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安科瑞AF-HK100/4G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在医疗污水监管领域的应用

摘 要:AF-HK100 根据《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技术,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测) 要求》(HJ 新一代智能数据采集器开发标准为477-2009,满足标准对采集器的各种要求。 AF-HK100 包含了多种常见的通信方式,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达到并优于标准中的要求。软件上, AF-HK100 支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通信协议212-2005 动态监控(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17)通信协议。AF-HK100 配备以太网接口,支持现有局域网宽带网络通信上传有线数据,可选 4G 模块,支持 2,3,4G

全网通无线蜂窝数据通信,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水质监测;数字采矿;污染物排放;报警;云平台

1 项目背景概述

   医疗污水主要来自医院诊疗室、实验室、病房、洗衣房,x照相室和手术室排放的污水来源和成分非常复杂。除一般生活污水外,医院污水还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品、放射性废水和病原体。因此,排放前需要处理。    医疗废水多次引起公众关注。医疗废水的排放对水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来源,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医院相对较少。法律的不规范,环保意识的薄弱造成了医疗废水直排和各大医院“高污染,低治理”的现状,为加强管理,减少污染,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在《云南省加快补齐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提高污染治理能力专项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摸清医疗机构污水收集处理情况。各级生态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联合组织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含预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制度、分类账管理、自我监测、自动监测设施、网络、污泥管理等进行自检。以全省各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监督服务100%全覆盖、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处理处置100%为主要目标,了解当地医疗污水的产生、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应收尽收尽收。    截至2022年12月底,省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含结核病,下同)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完成满足污水处理需要的设施建设;    2023年12月底前,其他20张床位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完成满足污水处理需要的设施建设;    2025年12月底前,其他医疗机构完成了满足污水处理需要的设施建设。    传染病医疗机构、20张床位及以上医疗机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科学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和工艺,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传染病医疗机构、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科学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工艺,确保出水达标排放。2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含疫情期间定点酒店等隔离点)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医疗机构(包括疫情期间指定酒店等隔离点)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污水,如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应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含量小于0.5mg/L。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写排污登记表,并执行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纳入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分类帐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规范进出水量、水质、消毒剂类型和使用情况。 

医疗废水监测标准包括: ● 符合HJ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测(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477-2009《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要求》 ● HJ1105-2020 排污许可证申请和发放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 ● HJ 2029-2013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11/307-2005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8978-2002 污水排放标准 ● CECS07:2004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2 系统结构

   常规医疗废水处理方案的工艺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终输入城市污水管道的医疗污水只有达到上述标准才能排放。因此,需要在出水管道处安装流量计、水质分析仪等传感器设备,并安装环保数字采矿仪。传感器设备采用485串口modbusRtu采样数据通过模拟量通道转换为模拟电流或电压信号传输到数采仪,然后通过数采仪通信模块使用 HJ212-2017协议上传到在线监管平台。    本项目计划在医院污水总出口建立一套医疗污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水质在线分析仪、电磁流量计、氨氮传感器、余氯传感器PH传感器,数采仪。监测因素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PH,余氯、流量、悬浮物等。该系统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反映医院污水排放状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水控制和环境评价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逐步实现提高污水排放质量的最终目标。 

整体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产品概述

技术要求: ● 支持460Mhz~510Mhz Lora可设置无线通信、频道和扩频因数 ● 工作频段:LTE-FDD/LTE-TDD/CDMA,包括联通、移动、电信4G网络 ● 传输速率:4G网速上行50Mbps,下行150Mbps ● 工作温度:-20℃~ 60℃ ● 储存温度:-40℃~ 80℃ ● 相对湿度:≤95%RH ● 电磁兼容:GB/T 17626.静电放电抗扰试验 3 级;GB/T 17626.4.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试验 3 级;GB/T 17626.5冲击(浪涌)抗扰试验 4 级 ● 满足HJ477标准不少于6路RS485/RS232 串口、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可配置电流电压信号)、8路开关量输入通道(有源湿接点)(DC12V)/可配置无源干接点和4路开关量输出通道(无源干节点,接触容量 DC30V/5A、AC250V/5A) ● 支持LORA无线网络通过在无线信号之间互转通信数据,LORA监测支持中继器模式,满足用于增强主、从站之间的LORA信号强度 ● 支持固定IP连接数据中心进行动态域名分析 ● 支持HJ212-201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 支持一址多发,数据可同时上传到3个以上不同平台 ● 数采仪支持服务器远程升级,版本更新时无需现场升级 ● 数字采集仪具有不少于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和一定的人机交互能力,可用于当地监控参数管理设置、实时、历史数据查询、采集周期自定义等功能 ● 至少有16个数采仪GB支持本地存储空间和外部存储空间SD卡扩容 ● 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6个月,监控数据记录存储至少需要14400个记录,并支持历史记录通过U盘导出 ● 数据采集误差≤1‰,系统时钟计时误差±0.5‰ ● 具备ups后备电池要求外部电源断电后,可连续供电至少6小时 ● 设备有断点续传(无法联网时) 先保存数据,等网络恢复后再上传) ● 支持远程修改配置,远程查看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积极补充历史数据 ● 支持本地操作日志的存储管理 ● 具有用户管理功能,支持分系统管理员和一般操作人员两个权限,可根据用户名密码登录

4 在线监控平台系统的功能

在浏览器中打开平台链接,输入帐户名和权限密码登录,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浏览相关信息。下载左上角的二维码APP,日常管理可以在移动端进行。

  主页显示接入企业、污染物控制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的概况。 

  实时显示当前测点异常报警和实时数据信息 

4.4.1 非电监控 展示污染物排放排放。

4.4.2 GIS地图 GIS地图功能将监控点放置在在在线地图上,通过点击地图上的点信息,可以获得点实时或历史数据曲线。

4.5.1 异常查询 显示异常记录和处理进度,包括停产异常、污染控制设施异常、电参越限、排放超标等。

4.5.2 异常处理 处理异常记录时,可上传图片、文档、视频等附件,支持批处理。

4.5.3 异常申报 申报异常报警信息,支持批量处理。

4.5.4 申报审核 审异常申报进行审核,如果拒绝审核,流程将回到异常申报阶段,需要重新申报,支持批量处理。

4.5.5 异常统计 统计各企业各种异常数量,统计单个企业或单类异常数量。

4.6.1 设备状态列表 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统计监控,包括运行、停机、失联,可查看采集的实时数据。

4.6.2 点位运行统计 统计当前企业数量、在线企业、失联企业、总表数量、生产污染设施数量、污染设施数量、监测点状态。

4.6.3 数据汇总 通过时序分析和昼夜分析,以曲线的形式显示测点在一段时间内的污染物排放

4.6.4 监控数据明细 以报告的形式显示污染源的在线监测设备数据时,分钟,小时,天等数据分列,支持通过excel导出

4.6.5 站点对比分析 站点分析支持对同一站点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数据查询或者对不同站点同一时间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对比,以曲线形式显示差异

4.6.6 站点排名 站点排名支持对同一区域的站点污染物排放情况按最大,最小或平均值排序

4.7.1 行业报警设置 行业报警设置支持针对不同行业特性设置指定的污染物浓度超标阈值,以此为依据进行污染物浓度超标预警。

5 系统应用价值

  • 项目建设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市民满意度,建设美好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有利于加强日常污染源监控和突发事件快速预警响应工作,做好“平战结合”,努力保障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 实现从人防到技防、从计划监察到状态监察的转变,有效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率。从而更好的监督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解决水污染治理背景下的污染源监管困境。

  • 对医疗机构产污,排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建立差别化、精细化评价体系。快速识别可疑违规排污单位,进一步缩小网格化监管的网格范围,实现小尺度准确溯源,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具体违规行为,提高监管效率。执法人员依据监测结果,针对性进行现场核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有力威慑违规排放行为。

  • 低成本解决“过程+结果全过程监测”规模化推广难题。

  • 依托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医疗机构排污状况,可有效减少对污染源现场检查频次,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解决环保系统人手不足与医疗机构数量大的不对称问题。同时避免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降低迎检负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提高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服务水平,形成治理过程管控有力、污染源排放真实有效,医疗机构、公众及环保主管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的良好营商环境,实现政企双赢。

参考文献 [1]HJ477-2009 《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要求》 [2]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HJ 2029-2013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4]HJ212-201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5]《云南省加快补齐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提高污染治理能力专项工作方案(2021-2025年)》

标签: 2dc传感器dc12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