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上篇)

一、概述
  1. “ 根据虚电路数字网络,网络转发数据包被称为
  2. 数据链路层协议交换的单位称为
  3. 属于"电路交换网络"。
  4. 这意味着交换必须接收整个包,才能开始将收到的包发送到出站链接。
  5. 移动互联网网络层负责"网络层数据包"被称为,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
  6. 各层协议称为
  7. "分组交换网络"两种类型:
  8. 互联网允许操作在端系统交换数据。
  9. 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两种服务:
  10. :通过传输或接收信息或其他事件,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信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和顺序。
  11. :应用程序可以依靠连接来提供所有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传输。
  12. :确保连接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发送数据包太快太大。
  13. :有助于防止互联网陷入僵局,当包交换变得拥挤时,其缓冲区会溢出和丢失。
  14. :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的互联网服务。
  15. 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视频会议服务不能提供。
  16. :提供无连接、不可靠、快速传输数据包的功能。
  17. ”可以在(传输控制协议)运行,不使用互联网电话TCP协议。
  18. 采用了:各层相对独立,灵活性好,结构可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
  • :传输宽带可在分组传输过程中动态分配;
  • :采用分布式多路由通信子网络,保证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
  • :数据可以发送到其他主机主机发送数据;
  • :智能识别每个结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路由,处理相应数据;
  • :分组需要在每个结点存储和转发时排队,有一定的延迟,不适合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控制信息成本高。

二、物理层
  1. 中继器在中继系统中
  2. 物理层互连时,各种网络要求”。
  3. :再生整形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延长或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 :无法过滤网络流量。
  4. 双向数据传输的通道模式可以在同一信道的同一时刻进行:全双工通信
  5. 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
  6. :用数字信号调制载波,它利用基带数字信号的离散值特征去键载波频率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数字调制技术,是信息传输中使用较早的调试方法。 :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广泛应用于中低速数据传输。
  7. :用数字信号调制载波,它是利用“基带数字信号”离散取值特点“去键控相位一种传递信息的数字调制技术。
  8. : 用数字信号调制载波幅度。
  9. :一种基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交换技术LAN(局域网)或WAN宽带技术上传数据,实时性好,灵活性强,但技术复杂,价格昂贵。
  10. 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
  11.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等于数值每秒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
  12. : 按一个物理信道将多个信号分成几个时间片轮换使用,每个时间片由一个重复使用的信号占用,以便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13. :指带宽分为多种类型一种多路复用技术,每个子信道都能并行传输一路信号。
  14. :两个或多个同时在同一个光纤中传输载波信号技术。
  15. :是电压脉冲序列。
  16. 必须有三个是:
  17. UTP与计算机连接,最常用的连接器是:
  • : 是布线系统中的信息插座,网络连接由插头和插座组成。
  • :网络节点的连接接口包括两种基本设备,即传输设备和网络节点设备。
  • : 用于连接细缆BNC连接器和网卡。
  • :用于连接粗同轴电缆的接口是D型15针接口,实现10Base-T连接以太网。
  1. 是使用“数据传输。

  2. 信号转换功能: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调制解调器的四个主要功能:

  3. 在OSI中,存在

  • (通信媒体的参数和特点,如接线器的形状、尺寸、引线数量和排列等。
  • (接口电缆各条线的电压范围);
  • (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是什么意思);
  • (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顺序)。
  1. 用一条(双绞线)可以把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形成网络。
  2. 网络设备处于OSI七层模型的
  3. :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影响的传输媒介。
  • 解决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
  • 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进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三、数据链路层
  1. ”采用的是“”。
  2. 采用的是
  3. 链路层协议的节点到节点的工作,是通过一个链接的路径移动网络层数据包,链路层协议提供的服务可能会有所不同。
  4. 当多个节点共享一个广播链接时,用于协调许多节点的帧传输
  5. 四个协议的定义:
  • 一个MAC地址是一个节点的适配器地址,,MAC地址是一个层次结构地址;
  • MAC地址固化到适配器的ROM;
  • 的地址;
  • MAC的广播地址是FF-FF-FF-FF-FF-FF
  • 无论在哪里,便携式计算机的网卡总是具有相同的MAC地址。
  1. 可以将转化为
  • 交换机可以提供的服务,不能提供“最优路由”的服务。
  • 交换机是一种作用于帧的设备
  1. ”:确定一个帧指向某一个并指导该帧到达这些接口的功能。
  2. :节点传输之前监听信道,传输节点在传输数据的同时侦听传输信道,CSDM/CD可以完全避免碰撞。
  3. ”:确定一个帧应该转发给一些接口或者应该丢弃的能力。
  4. 集线器、交换机、中继器,但“路由器”不能即插即用。
  5. 具有同一冲突域。
  6. 可以为每个局域网段隔离冲突域。
  • ARP表自动创建,不需要系统管理员配置;
  • ARP映射表是动态的;
  • ARP表的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
  1. 工作在
  2. :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属于C/S构架
  3. 对于,链路的一端只有一个发送者,链路的另一端只有一个接收者。
  4. 在“物理链路”的基础上,还需要
  • 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连接;
  • ”能够传送比特流,但在物理链路上的数据传输会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
  • ”:具有的功能,在数据通信连接时,在连接两端需要建立起数据收发关系,从而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这两个过程;
  • “数据链路”弥补了“物理链路”的不足,同时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可靠的数据传输,可以对数据进行一个检错。
  1. 采用了进行数据传输,以太网是总线型局域网,任何节点都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它们的发送是随机,网络中不存在集中控制节点,

四、网络层
  1. VC网络()提供网络层的
  2. 在VC网络中,每个包携带
  3. 在“”网络,一系列的包可能会遵循不同的路径和顺序到目的地(即“数据报”事先没有规定路径)。
  4. 是一个“”网络。
  5. 是用来标识“”的。
  6. 233.1.1.0/24,这里的“/24”符号被称为“”。
  7. 都属于,而“数据报网络”使用“目的地址”判断下一跳怎么走,“虚电路网络”使用“VC标识号”向目的地址转发数据包。
  8. 互联网负责将网络层数据包,称为“”移动被从一个主机传播到另一台主机。
  9. 各层的协议被称为“”。
  10. 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而数据链路层帧的封装,要经过不同的链路,链路的源主机MAC地址和链路接收的MAC地址会改变。 (即“----封装的是IP数据报(源主机的IP+目的主机的IP+运输层上的数据)”----封装的是链路的源MAC地址+链路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IP数据报----组成一个MAC帧)。
  11. “网络层”数据包的名称是:“”。(“数据段”是“传输层”的称呼,“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的称呼)
  12. 在数据报的网络中,两个最重要的是:“”。
  13.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的输入链路时,路由器必须将数据包移动到适当的输出链接。
  14. ”:网络层必须确定数据包从发送者(原主机)到目的主机的一条路径。
  15. 路由器通过检查一个到达的分组的头部字段的值()来转发分组,然后使用这个目的主机IP地址去更新路由器的转发表。
  16. 属于
  17. ”提供“”。
  18. ”(传输层在两个进程之间提供服务)。
  19. ”提供一个叫,也称为“”。
  • ""有地址; - ""有地址;
  • 数据链路层的
  1. 每当一个数据报被路由器处理后,的值会
  2. 当A主机Ping B主机不通的话,使用来返回“”的。
  3. IP寻址分配一个地址223.1.198.250/29,这个网络的网络地址是:223.10.198.248。
  4. 如果所有的从广域网到达路由器的数据报有相同的目的IP地址,路由器是将给定数据报转发给内部的主机。
  5. 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有数据包将使用相同的路径,这表明我们在使用“”(“数据报”的路径取决于经过路由器之后才选择路径,所以路径不唯一)。
  6. ”:互联网的提供了一个(即以太网----提供数据报的服务,该服务是不可靠的,所以是“尽力而为的服务”)。
  7. (以太网)提供网络层“
  8. 总结“网络层”向上提供的: 1):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服务,适用于两端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 :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可以保持顺序到达;

  • :网络成本高,路由器复杂,如有故障,则经过故障点的数据全部丢失;

    2) :面向不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由于数据报方式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单向地传送短消息、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 :如有故障,可绕过故障点;

  • :不能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丢失的现象);

  1. :实现在相互连接的网络之间传递IP数据包,主要有“”、“”两个功能。
  2. :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3. :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并且可以在新的IPv46使用之前容许因特网的规模继续增长,无分类编址CIDR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 :以“跳数”作为metric度量值的距离向量协议,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它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 :通过路由器之间的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收敛速度快、开销小、严格划分路由级别、安全性良好,可适用各种规模的网络;
  • :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量级是自治系统数的量级,数量少、复杂度小、支持CIDR协议,可节省网络带宽和减少路由器的处理开销。
  • :具有用户验证、地址管理、数据加密、密钥管理、多协议支持的基础要求,从而使网络的使用更加灵活、使网络服务更加有安全保障;
  • :将一个IP地址域转换到另一个IP地址域的技术,解决了IP地址日益短缺的问题,NAT还能使内外网络隔离,提供一定的网络安全保障。
  • 点对多点应用:指一个发送者,多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eg: 媒体广播、媒体推送、信息缓存、事件通知、状态监视等);
  • 多点对点应用:指多个发送者,一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eg: 资源查找、数据收集、信息询问、网络竞拍、Juke Box自动点唱机等);
  • 多点对多点应用:指多个发送者,多个接收者的应用形式(eg: 多点会议、资源同步、远程学习、并行处理、协同处理、讨论组、分布式交互模拟、多人游戏、Jam Session即兴演奏会等)。

标签: eg30光纤传感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