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传统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的过度调量和静差问题,设计了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建立了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模型,设计了直流侧电压控制的双模糊控制器。与传统的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具有过度调、响应速度快、静差小的特点。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双模糊控制器
谐波问题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和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电力谐波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对APF多采用直流侧电压PI但是PI控制依赖于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差,容易引起电压过度调节和电流冲击;模糊控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稳定性效果也比传统的要好PI控制效果好,但缺点是动态过程中直流侧电压控制效果不理想。
本文建立了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模拟模型。为直流侧电压控制系统设计了双模糊控制器。模拟结果表明,有源电力滤波器能有效消除谐波电流,具有良好的动态补偿特性。
1 主电路设计
混合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谐波电流,产生与谐波电流大小相等的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使电网只含有基波,达到滤波的目的。
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原理如图1所示。LC由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组成。APF以电压逆变器为有源部分,与无源部分和负载并联。
特定的次谐波主要由无源滤波器消除,由多个单调谐滤波器组成。单调谐滤波器的调谐频率根据补偿对象的谐波组成确定。无源滤波器可由5次、7次和11次单调谐滤波器组成。
APF该系统由指令电流操作电路、电流跟踪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主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是:检测负载电流Ll和电网电流Is,提取谐波电流,然后控制三相半桥逆变器输出与谐波电流相反的补偿电流Ic,最终使Is接近正弦。
2 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
2.1 双模糊控制方法
本文提出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双模糊控制方法。由于控制器的增加,该方法提高了控制性能,加快了系统的控制时间、动态响应和稳态误差,算法简单,满足了各种负载变化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要求。
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理念是从人工调节中的粗调、细调甚至微调中得到启发其结构如图2所示。
双模糊控制器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在模糊控制器1和模糊控制器2之间自动切换,从而提高系统的快速性,提高控制的鲁棒性。
当系统电容侧电压发生变化时,实现自动切换的原理定义如下:△U大于设定值e0时,模糊控制器1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系统进入稳态后,电容侧电压的变化△U小于设定值e0时,切换到模糊控制器2进行控制,可以更好地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其中,控制器由电压误差切换△U以及误差变化率du/dt控制。在保证系统控制精度的前提下,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速度,增强鲁棒控制。其中△U偏差直流母线电压及其参考值。
模糊控制器根据每个采样时间的参数偏差和变化趋势,根据专家知识建立的模糊规则库,通过适当增加或减少控制强度,快速有效地判断系统,实现稳定控制。
模糊控制器通常只有两个输入量:偏差和偏差变化率。本文中的双模糊控制器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以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为输入变量,以控制量的变化为输出变量。通过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原理的讨论,选择当前电压Ur与参考电压Uf的偏差△U及其变化率(du/dt)将模糊输入变量注入电网APF主电路有功电流控制量Ud(△ip)。
模糊输入量e、ec定义为
e(k)=Uf-Ud(k)
ec(k)=e(k)-e(k-1) (1)
其中,Ur(k)直流母线电压为k时刻;Uf参考电压。
在7个语言变量定义为:{Positive Big(PB),Positive Medium(PM),Positive Small(PS),Zero(ZO),Negative Small(NS),Negative Medium(NM),Negative Big(NB)}。
对模糊输入e、ec模糊输出u,建立模糊子集e,ec,u={NB,NM,NS,ZO,PS,PM,PB}
模糊控制规则是模糊控制的核心,因此如何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采用MAX-MIN推理合成规则,应用IF-THEN形式模糊条件句,单元集模糊重心法,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均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输入变量e、ec与输出变量u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如图3所示。
模糊控制器的调整过程如下:当实际测量值远小于设定值时,控制量大幅增加;当实际测量值远大于设定值时,控制量大幅减小;当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正负偏差不大时,控制量大小根据实际测量值的变化趋势确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如表1所示。
如图4所示。
当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时,控制器的切换由误差的大小控制。>e0时,选择开关自动选择模糊控制器1,即粗调。相反,实际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
输入模糊控制器1e,ec的变化范围定义为模糊集上的论域e,ec=实际电压误差E-3,-2,-1,0,1,2,3}ec通过简单的归一化计算,可以获得以上输入论域的范围。
同样,模糊控制器2的输入也是通过归一化计算进行的e,ec变化范围定义为模糊集上的论域e,ec={-3,-2,-1,0,1,2,3},实际电压误差e和ec的范围是[0,200]。
模糊控制器1和模糊控制器2的内部封装如图5和图6所示。
2.2 常规PID控制方法
目前,在APF常规控制中对直流电压PID控制是比较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Matlab/Simulink在模拟环境中,结合并联电压有源滤波器模型,建立常规的直流侧电压PID如图7所示,控制仿真模块,Uf是直流侧总电压的给定值,Ur是直流侧总电压的反馈值,两者之差经PID调整后获得调整信号Ud,它叠加到有功电流中ip上。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电流包含一定的基波有功分量,使电网向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直流侧补充能量,并将直流侧电压保持在给定值。
3 仿真分析
本文采用双模糊复合控制方法和传统控制方法PID控制方法控制直流母线侧电压Matlab/Simulink中对APF仿真试验采用直流母线电压。模拟参数如下:(1)PID控制器参数为Kp=1,Ki=0.1,Kd=10。(2)量化因子和输出比例因子模糊控制器的误差和误差K1=0.03 K2=0.2,K3=30,K4=0.02,K5=0.3,K6=25。(3)电容器容量为6 800μF,直流母线参考电压Uf=400 V。
模拟波形如图8和图9所示。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双模糊控制和常规控制PI与动态响应相比,控制速度更快小相比,控制效果明显好于PID控制方法。
4 结束语
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控制与整个滤波器的性能有关。本文分析了传统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的超调量和静差,设计了双模糊控制器,减少了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超调量和静差。同时,控制器具有超调小、响应速度快、静差小的特点。模拟结果证明,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时间: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