣壳蛋白中并输出到细胞质中。
  • 流感病毒的在 ER 处合成,然后转运到细胞膜上。
  • 流感病毒在细胞膜上组装,衣壳、基质和 (-) 链 RNA 成分被在包膜中。

12.2.3 SARS-CoV (+)ssRNA

  • 最初的症状类似于流感,可能包括发烧、肌痛、嗜睡症状、咳嗽、喉咙痛和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 高于 38°C (100°F) 的发烧。
  • 稍后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
  • 患者在第一阶段有感冒症状,但后来又像流感。

  • 正链 (+) ssRNA 病毒
  • 基因组:27-30 kb, 14 个 ORF
  • 三种糖蛋白: (E2) , (E1) 和 (血凝素酯酶)
  • S: S1 (与受体 ACE2 绑定)和 S2 (介导
  • 直径 80- 160 nm

12.2.4 新冠肺炎病毒 COVID-19 (+)ssRNA

● 目前感染人数已经超过 1.63 亿,累计死亡人数超过 337 万。 ● 起源未知。 ●

  • 发热
  • 咳嗽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 寒意
  • 反复颤抖发抖
  • 肌肉疼痛
  • 头痛
  • 咽喉痛
  • 新的

  • :Spike、Envelope、Membrane、Nucleocapsid protein

图源:Human Coronavirus: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1. (杀菌)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脓杆菌珀菌体稀释液。
  2. 在细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之间有接触抑制的特性,有病毒存在时会发生融合),例如仙台病毒。
  3. 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
  4. 在专一的中添加的病毒可以
  5. 病毒可以作为精确制导
  6. 病毒可以作为特效
  7. 病毒还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中起到关键作用。
  8. 病毒还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比如癌症。

12.3 病毒载体

  • 是由病毒制成的。
  • ,并来自其他病毒的
  • 为了提高载体的生物安全性,将病毒载体进化为把所需的病毒分开的形式。

  • 慢病毒载体 (Lenti Virus)
  • 腺病毒载体(AV)
  • 腺相关病毒载体 (adenovirus associated virus,AAV)
  • 逆转录载体 (RV)

环化并与宿主基因组。 ● 整合在宿主基因组内。 ● :RG1 > :RG1 > :RG2 > :RG3

12.3.1 慢病毒载体系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慢病毒载体;
  • 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分裂和非分裂细胞)的,会
  • 含有 ,编码至少 15 种与感染周期有关的不同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调节蛋白。
  • 基因组上具有一些,包括 (LTRs)、 (TAR)、(ψ)、 (RRE) 以及 (PPT), 用于不同病毒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基因表达的需要。

  • (3 质粒): (i) Packaging plasmid; (ii) 编码病毒糖蛋白的 Env 质粒( Env encoding plasmid):; (iii) Vector plasmid
  •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特异性(提高安全性)或 LTRs,减少复制型感染性慢病毒 (RCLs) 的产生。

系统中的 4 个 (Vif, Vpu, Vpr 和 Nef): 即慢病毒载体中 HIV 的,这些附属基因的去除并不影响病毒的滴度和转染能力,同时了载体的

  • (i) ,一个编码 Rev 和一个编码 GagPol; (ii) 编码病毒糖蛋白的 Env 质粒(包膜质粒); (iii) 转移质粒。
  • :减少了复制型感染性慢病毒(RCLs)的产生 ① 通过将载体质粒 U3 启动子区来自 CMVRSV构建 ; ② 载体质粒 确保了慢病毒颗粒在到靶细胞的基因组 DNA 中后不再具有侵染能力,即只能侵染一次); ③ 包装、复制和转导所需的慢病毒基因数减少到三个 (gag, pol, rev); ④ 与 Mulv 逆转录病毒载体相比,慢病毒载体更倾向于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中,其于 Mulv 逆转录病毒载体。

12.3.2 腺相关病毒载体

  • 腺相关病毒是一类病毒。
  • 基因组 DNA ,无包膜,外形为裸露的 20 面体颗粒。
  • AAV ,只有在(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存在时,才能进行复制和溶细胞性感染。

  • 基因组 (ITR),中间基因组编码两个蛋白︰Rep 和 Cap。 ITRs 对于病毒的具有决定性作用。 Cap 蛋白为病毒 Rep 蛋白参与病毒的

  • AAV 能感染多种细胞。 蛋白存在时,病毒基因组很容易整合到人类第 的特异位点:。这是已知的唯一能够 的哺乳动物 DNA 病毒。

  • (A) Rep 和 Cap 基因两侧是 ITR。不同的 Rep 和 Cap 转录物是由它们各自的启动子 (P5, P19 和 P40) 产生的。星号表示用于生产 VP3 的替代 ACG 密码子。 (B) AAV-2 ITR 的二级结构,显示了 RBE (Rep binding element, GAGCGAGCGAGCGCGC; RBE’,CTTG) 和 TRS ( terminal resolution site 末端解析位点,GTTGG)。ITR 对于 AAV DNA 复制很重要。

  • 在腺病毒的情况下,AAV 具:基因组复制、病毒基因表达和产生病毒体。
  • 的情况下,AAV 可以通过到 19 号染色体 (AAVS1) 中来建立
  • 潜伏的 AAV 基因组可以通过腺病毒的恢复复制
  • AAV 生命周期的两个阶段都受到 AAV 基因组与 AAV ,腺病毒和宿主蛋白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调节。

a. AAV 的示意图。单链基因组被蛋白质衣壳包围。 b. AAV 的 DNA 基因组。编码 rep, capaap 开放阅读框的 基因组的两端是 ITR。 c. AAV 载体的组分。 ① 将治疗性以及相关的 插入病毒 ITR 之间。 ② 载体表达 AAV rep 和 cap ③ 载体表达腺病毒 E2A, E4 和 VA RNA 缩写:AAP, 组装激活蛋白;AAV, 腺相关病毒;ITR,反向终端重复;PolyA, 聚腺苷酸化序列;VA, 病毒相关。

● 腺相关病毒载体的

  • 腺相关病毒载体 AAV Helper-Free System, 不需要腺病毒辅助载体的包装系统。
  •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rAAV) 源于非致病的野生型腺相关病毒,由于其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免疫源性低,在体内等特点,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 腺相关病毒载体的

  • AAV 载体,目前最多只能容纳 外源 DNA 片段;
  • 野生型的 AAV 在 40% - 80% 的,不利于疫苗的产生;在腺病毒存在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

  1. 治疗基因的长度不能过大。AAV 的总容量 4.7kb, 还要包括 AAV 自身的 ITR,启动区和 RNA 加尾信号
  2. 基因需要,蛋白可以是分泌型,也可以是非分泌型;
  3. 长期表达目的基因,没毒副作用;
  4. 不需要目的基因立刻表达;
  5. 基于病毒的表达载体,表达量都会低一些);
  6. AAV 载体对靶细胞具有较高的转导效率。

12.3.3 单纯疱疹病毒载体

  • 单纯疱疹病毒会导致口腔或生殖器粘膜的疮口反复发作的病毒。最初的传播是通过口腔或生殖器接触,然后是的重新激活的病毒爆发。
  • 疱疹病毒粒子包含一个 基因组,包装在衣壳中。衣壳被许多基质蛋白和被膜包围。
  • HSV 附着可能涉及多种受体。
  • 微管支架将疱疹病毒粒子。HSV 组装发生在核膜或其他膜上。病毒粒子通过胞吐作用从细胞释放,快速释放导致粘膜病理。
  • HSV 的 DNA 基因组通过合成(复制效率高),使用病毒 DNA 聚合酶并辅以病毒和宿主产生的成分。
  • 感染性 mRNA 表达导致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和包膜蛋白的产生,从而组装 HSV。
  • LAT 蛋白的表达通常在中导致,在该细胞中,DNA 沉默持续数月或数年。

包括:

  1. ,其包含 DNA 复制 (Ori) 的单纯疱疹病毒 (HSV) 起源,HSV (Pac),抗生素抗性基因 (Amp) 和
  2. 以提供病毒复制功能。

● 删除了包装信号的辅助病毒基因组被克隆到 (BAC) 中。 ● 时,所得病毒颗粒只能识别和包装扩增子质粒,从而产生


:查找 SARS-CoV2 的 S 蛋白(分泌到胞外)的核酸序列,并把它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中,让它分泌表达在细胞外。要求设计引物,描述设计方案。 :给 S 蛋白融合一段分泌肽,放在分泌肽后,且同框。


标签: mers00002型细胞电阻仪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