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1引 言
可编程DSP为了达到快速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芯片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微处理器,DSP芯片一般具有总线结构、装配线操作功能、单周期乘法硬件乘法器和适合数字信号处理的指令集。本章将首先介绍DSP然后介绍芯片的基本结构TI公司的各种DSP芯片的特性,最后简要介绍其他公司DSP芯片的特点。
2.2DSP芯片的基本结构
为快速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操作,DSP芯片一般采用特殊的软硬件结构。TMS320系列为例介绍DSP芯片的基本结构。
TMS320系列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包括:(1)哈佛结构;(2)装配线操作;(3)专用硬件乘法器;(4)特殊的DSP指令;(5)指令周期快。
这些特征使得TMS320系列DSP芯片可以快速实现DSP在指令周期内完成大部分操作(如乘法)。TMS320系列DSP芯片是软件可编程器件,具有通用微处理器方便灵活的特点。以下是如何分别介绍这些特点TMS320系列DSP应用芯片并加强芯片的功能。
2.2.1哈佛结构
哈佛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冯·诺曼(Von Neuman)该结构的并行系统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程序和数据,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两个独立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写地址和访问。与两个存储器相对应的是,该系统设置了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使数据的吞吐量翻了一番。·诺曼结构是将指令、数据和地址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统一编写地址,并根据指令计数器提供的地址区分指令、数据或地址。指令和数据访问同一存储器,数据吞吐率低。
在哈佛结构中,取指和执行可以完全重叠,因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在两个单独的空间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行速度和灵活性,TMS320系列DSP芯片在基本哈佛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允许数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中,并直接使用算术操作指令,以提高芯片的灵活性;其次,指令存储在高速缓冲器中(Cache)在执行此指令时,无需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节省了指令周期的时间。TMS320C30具有64个字的Cache。
2.2.2 流水线
与哈佛结构有关,DSP芯片广泛使用装配线,以减少指令执行时间,从而提高处理器的处理能力。TMS320从系列处理器的流水线深度来看2~6等级不等。第一代TMS320处理器采用二级流水线,第二代采用三级流水线,第三代采用四级流水线。换句话说,处理器
CLKOUT1 |
执行 |
译码 |
取指 |
N |
N-1 |
N-2 |
N+1 |
N-1 |
N+2 |
N |
N |
N+1 |
图2.1 三级流水线操作
在三级流水线操作中,取指、译码和执行操作可以独立地处理,这可使指令执行能完全重叠。在每个指令周期内,三个不同的指令处于激活状态,每个指令处于不同的阶段。例如,在第N个指令取指时,前一个指令即第N-1个指令正在译码,而第N-2个指令则正在执行。一般来说,流水线对用户是透明的。
2.2.3 专用的硬件乘法器
在一般形式的FIR滤波器中,乘法是DS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滤波器抽头,必须做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乘法速度越快,DSP处理器的性能就越高。在通用的微处理器中,乘法指令是由一系列加法来实现的,故需许多个指令周期来完成。相比而言,DSP芯片的特征就是有一个专用的硬件乘法器。在TMS320系列中,由于具有专用的硬件乘法器,乘法可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完成。从最早的TMS32010实现FIR的每个抽头算法可以看出,滤波器每个抽头需要一条乘法指令MPY:
LT ;装乘数到T寄存器
DMOV ;在存储器中移动数据以实现延迟
MPY ;相乘
APAC ;将乘法结果加到ACC中
其他三条指令用来将乘数装入到乘法器电路( LT),移动数据(DMOV)以及将乘法结果(存在乘积寄存器P中)加到ACC中(APAC)。因此,若采用256抽头的FIR滤波器,这四条指令必须重复执行256次,且256次乘法必须在一个抽样间隔内完成。在典型的通用微处理器中,每个抽头需要30 ~ 40个指令周期,而TMS32010只需4条指令。如果采用特殊的DSP指令或采用 TMS320C54X等新一代的DSP芯片,可进一步降低FIR抽头的计算时间。
2.2.4 特殊的DSP指令
DSP芯片的另一个特征是采用特殊的指令。2.2.3节中介绍的DMOV就是一个特殊的DSP指令,它完成数据移位功能。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延迟操作非常重要,这个延迟就是由DMOV来实现的。TMS32010中的另一个特殊指令是LTD,它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完成LT、DMOV和APAC三条指令。LTD和MPY指令可以将FIR滤波器抽头计算从4条指令降为2条指令。在第二代处理器中,如TMS320C25,增加了2条更特殊的指令,即RPT和MACD指令,采用这2条特殊指令,可以进一步将每个抽头的运算指令数从2条降为1条:
RPTK 255 ;重复执行下条指令256次
MACD ;LT, DMOV, MPY 及 APAC
2.2.5 快速的指令周期
哈佛结构、流水线操作、专用的硬件乘法器、特殊的DSP指令再加上集成电路的优化设计,可使DSP芯片的指令周期在200ns 以下。TMS320系列处理器的指令周期已经从第一代的200ns降低至现在的20ns 以下。快速的指令周期使得DSP芯片能够实时实现许多DSP应用。
2.3 TI定点DSP芯片
自1982年TI推出第一个定点DSP芯片TMS32010以来,TI的定点DSP芯片已经经历了TMS320C1X、TMS320C2X/C2XX、TMS320C5X 、TMS320C54X、TMS320C62X等几代产品,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芯片的主要特征。
2.3.1 TMS320C1X
2.3.1.1 基本特点
第一代TMS320系列DSP芯片包括:TMS32010、TMS32011、TMS320C10、 TMS320C15/E15和TMS320C17/E17。其中,TMS32010和TMS32011采用2.4mm的 NMOS 工艺,而其他几种则采用1.8mm CMOS工艺。这些芯片的典型工作频率为20MHz。TMS320第一代DSP芯片的主要特点如下:
指令周期:160ns/200ns/280ns
片内RAM:144字/256字(TMS320C15/E15/C17/E17)
片内ROM:1.5K字/4K字(TMS320C15/C17)
4K字片内程序EPROM(TMS320E15/E17)
4K字外部全速存储器扩展
并行乘法器:乘积为32位
桶形移位器:将数据从存储器移到ALU
并行移位器
允许文本交换的4×12位堆栈
两个间接寻址的辅助寄存器
双通道串行口(TMS32011,TMS320C17/E17)
片内压扩硬件(TMS32011,TMS320C17/E17)
协处理器接口(TMS320C17/E17)
器件封装:40脚双列直插(DIP)/44脚塑封(PLCC)
2.3.1.2 TMS320C10
TMS320 DSP芯片的第一代产品是基于TMS32010和它的CMOS版本TMS320C10的结构。TMS32010于1982年推出,是第一个能够达到 5 个MIPS的微处理器。
TMS32010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即程序和数据空间相互独立。程序存储器可在片内(1.5K字)或片外(4K字)。片内数据RAM为144字。有四个基本的算术单元: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ACC)、乘法器和移位器。
(1) ALU:32位数据操作的通用算术逻辑单元。ALU可进行加、减和逻辑运算;
(2) ACC:累加器存储ALU的输出,也是ALU的一个输入。它采用32位字长操作,分高16位和低16位两部分。处理器提供高16位和低16位的专门指令:SACH(高16位)和SACL(低16位);
(3) 乘法器:16×16位并行乘法器由三个单元组成:T寄存器、P寄存器和乘法器阵列。T寄存器存储被乘数,P寄存器存储32位乘积。为了使用乘法器,被乘数首先必须从数据RAM中装入到T寄存器,可用LT、LTA和LTD指令。然后执行MPY(乘)或MPYK(乘立即数)指令。乘和累加器操作可用LTA、LTD和MPY、MPYK指令在两个指令周期内完成;
(4) 移位器:有两个移位器可用于数据移位。一个是桶形移位器,另一个是并行移位器。桶形移位器又称定标移位器。当数据存储器的数据送入累加器或与累加器中的数据进行运算时,先通过这个移位器进行0~16位左移,然后再进行运算。并行移位器即输出移位器,其作用是将累加器中的数据左移0、1或4位后再送入数据存储器中,以实现小数运算或小数乘积的调整。
在TMS32010/C10基础上又派生了多个处理器,它们可提供不同的处理器速度、存储器扩展和各种I/O集成。
2.3.1.3 TMS320C1X的其他芯片
1.TMS320C15/E15
TMS320C15/E15与TMS32010的代码和管脚全兼容,提供256字的片内RAM和4K字的片内ROM(C15)或EPROM(E15)。TMS320C15的指令周期有200ns和160ns(TMS320C15-25)两种。
2.TMS320C17/E17
TMS320C17/E17是一个专用的微处理器。它有4K字的片内程序ROM(C17)或EPROM(E17),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的双通道串行口,片内硬件压扩器(m律/A律),一个用于串行通信的串行口定时器,及一个协处理器接口。协处理器接口可以在处理器和4/8/16位微处理器之间提供直接接口。TMS320C17/E17与TMS32010目标代码兼容,且可用相同的开发工具。该处理器是基于TMS320C10的CPU内核,外加片内的外设存储器和I/O模块。TMS320C17/E17可认为是半定制的DSP芯片。表2.1 是TMS320第一代产品的比较表。
表2.1 TMS320第一代处理器
DSP芯片 |
指令周期 (ns) |
制造工艺 |
片内程序ROM(字) |
片内程序EPROM(字) |
片内数据RAM(字) |
片外程序(字) |
TMS32010 |
200 |
NMOS |
1.5K |
|
144 |
4K |
TMS32010-25 |
160 |
NMOS |
1.5K |
|
144 |
4K |
TMS32010-14 |
280 |
NMOS |
1.5K |
|
144 |
4K |
TMS32011 |
200 |
NMOS |
1.5K |
|
144 |
|
TMS320C10 |
200 |
CMOS |
1.5K |
|
144 |
4K |
TMS320C10-25 |
160 |
CMOS |
1.5K |
|
144 |
4K |
TMS320C15 |
200 |
CMOS |
4K |
|
256 |
4K |
TMS320C15-25 |
160 |
CMOS |
4K |
|
256 |
4K |
TMS320E15 |
200 |
CMOS |
|
4K |
256 |
4K |
TMS320C17 |
200 |
CMOS |
4K |
|
256 |
|
TMS320C17-25 |
160 |
CMOS |
4K |
|
256 |
|
TMS320E17 |
200 |
CMOS |
|
4K |
256 |
|
2.3.2 TMS320C2X
第二代TMS320 DSP芯片包括TMS32020、TMS320C25/E25、TMS320C26及TMS320C28。在这些芯片中,TMS32020是一个过渡的产品,其指令周期为200ns,与TMS32010相当,而其硬件结构则与TMS320C25一致。在第二代DSP芯片中,TMS320C25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他芯片都是由TMS320C25派生出来的。其中TMS320E25将内部4K字的ROM改为EPROM;TMS320C26去掉了内部的4K字ROM,而将片内RAM增加到1.5K字;TMS320C28则将内部ROM增加到8K字。由于TMS320C25的典型性,下面就讨论TMS320C25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3.2.1 TMS320C25的基本特征
指令周期: TMS320C25:100ns,TMS320C25-33:120ns,TMS320C25-50:80ns
片内掩膜ROM:4K 字
片内RAM:544字,分B0、B1和B2三块
程序和数据空间均为64K字
具有8级硬件堆栈、8个辅助寄存器
具有全静态双缓冲串行口,可与许多串行器件直接接口
与低速片外存储器通信的等待状态插入
采用HOLD操作的DMA
FFT变换用的比特反转寻址
扩展精度算术和自适应滤波支持
从外部存储器全速执行的MAC/MACD指令
具有在多处理器之间进行同步的能力,支持多处理器共享存储器
1.8μm CMOS工艺,68脚PGA或PLCC封装
2.3.2.2 TMS320C25的结构
TMS320C25是第二代TMS320中与TMS32020管脚全兼容的CMOS版本,但指令执行速度是TMS32020的2倍,且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资源。指令集是TMS32010和TMS32020的超集,在源代码级与它们兼容。此外,在代码级与TMS32020兼容,因此,TMS32020的程序可不用修改直接在TMS320C25上运行。
100ns的指令周期可提供较强的运算能力。由于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指令周期内执行,处理器在1秒内可执行1000万条指令(10MIPS)。运算能力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乘累加指令(MAC)和带数据移位的乘累加指令(MACD)、具有专用算术单元的8个辅助寄存器、适合于自适应滤波和扩展精度运算的指令集支持、比特反转寻址、快速的I/O支持等。
指令集中提供在两个存储空间中进行数据移动的指令。在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在同一总线上复用,从而使得在尽量减少芯片引脚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扩大两个空间的地址范围。在内部,TMS320C25结构通过保持程序和数据总线结构分离以使指令全速执行来获得最大的处理能力。
芯片内部的程序执行采用三级流水线形式。流水线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流水线可能被打断(如跳转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指令执行时间要考虑流水线必须清空和重新填充。两块大的片内RAM在系统设计时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其中一块既可配置为程序存储器也可配置为数据存储器。片外64K字的数据空间可直接寻址,从而使DSP算法实现更为方便。片内4K字的掩膜ROM可用来降低系统成本,若程序不超过4K字,可使TMS320C25不用扩展片外程序存储器。剩下的64K字程序空间在片外,大量的程序可在片外存储器中全速运行。程序也可从片外慢速EPROM中装入到片内高速RAM中全速运行。此外,还有硬件定时器、串行口和数据块搬移功能。
下面介绍TMS320C25的存储器分配、中央算术逻辑单元(CALU)、硬件乘法器、控制操作、串行口和I/O接口。
1.存储器分配
TMS320C25具有4K字的片内程序ROM和544字的片内RAM。RAM分为三块:B0、B1、B2。其中,B0块(256字)既可配置为数据存储器(用CNFD指令),也可配置为程序存储器(用CNFP指令)。其余288字(B1和B2块)只能是数据存储器。544字的片内RAM可使C25能处理512字的数据阵列,如可进行256点复数FFT运算,且尚有32字用作中间结果的暂存。TMS320C25提供片外可直接寻址的程序和数据空间各64K字。
寄存器组包含8个辅助寄存器(AR0~AR7),它们可用作数据存储器的间接寻址和暂存,从而增加芯片的灵活性和效率。这些寄存器既可用指令直接寻址,也可用3比特的辅助寄存器指针(ARP)间接寻址。辅助寄存器和ARP既可从数据存储器装数,也可装入立即数。寄存器的内容也可存入数据存储器中。辅助寄存器组与辅助寄存器算术单元(ARAU)相连接,用ARAU访问信息表无需CALU参与地址操作,这样可让CALU进行其他操作。
2.中央算术逻辑单元
CALU包含一个16位的定标移位器(Scaling),一个16×16位的并行乘法器,一个32位的累加器和一个32位的算术逻辑单元(ALU)。移位器根据指令要求提供0到16位的数据左移。累加器和乘法器输出端的移位器适合于数值的归一化、比特提取、扩展精度算术和溢出保护。
典型的ALU指令实现包含以下三步:
(1) 数据在数据总线上从RAM中获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