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SCSI技术介绍

SCSI技术 一、什么是SCSI?2 二、与各种接口的超级比较3 三、你应该选择SCSI吗?7 四、有哪些设备?SCSI接口8 五、SCSI发展的3代10 六、细说SCSI卡13 七、安装SCSI接口卡16 八、SCSI设备安装概念19 9.选择串联设备的接头和排线20 十、终端电阻器清除信号22 安装内置式SCSI设备23 安装外置SCSI设备26 十三、高级安装技能29 十四、认识SCSIBIOS31 十五、如何设置SCSIBIOS33 十六、SCSIBIOS硬盘专用程序36 十七、SCSIBIOS的更新方法37 十八、安装SCSI硬盘38 十九、SCSI设置硬盘启动程序41 二十、认识SCSI硬盘的型号与种类 45 -------------------------------------------------------------------------------- 一、什么是SCSI?                 名字的由来   SCSI,对于一些朋友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许多朋友们经常说SCSI光盘刻录机比IDE的稳定很多、SCSI扫描仪速度比Parallel Port的快很多、要加装MO就一定要有SCSI。但那是什么东西?SCSI有这么好吗?   SCSI的全名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直译是“小型计算机系统专用接口”;顾名思义,这是为了小型计算机设计的扩充接口,它可以让计算机加装其他外设设备以提高系统性能或增加新的功能,例如硬盘、光驱、扫描仪等。    早期的计算机依速度、功能被区分为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多种等级,部分小型工作站、服务器属于小型计算机,而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因此当时使用SCSI接口的机种也以工作站、服务器等中高档设备为主。今年则因个人计算机性能、扩充需求均大增,使SCSI在PC的应用亦日渐广泛。 为什么要有SCSI?   你可能还有疑问:计算机在设计之初不是已预留串行接口、并行接口吗?切目前又增加了USB、PS/2等插孔,IDE接口也可以装到4个设备,这样的扩充能力难道还不够吗?    嗯……你能告诉我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吗?开玩笑的,其实未来的事谁也不知道,在这更替速度快得惊人的计算机产业更是如此。以后会发展出什么硬件、一部计算 机需要连接多少外围设备才够用,并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此计算机后部的扩展槽固然可以扩充许多设备,但受限于可扩充数量、系统性能、新增设备 的诞生问题,仍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话说回来,SCSI也不算是新的接口类型,从有人注意到小型计算机功能延伸的问题、开始发展 新的统一扩充接口、并在1986年正式订下SCSI的标准亏个,至今也经历10余年;当然SCSI规格本身不可能维持一成不变,只是市场同时存在不同代的 SCSI产品,类似的名词满天飞,常使人搞不清楚中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因此我们会在晚一些的时候详细介绍SCSI的规格与其间的差异。现在就先让你了解 SCSI的特性、优缺点、与其它接口的差别及它的应用范围等。 SCSI的现状与未来   早期Apple公司率先将SCSI选定为Macs计算机的标准接口,许多外设都借此统一接口与主系统连接。在PC方面则因为SCSI接口卡和设备昂贵,切几乎各种外设都有较便宜的接口可替代,SCSI并未受到青睐;相对的,可用的SCSI设备也就不多了。   反观今天,支持SCSI接口的外设产品从原本仅有硬盘、磁带机2种,增加到扫描仪、光驱、刻录机、MO等各种设备,想当然啦,大家接触SCSI的机会正在逐步增加中;再加上制造技术的进步,SCSI卡与外设的价格都已经不再高高在上,显示SCSI市场已经相当成熟。    未来会有很多人使用SCSI接口吗?据我所知,除了公司、信息部门的主机使用SCSI接口之外,由于刻录机、扫描仪和高速大容量硬盘的盛行,使得拥有 SCSI接口的个人使用者确实有日渐增加的趋势;而主办厂商为了顺行这股趋势,也推出具有SCSI接口主板。因此我们虽不敢断言SCSI会成为主流,但是 会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却是可以肯定的。 二、超级比一比与各种接口的比较    与IDE的比较SCSI既然是一种扩充接口,就不可避免的把它与其他接口比较一番,这一节我们就把IDE、USB、IEEE1394等接口当作对手吧。   IDE相信大家都很熟了,是个人计算机连接硬盘、光盘等设备的基本接口;由于功能与SCSI接口相近,经常放在一起讨论,这里则以外观、接口特性、整体性能等方面来比较。   SCSI目前并非基本接口,因此必须以扩充接口卡的方式存在,相当容易分辨;但在SCSI外设日渐普及、使用者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有的厂商干脆直接将SCSI的控制芯片、接口内含到主板上,此时就必须注意了!   要比就比最好的,光比外型当然不能服众所以还要比内在,下面是SCSI与IDE接口的简易对照表;看一眼,很快就可以明白两者的差异:   SCSI IDE 可使用设备 硬盘、光驱、ZIP、MO、扫描仪、磁带机、JAZ、打印机 硬盘、光驱、ZIP、LS-120 可连接设备数 7或15部 最多可接4部 安装方式 可内接、可外接;安装步骤统一,内外都相同 只能内接;安装步骤简单 传输速率 5~160MB/Sec 3.3~66MB/Sec 价格 略高 便宜 主板功能 部分内置,通常需自行扩充 内置   可使用设备:   许多外设设备都有2种以上的接口供使用者选择,例如硬盘、光驱等常见的储存设备;不过有的设备并无IDE接口(例如JAZ),你只能选择SCSI。 可连接的设备数:    IDE除了连接设备的种类受限制之外,连接数量也只能在4个小时以内。这在早期计算机外设昂贵、一般人对计算机扩充需求不迫切时,并不会造成困扰;反观 今日,DIY玩家在硬盘、光驱便占去2个IDE接口的情况下,只要再加块硬盘和刻录机,计算机便丧失扩充能力,若想再加部MO或DVD,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SCSI接口可串接多部外设的特性边成为扩充设备的主要选择,这也是SCSI逐渐普及的原因之一。目前除了玩家之外,需要超大容量的工作站级计算机、或要求好效率、高稳定性的环境也都是选择SCSI接口。 安装方式:    SCSI设备的安装可归纳成几个简单的步骤(串接方式、ID与电阻器的设置),所以严格说起来并不会比IDE复杂太多,只是在安装SCSI设备时必须细 心检查几个小地方,才能使外设正常运行;再加上有使用经验的人不多、有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才造成“SCSI很难搞定”的错觉。 传输速率:    目前IDE接口(Ultra DMA/33)的传输率为33MB/Sec,最新一代则称为Ultra DMA/66,最高传输速度可达66MB /Sec;而SCSI接口几经改良,传输率已经从5、10、20、40MB/Sec以倍数飞跃到80MB/Sec,而且目前已经开发出160MB/Sec 的产品呢! 价格:   IDE已经内置于主板,所以不需多花钱;这时SCSI卡几百元的额外花费也许会让你感到心疼,但是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性能稳定、传输快速等特性都回让你觉得物超所值。     除了可连接的设备、种类较多以外,一般人选择SCSI的另一项主要原因是SCSI的整体性能比IDE接口好;这牵涉到SCSI接口本身的结构优势。   SCSI占用较少的CPU资源      使用传统IDE接口时,CPU需要随时在线地全程控制数据的传输动作,所以IDE传输数据的过程中,CPU不能做任何事,必须等在旁边,知道传输结束才 可执行后续的指令。目前较新的Ultra DMA接口以运用Bus Mastering技术提高性能、减少资源占用,但是也仅能局限在PCI通道内,整体 而言,仍比不上SCSI。   早期在SCSI接口下,CPU将传输指令给SCSI之后,可随即处理后续的指令,传输的工作则交由SCSI卡上的处 理芯片自行负责;且传输过程以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由SCSI直接访问内存,待SCSI处理完毕、发出信号同志 CPU后,CPU再进行后续处理即可。目前“即插即用”的SCSI卡虽然也改用Bus Mastering,不过通过独立处理芯片的协助,占用CPU资源 的情况还是相当少。   多任务运行     SCSI具备多任务运行能力,在进行传输操作时,若中间有空闲产生(正在从磁盘中读取数据),其他外设可先行使用通道,使SCSI通道与各项外设都能充分利用,借以加速整体的性能。   串接设备的传输速率相互独立     通常IDE有2个通道,每个通道可连接2个设备,但同一通道中的数据传输率却以速度教慢的设备为标准;且其中一个设备正在使用通道时,另一设备必须等到该设备完成传输操作才能使用通道传输数据。   反观SCSI接口,除了通道本身的速度上限之外,串接在同一通道的设备可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传输,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   与USB比较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可串接的设备有扫描仪、喇叭、屏幕等多种,是主板的在、内置接口,操作系统也普通支持,更重要的是“即插即用”、“在线插拔”的特性,有安装方便、设定简单等优势,是许多人都相当看好的新兴接口:   USB 可使用设备 扫描仪、喇叭、鼠标、键盘……等目前约10种 可连接设备 最多可接127部 安装方式 仅能外接;安装步骤简单 传输速率 4或12MB/Sec 价格 接口免费(内置),设备价格略高      你可以看得出来,USB接口在连接数量、安装方式上有很明显的优势,不过在传输速率上,SCSI接口有有压倒性的胜利。这是因为SCSI与USB两者不 是替代性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搭配组合:一般而言,SCSI适合数据流量大的外设,例如硬盘、光驱等;而USB则较适合低流量的设备,例如鼠标、键 盘等。   与IEEE 1394比较     IEEE 1394又称为Firewire,是最新推出的接口,他的功能强大、速度快、安装方便、连接数量多,结合目前多种接口的优点:   IEEE 1394 可连接设备 光驱、硬盘、抽取式存储介质 可连接设备数 最多可接63部 安装方式 仅能外接;安装步骤简单,可以“点对点”或以“集线器”等方式串接 传输速率 400MB/Sec(50MB/Sec) 支持能力 即插即用、在线插拔   事 实上,至目前为止,市面上并没有IEEE 1394的接口与外设,所以笔者仅能从规格方面来做比较。由上表可以简略看出,除了速度稍逊与SCSI接口外, 多项功能都优于SCSI,也难怪有人预测IEEE 1394有希望取代SCSI的地位;不过SCSI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IEEE 1394也尚未有产品 问世,最后的结果就留给读者去猜测吧。 三、你该选择SCSI吗? 为什么我的计算机没有SCSI接口   好了!到目前位置,我们已经粗浅地介绍过SCSI的特性,所以你应该有一些印象了;有点模糊?没关系,由于SCSI家族有些复杂,名词也多相近,不易分辨之间的差异,一时也不能解释太多东西。   让我们假设你已经有台标准的多媒体计算机,那么计算机中几项主要的设备应该是:硬盘、光驱、喇叭、键盘、鼠标、显示器……一般说来,这样一台计算机有IDE、USB、PS/2、串口、并口等接口,但是不会有SCSI接口,为什么呢?Why?Why?   这还不简单,钱!因为以现有的接口就可以满足一般人对计算机的操作需求,厂商何必自找麻烦换装一些成本高的SCSI接口或设备来提高兽价,是不是?再者,还预留2个IDE设备空槽,用户想要加个硬盘什么的,暂时也还可以撑一下啊! 什么时候该选择SCSI    这样说起来,什么时候才需要用到SCSI接口来扩充设备呢?我们归纳了几个要点,当你有其中一种需求时就可以考虑添购SCSI接口卡与外设了: 连IDE接口都不够用了:    一般计算机均可接4个IDE设备,除了标准的硬盘、光驱之外,还有2个位置;不巧得很,由于IDE接口的普及,许多设备都想分这杯羹,所以很容易就用完 剩下的IDE接口:例如再加个硬盘、补充个刻录机,就什么都不剩了。咦?我的内接式IDE ZIP要装到哪里呢?很抱歉!你仅能选用4个设备,可惜啊! 新增的设备只有SCSI接口:   计算机外设该使用什么接口来传输数据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一切都依市场法自由竞争,所以可能会发现同样是硬盘、光驱,却还分SCSI、IDE接口,此时你就不一定要选择SCSI接口;不过有些设备仅SCSI接口,例如Jaz抽取式硬盘,你不用都不行。 提高系统效率:    “系统效率高”在前一节与IDE接口比较时就已经说明过了,不过这是使用SCSI接口的选择性因素;因为效率的高低通常牵挂到用户的计算机环境、操作习 惯、容忍程度,较难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什么时候该改善性能或系统到底提升多少效率。不过您还是可以发现有些计算机在等待执行时间上会明显缩短,甚至屏幕上的 沙漏还没有消失,也就是计算机还在处理其他命令就可以继续操作!   个人计算机虽然未将SCSI列为标准接口,但对系统负担较重的工作站、服务器 级计算机来说,SCSI接口已经是必备的标准设备,如此才可保有较高的性能来负担繁重的工作;但是今日的用户对系统的要求日渐升高,如果你对IDE所提供 的服务无法满足,就试试SCSI吧!保证上瘾哦! 多任务操作系统成熟:   SCSI原本就是为多任务环境所设计的高效率接口,所以早期在 DOS普遍的单任务环境下,SCSI并无法充分发挥他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SCSI多应用于工作站、而不在个人计算机的原因;但今日的操作系统 Windows 98/NT、OS/2、Linux等都是多任务环境,正是SCSI活跃的最佳舞台。 高贵不贵的SCSI   一项产品是否能被接受,通常先考虑是否符合需求,再者就是客户可以承受的价格,也就是兽价的高低。SCSI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高价设备的代名词,不只是接口卡本身的价格从数千到上万;即使是同样的外围设备,只要沾上SCSI接口卡就会贵上数千元。   不过这是“旧石器时代”的老掉牙情景了,现在的SCSI卡依功能、传输速率的不同,价格有数万元、千把块、到上万元等多种选择;而SCSI与非SCSI接口的外围设备价差也仅在数百至千元之间,所以“价钱”已经不是拒绝是SCSI的好借口咯。 四、哪些设备有SCSI接口 硬盘   目前常使用SCSI接口的设备有硬盘、刻录机(光驱)、扫描仪、MO、ZIP等多种,通常以储存介质为主,以下分别说明其用途。   这是SCSI接口最早支持的外设,理由是早期的硬盘容量小、速度慢、主机的扩充能力不足,所以SCSI硬盘几乎是工作站、服务器唯一的选择。目前的IDE硬盘虽然在容量、速度均有显著的进步,与SCSI接口还是有段距离,且效率与扩充性仍嫌不足。   从外观上来看,SCSI与IDE硬盘并不容易分辨,除了型号与商家的说明之外,您可以从硬盘未端的插槽来确认:   IDE接口只有40支针脚,在IDE接口上一定有Master、Slave的设置。   SCSI接口针脚数不同,SCSI接口一定会有IDE与终端电阻器这2组设置。 刻录机   刻录机也是一种储存设备,属于光驱的一种,理所当然也具备光驱的所有功能,有容易保存、不受磁性影响、储存空间大、成本低廉等特性;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用户写入数据,当作数据备分工具,是近一两年最热的计算机外设了。   与硬盘相同,目前有IDE与SCSI两大接口分庭抗争,不够据一般玩家的反应是以SCSI接口来刻录会比较稳定。   刻录机的接口识别方法与硬盘完全一模一样。 扫描仪    扫描仪的功能是将一般的图片、文稿所以数据转换成计算机中的图形文件。将图片按位的方式储存下来,除了可以避免因纸张老化而造成珍贵照片的损坏之外,更 可以由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做出有趣的画面。目前扫描仪的种类繁多、价格便宜,2000~5000元就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好品质。   扫描仪属于外接式外设,早期只有SCSI接口可供选购,目前则多出了并口、USB接口,有的机种同时具有SCSI与其他接口。从外观来看,USB、并口都相当容易分辨,而SCSI接口因有多种接口,反而比较不一致,不过只要ID设置功能就可以确定这是SCSI扫描仪。 MO     MO是另一种光学储存介质,原本仅采用SCSI接口,目前则已有IDE接口的产品;但SCSI接口具有稳定读取、可外接、速度快等优点,在市场上比较 普遍。MO片的体积较小、容量却可达1.3GB,与光盘片同样有保存方便、携带容易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可重复写入数据的功能在刻录机还不普及的时候,几乎 是备份数据的必备工具。 ZIP   ZIP应该很熟吧,杂志广告经常出现他的踪迹;他的目标是取代3.5”磁盘,成为软驱的新标准。目前ZIP的容量有100、250MB两种,与光盘片的680MB相比吸引力似乎仍嫌不足,不过价格便宜、且厂商的策略运用得宣,是相当受欢迎的可携式储存设备。   ZIP有内接式、外接式2大类,且有SCSI、USB、IDE、并口等多种接口;要特别小心的是外接式ZIP的SCSI接口采用的接口(DB-25)与并口相同,安装时也要多加注意了。 从型号识别接口类型   厂商为了增加外围设备的销路,同一种产品通常会有多种接口在市场中销售,美其言是可让用户依情况做最适合的搭配,但反过来却常让客户搞不清楚状况,偶尔会发生用户买对机型回家后,却发现接口不对而无法安装在自己的机器上。   其实厂商的产品型号可以反映出接口种类,但差异可能只有一种英文字母,并不明显。底下是我们整理几个产品型号上经常出现的代号与所代表的接口意义,选购时不妨注意一下这几个字母: 字母 接口 说明 A IDE 取IDE另一个名称(ATAPI)第一个英文字母 I IDE 取第一个英文字母 P 并口 取原文(Parallel Por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S SCSI 取第一个英文字母 U USB 取第一个英文祖母 五、SCSI发展的3代    谈到SCSI卡,已经使用SCSI的人会因性能显著提高而赞口不绝,话外之人则一脸茫然,浑然不知SCSI是何神仙;不过大部分应该是属于听过SCSI的大名,对他却不是很熟悉的普通人。   这也怪不了你,因为SCSI几经变革,传输率、支持设备等功能都有大幅度的改进,而这些世代变化都以近似的名词来表示,例如SCSI、Fast SCSI、Ultra SCSI、Ultra Wide SCSI等,其间的奥妙实非一般人所能明白。    其实暂时撇开SCSI市场的混乱名词,回归到规格时你会发现:原来SCSI目前仅有"2.5代",而且名词简单易懂、非常好记,分别是SCSI、 SCSI-2、SCSI-3。其中SCSI是最早的SCSI标准,一切由此发展;SCSI-2则是目前较普遍、一般人口中所指的SCSI;而SCSI-3 因属于制定中的规格,尚未完全确定,暂时仅能称为"0.5代"。   市场上号称Ultra的SCSI产品就属于正在迅速扩展版图的SCSI-3世代。 SCSI   SCSI是最早的标准规格,市场上已经看不到这类的SCSI卡在销售;不过当初定义的功能打下相当不错的基础,仍旧受到新规格的沿用,并据以扩充;所以想认识SCSI的基本功能,就必须从此开始。   "SCSI"这个名词的使用相当广泛,例如SCSI卡、SCSI扫描仪、SCSI接口等;因此有些书爱提到规格时会以"SCSI-1"来表示,一来可与后续发展的新规格做个分界,二来则苊夂鸵话愕腟CSI泛称混淆。 最多可连接7部SCSI外围设备:   SCSI卡全部有8个设备编号,但SCSI接口卡本身必须占用1个,因此真正可用来串接设备的只有7个。 具备多任务输出/输入数据的能力:   SCSI与一般接口主要的不同点之一,就是SCSI设备在准备传输数据的空闲(尚未真正开始利用通道传送数据或中途需停下来传输操作以进行其他运算时),别的外设可以趁机先插队。如此可完全运用通道,减少通道空置不用的时间,充分发挥系统的性能。   多任务模式:相同时间可以完成更多工作,且通道的使用率完全不浪费。   非多任务模式:每件工作必须等前一件完成才可以开始,不仅效率差,且通道大部分时间都空闲着。 可同步传输数据:    数据实际传输的方式有异步(Asynchronous)与同步(Synchronous)之分,所谓异步就是来源端要传数据时,需先同志目的端:"我要 传数据了,请准备!",等收到目的端的端回应:"好了!可以开始了!"之后,才开始传送数据到通道上;而同步则可先直接传送数据,省去等待确认的过程,所 以速度会比较快。   可以看得出来吧,相同的数据长度以同步方式传送可快太多了,他的资料传输率最高可达5MB/sec;若使用异步传输,则仅有1.8MB/sec哦! 可同时串接多种不同设备:   SCSI-1的外围设备有硬盘、磁带机等多种,且由于SCSI的目的是要借由单一通道扩充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沟通能力,所以在同一SCSI通道可以同时连接不同的设备种类。 具备启动能力:   如果连接的SCSI设备中有硬盘,在经过设置后,也可以把他当作启动的主硬盘使用。   随着计算机

标签: viking电阻全系列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