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大学课程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是一种可以,并且通过,各种数字信息可以自动、高速、准确地进行,然后的高科技电子设备。

5个逻辑模块: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运算器 控制器 lt99DP.png (如今,运算器和控制器已经集成CPU中)

1.1.1 数字表示信息

  1. 在计算机中用数字代码(二进制代码)表示各种信息
  2. 数字信号(数字电信号)用于物理机制
  3. 数字信息表示的优点:(1)物理上容易实现信息表示和存储(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3)数值表示范围大,精度高(4)信息类型广泛(5)可用数字逻辑技术处理

1.1.2 存储程序的工作模式

  1. 编制程序
  2. 存储程序
  3. 程序自动连续执行
  4. 输出结果

计算机工作流程: 编写程序→输入程序→存储程序→转换为指令序列→执行指令→输出结果

1.1.3 计算机分类

一般来说,计算机分为两类:

特点: 模拟计算机:由模拟计算器组成,处理连续的模拟量(如:电压、电流等) 数字计算机:由数字逻辑器件组成,处理离散的数字量

数字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

根据系统规模和计算能力,也可分为:巨型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随着大型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类型划分将发生动态变化。

1.2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EDVAC(冯·诺依曼思想) 第一台严格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ENIAC,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2)

1.2.1 冯·诺依曼体系

(1)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程序和数据; 任何复杂的操作和操作都转换为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指令,数据也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2)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 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程序),让计算机自动执行指令,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核心思想)。 (3)新型的现代计算机硬件组成; 存储器、计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2.3 未来发展趋势

  1. 向巨型化方向
  2. 向微型化方向
  3. 多媒体化方向
  4. 网络化方向
  5. 智能化方向

1.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和设备,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

软件:指硬件表达的各种内部信息,包括数据和控制程序。它们被称为软件或软设备,因为它们是看不见的。

1.3.1 由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1.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型

主要功能部件: (1)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 运算器
    • 功能:完成两类(算术和逻辑)
    • 组成特点:
      • 主要有ALU(算术逻辑单元)构成、执行算术、逻辑操作和移位循环CPU功能的主要执行部件
      • ALU以全加器为核心,具有多种计算功能
      • 计算位数越多,计算精度越高,但期间越复杂
      • 数据宽度一般为8/16/32/64
  • 控制器
    • 功能:生成控制命令(微命令),控制全机操作
    • 基本组成: (2)存储数据和数字化程序的存储器
  • 存储单元
  • 地址
  • 存储容量
  • 内存(主存)
  • 外部存储器(辅存) (3)输入输出设备 (4)总线:一组可分时共享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通道
  • 数据总线
  • 地址总线
  • 控制总线 (5)接口具有缓冲、转换和连接功能

2.典型的计算机硬件架构 (1)微型计算机:南北桥架构 (2)小计算机:多处理器架构 (3)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集群架构 (4)多处理器系统结构:多处理器CPU构成 根据处理器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分为:①多机系统紧密耦合②松散耦合多机系统

1.3.2 软件系统

  1. 软件类别: (1)系统程序:负责系统调度管理,提供运行和开发环境,提供各种服务,确保系统运行良好 (2)应用程序:利用计算机解决工程设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企业管理程序、情报检索程序、科学计算程序等应用问题的程序

1.3.3 硬,软件系统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是由多层次软硬件组成的系统,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1.3.4 软硬件的逻辑等价

  1. 软件的特点:易于实现各种逻辑和操作功能,但往往受到速度指标和软件容量的限制

  2. 硬件的特点:逻辑和操作功能可以高速实现,但复杂功能或计算难以实现,受控制复杂指标的限制

1.4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1.基本字长 (1)指数据操作的基本位数 (2)指令的功能会影响计算精度 2.外频 外频:外频或基频,又称系统时钟频 3.常用的CPU性能指标 (1)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2)IPS,每秒执行指令数 (3)CPI,执行每个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4)FLOPS,每秒浮点操作的次数 (5)CPU的功耗 静态功耗是由于半导体电路本身的损耗

4.数据传输率 带宽=(位宽工作频率)/8(B/S) 物理含义:单位时间内数据传输量。 注意:计算PCI-E总线带宽时,一般要考虑编码方式、单双工模式、通道路数等。

5.存储容量

第二章 数据表示、操作和验证

2.1 值及其相互转换

2.1.1 进位计数制

1.数值的基与权 在任何数字系统中,允许在每个数字上使用的计数符号的数该数字系统。 每个位置对应一个表示位置在数字中的值,称为数位w。 2.常用进位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 3.进制之间的转换

标签: 具大电流传输的微型连接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