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有什么区别

plc控制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继电器控制在编程和维护方面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逻辑控制模式 (1)继电器控制:采用各电气元件机械接触串并联组合成逻辑控制;采用硬线连接,连接复杂,难以修改和增加未来的逻辑功能。 (2)PLC控制:将程序存储在内存中,改变程序,改变逻辑;连接少,体积小,方便可靠。 2.顺序控制方式 (1)继电器控制:利用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完成问题的顺序控制:时间继电器内的机械结构易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定期精度低。 (2)PLC控制:由半导体电路和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计时组成的定时器,定时精度高;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程序中设置定时值,灵活性大,定时时间不受环境影响。 &bsp;3.控制速度     (1)继电器控制:依靠机械触点的吸合动作来完成控制任务,工作频率低,工作速度慢。     (2)PLC控制:采用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稳定、可靠,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4.灵活性和扩展性     (1)继电器控制:系统安装后,受电气设备触点数目的有限性和连线复杂等原因的影响,系统今后的灵活性、扩展性很差。     (2)PLC控制:具有专用的输入与输出模块;连线少,灵活性和扩展性好。     5.计数功能     (1)继电器控制:不具备计数的功能。     (2)PLC控制:PLC内部有特定的计数器,可实现对生产设备的步进控制。     6.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1)继电器控制:使用大量机械触点,触点在开闭时会产生电弧,造成损伤并伴有机械磨损,使用寿命短,运行可靠性差,不易维护。     (2)PLC控制:采用微电子技术,内部的开关动作均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并且能够随时显示给操作人员,及时监视控制程序的执行状况,为现场调试和维护提供便利。

标签: plc继电器使用寿命控制专用继电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