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接触latex一篇论文的排版过程在于latex网上解决一些排版问题的方法很容易找到和解决,不要重复太多。我也希望后人少踩坑,因为百度在网上没有成功,踩坑。 #1、Elsevier 一般elservier期刊会有这样一句话,推荐使用latex投稿。 点击模板文件下载第一个链接。
有三种模板文件,我认为有三种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 -elsarticle-template-num.tex, 模板文件引用数值
- elsarticle-template-harv.tex, 年度名称引用的模板文件
- elsarticle-template-num-names.tex, 数值模板文件 如果选用年份名称引用的模板文件,参考文献不会标号而会出现这种形式而不是[1]。 故需选用elsarticle-template-num.tex编辑论文的模板。 也可以选用https://www.elsevier.com/__data/assets/file/0007/56842/elsarticle-template.zip 有一个模板文件,你可以按照这个把手.bib文件改为自己的参考文献
参见下载文件elsarticle每个命令都有详细的说明。 只有这些页面尺寸。选一个就行了,不要想着自己瞎搞。 \documentclass[final,5p,times,twocolumn]{elsarticle} \documentclass[final,1p,times]{elsarticle} %% \documentclass[final,1p,times,twocolumn]{elsarticle} %% \documentclass[final,3p,times]{elsarticle} %% \documentclass[final,3p,times,twocolumn]{elsarticle} %% \documentclass[final,5p,times]{elsarticle} %% \documentclass[final,5p,times,twocolumn]{elsarticle} 这两栏我选的\documentclass[final,5p,times,twocolumn]{elsarticle} 关于数学公式: 很多关于数学公式的博客都不多提。说一句话,如果你已经用过了mathtype编辑公式可直接导入Latex https://blog.csdn.net/zaishuiyifangxym/article/details/88327257 \usepackage{amsmath}改为\usepackage[fleqn]{amsmath}公式左对齐,但会缩进两个字符。 第二个链接是关于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的说明。 第三个链接是投稿说明。
首先 \usepackage{graphicx}引入宏包 \begin{figure*}[!htbp]%%图 指两栏排版图占两栏,不加则适应双栏!htp取消审美标准,审美标准很差 h当前位置 t顶部 b底部 p浮动页 \centering 插入的图片居中表示 \includegraphics[width=1\linewidth]{figs/FIG1} 包括%插入图JPG,PNG,PDF,EPS等待,放在源文件目录下; 1指铺满全图;设0.5为铺满半图 \caption{Structure of LetNet-5 CNN.} 图片名称% %标签,作为参考 \end{figure} 查看elsevier尺寸推荐https://www.elsevier.com/authors/author-schemas/artwork-and-media-instructions/artwork-sizing 第一种改为\includegraphics[width=90mm]{figs/FIG1}注意前面要把figure*改为figure 第二种\includegraphics[width=140mm]{figs/FIG1} 第三种\includegraphics[width=190mm]{figs/FIG1}
\usepackage{flushend} 最后,平衡两栏内容 \usepackage{stfloats} 将图片放入当前页面,而不是下一页的顶部或底部here top bottom page of its owns 将Figure改为Fig. 在begin {ducument}下输入 \captionsetup[figure]{labelfont={bf},labelformat={default},labelsep=period,name={Fig.}}
一定要先转红包 \usepackage{booktabs} 用宏包调整表格线与上下内容的间隔 \usepackage{diagbox} 用于表格的宏包%插 \usepackage{multirow} 用于插入多行表格的宏包% 参考表格实例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30946/article/details/88255366 https://blog.csdn.net/robert_chen1988/article/details/51700219
\multirow{行数}{ }{内容} 合并多行 可写格式如1c1.如果你不写,默认上面写的格式 \multicolumn{行数}{ }{内容} 合并多列 绘制列合并时一定要注意改成c(居中)(当时没有改报错折腾半天) \bf 表示字体加厚 \renewcommand{\arraystretch}{1.5} 行高增加到原来的1.5倍 \specialrule{0em}{1pt}{1pt} specialrule 命令第一个大括号控制表线的厚度,如果为0,则表线透明,第二个大括号是表线与上述内容的距离,第三个大括号是表线与下方内容的距离,通过改变后两个大括号中的值来控制行高! 下面是我写的一个例子 \begin{table*}[!ht] \centering \begin{tabular}{ccccccc} \multicolumn{7}{l}{\small{\textbf{100}}}\ \multicolumn{7}{l}{\small{100}}\\specialrule{0.05em}{3pt}{3pt}
\multirow{3}{*}{100}& \multicolumn{2}{c}{100}& \multicolumn{2}{c}{100} &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hline A& 100& 100 & 100& 100& 100& 100\ B& 100& 100 & 100& 100& 100& 100\ C&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D&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E&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F& 100& 100& 100& 100& 1006& 100\ \hline \renewcommand{\arraystretch}{1.5} \end{tabular} \end{table*}
\section*{Acknowledgements} 致谢不编号
方法1:手打 \begin{thebibliography}{00}
%% \bibitem[Author(year)]{label} %% Text of bibliographic item
\bibitem[ ()]{} 在这后面一条一条打上去吧 \bibitem[ ()]{} … 方法二 新建一个文件,后缀名改为.bib,在谷歌学术中复制bibtex格式粘贴 回到latex文件 加入\bibliographystyle{elsarticle-num} 这是elesiver文章中他自己的格式,不要换别的,否则会报错。 加入\bibliography{test(此为你新建的bib文件名字,我的为test.bib)} 文章中要引用的文献后面加入\cite{li2018systematic(此为上图中参考文献的标志)} 编译运行 如果有错误删除当前文件夹中的.aux和.bbl文件重新编译运行 建议使用https://www.elsevier.com/__data/assets/file/0007/56842/elsarticle-template.zip 这个模板文件,他已经把.bib文件建好了,到时候可以照着这个把.bib文件改成自己的参考 要想使参考文献[1,2,3]变成[1-3],加入\biboptions{sort&compress} (引用时在中间加逗号\cite{1,2,3}) 注意,有可能会出现文献引错的情况,看看是否引用的标志词相同,有可能会出现不同文章引用标志词相同的情况。 最后附上我用的所有包 \usepackage{caption} \usepackage[fleqn]{amsmath} \usepackage{amssymb} \usepackage{graphicx} \usepackage{float} \usepackage{flushend} \usepackage{stfloats} \usepackage{booktabs} %插表格用的宏包 \usepackage{diagbox} %插表格用的宏包 \usepackage{multirow} %插多行表格用的宏包 \bibliographystyle{elsarticle-num} \biboptions{sort&com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