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华为HCIA-Datacom学习笔记------网络参考模型------第二篇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应用和数据
    • 故事的起源-应用
    • 实现应用-数据
  • 三、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 OSI参考模型
    • TCP/IP参考模型
    • TCP/IP常见协议
    • 常见协议标准化组织
    • 应用层
      •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FTP
      •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TeInet
      •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HTTP
    • 传输层
      • TCP和UDP--报文格式
      • TCP和UDP-端口号
      • TCP建立-三次握手
      • TCP确认序列号
      • TCP窗口滑动机制
      • TCP关闭-四次挥手
      • TCP和UDP总结
    • 网络层
      • 网络层协议工作流程
    • 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与MAC地址
      • 地址分析协议(ARP)
        • ARP工作原理(1)
        • ARP工作原理(2)
        • ARP的工作原理(3)
        • ARP工作原理(4)
        • ARP工作原理(5)
    • 物理层
      • 常见的传输介质
  • 四、数据通信过程
      • 发送方数据封装
      • 中间网络数据传输
      • 接收方数据解封装
  • 五、总结


一、 前言

在数字时代,各种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什么是数据? 如何传递数据? 本文将通过网络参考模型简单了解数据"一生"。


二、应用和数据

故事的起源-应用

应用程序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如访问网页、在线游戏、在线视频等。 伴随着应用程序会产生信息。例如,文本、图片、视频等都是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

实现应用-数据

:数据是计算机领域各种信息的载体。 :应用程序产生的大部分数据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

:计算机只能识别由0和1组成的电子数据(digital data)。 它没有读取各种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需要通过一个 将固定的规则翻译成数据。 而对人来说,我们不具备读取电子数据的能力,所以在读取信息的时候,需要将数据转成人能理解的信息。 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需要更加关注数据端到端传输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OSI参考模型

,由国际标准组织ISO收录在ISO 1984年发布了7489标准。 又被称为依次为: : 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提供机电规定,规定电平、速度、电缆针脚等物理特性。 :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然后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链路层地址(以太网)MAC访问介质并检测错误。 : 为路由器确定路径,并负责将数据从源网络传输到目的网络。 :重传前提供面向连接或非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 :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 为应用层数据提供各种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 OSI最接近用户层的参考模型,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TCP/IP参考模型

因为OSI协议栈比较复杂,且TCP和IP这两个协议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TCP/IP参考模型已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参考模型。 TCP/IP模型与结构相结合OSI模型相似,采用,同时,层与层紧密相连。 TCP/IP标准参考模型OSI中的合并为,这种划分方法实际上与实际协议的制定背道而驰,因此融合提出后面的解释也将基于这个模型。

TCP/IP常见协议

TCP/IP协议栈定义了一系列标准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在网页服务器上访问各种页面。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它为文件传输提供了一种方式,允许数据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解析服务) :用于实现从主机域名到主机域名的实现IP地址之间的转换。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连接通信服务。目前,许多流行的应用程序都被使用TC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告协议) : 提供无连接通信,不保证传输数据包的可靠性。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 将传输层的数据包装成数据包,完成从源站到目的站的转发,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 负责IP组播成员管理协议。IP主机与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和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络报文控制协议) : 基于IP协议在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提供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反馈。通过这些信息,使管理者可以对所发生的问题作出诊断,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

(Point-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 :点对点模式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用于广域网。 (以太网协议): 多路访问广播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承载PPP协议):PPPoE通过简单的桥接访问设备(接入设备)将一个网络的多个主机连接到远程访问集中器。常用的应用是家庭宽带拨号上网。

常见协议标准化组织

标签: 至上连接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