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腾讯
据报道,国内芯片OEM领先工厂中芯国际(00981)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客户,价格将从4月1日起全线上涨。在线订单将保持原价。无论订单时间和付款比例如何,已下单但未上线的订单都将按新价格执行。
产业链人士指出,事实上,中芯国际已于今年3月开始提价,涨价范围因客户而异,8英寸订单涨幅与12英寸订单不同。总的来说,这一轮涨价幅度在15%左右~30%之间。
该产业链的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中芯国际涨价的时间点相对较低,大多数客户也会表示理解。
然而,中芯国际价格上涨仅限于新订单的承诺仍在耳边。此前,2月5日,在绩效电话会议上,中芯国际回应产品价格上涨,称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价格上涨已与客户讨论。对于产能的分配,一些客户将首先支付定金,但
自2021年初以来,需求加速复苏、晶圆产能短缺的行业繁荣上升周期仍在演绎中。
继8英寸晶圆之后,台积电12英寸晶圆将在4月份上涨,晶圆将上涨约400美元/片。据报道,台积电将从4月份开始提高驱动芯片OEM报价,进一步升级驱动芯片价格上涨趋势,预计4月份联电和力积电半导体产品价格将上涨10%。
另一方面,由于晶圆厂、封测厂产能紧张,半导体OEM、封测等成品端如功率,MCU、电源管理等都有上升现象。
供应链表示,台系MOSFET大厂大中、富鼎、尼克森最快有机会在第二季度开始涨价,涨0%-20%。而MCU盛群也向客户发出通知,所有芯片产品的价格将于今年4月上涨,价格将达到15%。快充芯片大厂伟诠电也表示,为了反映成本的增加,整个产品线包括电源管理晶片(PMIC)、微控制器(MCU)价格将从4月1日起全面上涨,涨幅约10-20%。
涨价效应体现在龙头厂商2月份的业绩上。
2021年2月,台积电实现收入1065.新台币34亿,同比增长14亿.07%,2月份收入创历史新高。联电2月份实现149年收入.新台币48亿,同比增长9亿.86%。
另外,存储企业南亚科、华邦电与旺宏2月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6.91%、73.25%与8.48%。2月份封测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0%。.16%。2月份功率半导体企业汉磊和强茂的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76%和65.25%。
长城证券邹兰兰团队3月2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半导体产业链产能紧张一直持续到2021年Q1多环节价格正式大范围调涨,晶圆代工、封装、材料、存储、功率等各环节企业有望全面受益,预计2021年Q由于价格上涨效应的体现,半导体制造商的业绩有所改善。
招商证券分析师严凡和卢志奇在4月1日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在短期内,OEM、密封测试厂可能会率先受益于供应紧张,而设计制造商需要关注他们是否有能力优先获得晶圆产能。过去被认为是低端产品的国内设计公司在当前短缺的情况下可能有新的发展机遇;在中期,缓解产能紧张取决于晶圆厂的资本支出,预计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制造商将受益于全球晶圆产能扩张和国产化进程。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产业链中的设备、材料、OEM等环节,还是功率半导体、模拟、射频等细分产品,产能紧张局势都有望加速半导体产业的本地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