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苹果iOS系统:令人感动的化茧成蝶过程

http://mobile.163.com/13/1002/16/9A6OE33U0011179O_all.html 乔布斯于2007年1月9日推出iPhone六年多后,iPhone、iPod touch、iPad重新定义整个移动计算领域。时光飞逝,转眼间iOS它已成为最古老的移动操作系统,至今仍然活跃 之一。最老并不意味着它已经老弱病残。相反,它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更新,逐渐成长为市场上功能最丰富、支持最好的平台。 iOS 6.目前,苹果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为新手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平台,一个强大的开发者平台,一个相对统一的多设备生态系统。或许iOS最令人惊叹的是,目前的系统与2007年的系统基本没有变化,但功能的深度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好iOS没有其他染料 老操作系统“停滞不前”的毛病,一直以来保持了先进性和统一性。9月18日正式发布的9月18日iOS 7将继续讲述iOS的故事。 如何没有第三方应用、多任务甚至复制粘贴功能的平台,如何发展成为今天功能丰富的平台?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iOS 演变过程。 iOS其实生命起源于OS X 在第一代iPhone苹果声称刚刚发布iPhone的系统基于Unix核心,跟Mac OS X同样,用了很多 跟Mac OS X工具相同。然而,即使在那时iOS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的特征足以被人们所认识。iOS当年被称为iPhone OS,直到2010年6月才被称为四年。iOS 4时才改名。为方便起见,在下面的文章中简称全部iOS。 iOS 1:iPhone的诞生 现在可能很难想象,但事实上,第一代iPhone其系统在功能上落后于当时的竞争平台。Windows Mobile、Palm OS、2007年,塞班岛甚至黑莓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相比之下,iPhone不支持3G,不支持多任务、第三方应用、复制粘贴、电子邮件附件、彩信、彩信Exchange 推送邮件,没有可自定义的主屏幕,不支持语音拨号,简直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平台,将黑客和开发者都拒之门外。 这些功能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苹果自己也很清楚。但苹果并没有盲目地与他人竞争,而是专注于核心体验。苹果专注于速度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密切联系,一些功能优化于2007年的类似功能。iOS 1.创新功能多,但三点对移动产业影响最大: 核心iOS用户界面。在iOS过去,智能手机要么不触摸屏幕,要么用触笔在电阻触摸屏上画画。iPhone电容触摸屏改变了这种情况,但更重要的是,苹果使用了一个更简单、更强大的系统来突出硬件的优势。去掉所有的物理按钮,只下5个,苹果将触摸屏变成主要的交互模型。苹果几乎完美地加入了捏合缩放和连贯滚动,让应该 感觉更自然和即时。iOS 1的速度和即时性不仅震惊了当时的同行,也令人钦佩。 移动Safari浏览器。乔布斯正在介绍移动版Safari这是一个移动浏览器,比竞争对手提前几年。是的,它真的不支持Flash,但它是第一个和桌面浏览器一样的人 感觉和能力的移动浏览器。当时的移动浏览器往往功能落后,或者与桌面版的体验大不相同。移动版的Safari功能齐全,支持当时的先进。 缩放和滚动。 “宽屏”iPod。苹果已经很受欢迎了iTunes和iPod放入音乐播放功能iPhone OS。对许多人来说,用手机听歌曲可能不是他们购买手机的原因之一,但至少是iPhone终端用户很容易理解和兴奋杀手锏。 iOS 1.0 当时还带来了几个重要的应用和功能: 谷歌地图在 iPhone 意想不到的体验比其他平台好。苹果充分利用捏合缩放手势,让谷歌地图感觉更流畅快捷,但更重要的是,它看起来比桌面地图软件更直观自然。 虚拟语音箱显示了苹果与运营商打交道的能力,表明苹果是手机用户体验的提供者,而不是运营商。 iTunes同步在今天并不是很受用户的关注。但只要你用过它Palm的HotSync或微软的ActiveSync你会非常感激同步iTunes同步功能。这是苹果如何简化复杂功能的一个例子。 iOS 1虚拟键盘可能是当时第一个真正用手指打字的键盘。Palm OS的Graffiti以及第三方组件FitalyStamp 也可以用触笔输入,但是iOS它显示了一个虚拟键盘,当你需要它时,当你不需要它时,它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中起着关键作用。 毕竟是刚诞生的系统,iOS 当时还是有缺点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支持本地第三方应用。苹果试图通过网页版的应用来弥补这一不足, 但2007年HTML该应用程序尚未完全准备好,系统无法承载。虽然其他智能手机平台的多任务体验不是很愉悦,但至少许多平台都已经支持多任务, 而iOS 1仅支持iPod后台播放音乐。缺乏多任务使iOS被用户念叨了好几年。 iOS 1还为智能手机传统树立了一个新的计算范例:对用户隐藏文件系统。这样的设计直到今天仍有热烈的讨论,但它的确简化了设备的技术性,使用户更容易理解设备。然而,不能更改提醒铃声很让人苦恼,当时即使是最便宜的功能手机都能随意更改。 iOS 1推出了Springboard主屏幕概念按网格排列所有应用,但当时应用位置无法自行改变。即使在今天,iOS用户仍然不能把小部件放在主屏幕上,这个缺陷经常被用户抱怨,毕竟,这是Windows Mobile自定义选项已经支持塞班很久了。 若将功能逐一比较,iPhone OS比不过Windows Mobile。但说到实际使用,我们可以从这几年两个系统的结局中了解谁更持久。 iOS 1重大更新 第一代iPhone发布三个月后,苹果推出了第一个软件更新iOS1.1.1。主要更新的原因有三:首先,它伴随着新硬件的发布, 即iPod touch;第二,它证明苹果将继续更新iOS,带来新版本的新功能;第三,它证明苹果会尽可能多地让步iOS支持新软件更新的设备。当时只有两个苹果iOS该设备并不能说是为了避免产品线的分散,但至少苹果率先保持每个产品尽可能平等地更新软件。 功能方面,1.1.1只包含了iTunes Wi-Fi音乐商店的更新允许用户直接在手机上购买音乐。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是苹果在运营商中遇到的第一个障碍。AT&T对带宽的担忧只允许用户通过Wi-Fi网上购买音乐。类似的运营商在以后的更新中遇到了很多障碍。 1.1.还加了双击Home这是苹果第一次快速操作键。Home键的操作操作模式也预示着未来Home键的职责不再只是回到主屏幕。 iOS 1.1.3开始允许用户对主屏幕的图标进行排序。苹果还添加了一个打开网页的快捷键,称之为Web Clips(收藏夹)在当时很受用户欢迎,但也提醒了用户 用户iOS不支持本地App SDK。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每个人都在对待 iPhone 反应既不耐烦又兴奋:不耐烦是因为你清楚地看到了iOS还有许多 可以发展潜力,心里担心;兴奋是因为我们也看到苹果开始更新常规功能。当时苹果每做一个iOS更新,用户大喊终于来了!因为 大家都很清楚 iOS 当苹果最终决定添加这些功能时,用户的兴奋可想而知。尽管在那个时候iOS本地第三方应用仍不支持, 但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会有什么,很快就会有。 iOS 2:关于应用 2008年7月,iOS迎来它的历史时刻——App Store。第三方应用用户对第三方应用非常陌生,但苹果将开发、浏览和安装一站式服务。 App Store。用户可以在设备和iTunes浏览和安装应用,这是一大革新,在此之前第三方应用只能通过网站或第三方的应用商店推销,销售渠道与设备无法整合。苹果已经建立起庞大的iTunes音乐用户群,给App Store用户可以放心绑定先天信用卡购买应用程序。 iOS SDK。苹果为开发者提供的第二次大革新iOS开发工具。总的来说,iOS该应用比其他平台具有更好的应用功能、更好的界面和更先进的技术。软硬件的结合使该平台在第三方应用中领先一步。 但是App Store并非没有批评。App Store执行严格的规定,一些通常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应用程序App Store会被拒绝。 出乎意料的是,App Store最新的移动应用价格可以从40美元降低到5美元,甚至99美分。热门应用排 就像音乐排行榜一样,排行榜的地位开始提升。如果有人的应用能进入排行榜,就意味着可以大卖。一开始,这些情况让开发人员非常担心,但多年来的情况证明,最初的担忧是多余的。大型开发公司和独立开发人员都可以从 App Store 或多或少的收入。 Microsoft Exchange预示着iOS 2开始引入其他手机平台支持的一些功能。 MobileMe——苹果自己的云服务取代了它.Mac,集邮箱、日历和联系人于一体。MobileMe一直没有得到用户的青睐,部分原因和 99 一年美元的服务费与当时不稳定有关。 iOS 2伴随iPhone 3G在发布中添加了一些硬件功能,包括A-GPS和3G功能。 iOS 2重大更新 iOS 2 这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版本。许多用户遇到了严重的电力消耗、应用程序崩溃和无法接收电话的问题。两个月后,苹果迅速发布了2.一方面缓解了上述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也修复了大量问题Bug,带来更快的iTunes同步。 又过了两个月,苹果于11月推出iOS 2.2。在更新内容中,地图迎来最大的更新,添加了谷歌街景、步行导航、公共交通路线。 iOS 3:关于特性 2009年6月iOS 3伴随iPhone 3GS发布,它没有令人咋舌的功能,就跟iPhone 3GS一样,并非全新一代的产品。苹果而是开始慢慢填补iOS功能上的不足,带来许多大大小小的新功能和特征。 复制粘贴。iOS的复制粘贴比别人出来得晚,在此之前其他系统已经可以用触笔选择文字,但iOS 3选择文字的体验却胜过其他竞争平台。 虽然iOS 3新添加的许多特征姗姗来迟,但苹果最终还是抓住时机按自己的高标准完善 iOS 的用户界面。 Spotlight搜索。iOS的内容越来越多,基于系统的搜索功能必不可少。苹果终于把这个已经被黑莓、Palm OS、Web OS、Windows Mobile用烂了的功能添加进来 了:在主屏幕快速输入文字进行搜索。一开始Spotlight被设计在主屏幕最左边,直到iOS 7之后才把它隐藏起来。当时Spotlight能搜索的结果包括联系人、邮件、日历、备忘录和iPod音乐。后来才慢慢添加了新的搜索对象。 第三方应用的推送通知。虽然这一特性在iOS 2发布会就承诺过会添加的,但直到iOS 3才算真正支持。虽然也不是苹果首创的功能了,但仍然比竞争对手的推送功能好很多。推送通知可以当做多任务功能的临时替代,但是弹窗式的推送很快让用户感到心烦。 MMS。苹果还添加了对彩信的支持,虽然2009年中人们对彩信已经感觉可有可无。 iOS 3是苹果将别人有的功能更完善地添加进来的时机,包括视频录制、横屏键盘、语音备忘录、远程清除、蓝牙音响、利用蓝牙或USB的网络共享。 苹果还添加了不再新鲜的凡是智能手机都有的语音拨号,但公平地讲,苹果的语音不仅仅是拨号,还支持语音控制音乐的播放和停止。语音控制功能刚一发布就能支持许多种语言,当时的iOS也扩大了支持的国家语言。 iOS 1打好平台的地基,iOS 2开门迎来应用程序,那么iOS 3就是给平台添置家具和修修补补。在第三个版本的iOS更新中,苹果没有满足于只是做到“跟竞争对手一样的功能”,而是建立了一个表面功能和内在体验都相一致的操作系统。当时只有几项主要的功能没有添加进来,其中最被用户惦记的还是多任 务。 iOS 3重大更新 几个月后,苹果发布iOS 3.1更新,添加更多功能 特征,包括远程定、铃声下载、音乐Genius、蓝牙连接的语音控制。2010 年2月发布的iOS 3.1.3成为了第一代iPhone 和第一代iPod Touch定格的操作系统版本,这两代先驱设备再也升不上去了。 iOS 3.2:iPad诞生 每一次的硬件更新都会伴随新版本的iOS更新,iPad的诞生也不例外。当时苹果发布了iOS 3.2,主要目的是让iOS配合iPad新的屏幕分辨率,包括横屏主屏幕、新的弹出对话框等等。 更大屏幕的UI。为了让iOS适应iPad的大屏幕,苹果并没有单纯地把iOS像吹气球一样“吹大”,而是添加了几项专为大屏幕设计的改动。最重要的变化还是左手边的侧边栏列表。在这之前,应用程序的列表要求用户一项一项点击进去,然后再退出来。苹果直接把列表放在左边,内容在右边呈现,这样左右对照,用户不需 要返回列表。如果让iPad进入水平模式,右边的内容会全屏呈现,而列表换成弹出式。从这个版本开始,苹果更多地使用弹出式的对话框,不再像以前那样 要求iPhone用户在菜单和内容之间切换。 应用程序新设计。苹果自己的核心应用也都更新到iPad版本。比如Safari专门有一排是放书签的,App Store有了CoverFlow封面式的版 面,照片应用可以把照片都堆砌呈现,用手指往外扩张则能预览“这堆”照片,简化的音乐应用界面添加了像iTunes的专辑封面,“设置”也以“左右对 照”的呈现方式改变。本地应用通过一些界面的小改变,适应了iPad 1024×768的屏幕分辨率。 拟物。iOS拟物的审美也由此产生。备忘录应用被做成皮革针线的样式,看起来就像一本记事本。日历和联系人应用也都做成记事本的模样,甚至细微到纸张。当时的拟物设计还 只是模拟实物的样子而已,不能像真的翻书一样翻页。iBooks电子书的翻书效果才算是真正的拟物。尽管如此,拟物的设计后来成了iOS坚持的风格,甚至还过渡到Mac OS X。 对 于刚刚面世的iPad,人们对它的整体印象归结为一条:它只是个大屏幕的iPhone。这种观点可对可错,因为从技术上来说,iOS 3.2核心界 面依然是之前iPhone的核心,苹果没有专门为iPad设计一个核心操作系统。但这也正是苹果的策略之一,让消费者对iPad既陌生又熟悉,iPad很快受到已经是 iPhone 用户和尚未接触苹果设备的消费者的青睐。 iOS 4:关于多任务 2010年6月 发布的iOS 4目的就是在功能上满足要求更高的用户,添加了多任务、应用文件夹、Wi-Fi共享、自动纠错、自定义Spotlight搜索(包括网页和维基百科的搜索)、统一的邮箱、多个Exchange账号的支持,这些更新让iOS保持竞争力,当时iOS要面对竞争对手Android。 最大的更新当然是多任务,但是iOS 4支持的还不是真正的多任务,还不能让应用在后台运行。iOS 4倒是给开发者提供了几项不同的多任务服务,使它们能在后台运行: -“本地通知”允许应用程序在设置好的时间弹出提醒; -“任务完成”在用户离开应用程序界面时,允许应用继续完成上传或其他有限的任务; -“快速应用切换/保存状态”允许应用更容易保存它们当前的“状态”,以便在用户返回界面时保持不变; -“音乐应用”已经可以在后台播放; -“导航应用”可以在用户离开应用界面时保持定位追踪; -“VoIP网络电话应用”允许在用户打电话的同时离开应用界面。 开发商需要更新他们的应用才能支持上述这些后台功能,后来许多开发者也都更新了。当时人们主要想知道的是,苹果这种不同的多任务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苹果的多任务意味着 iPhone 能让那些在后台闲置的应用少占用点内存,从而节省一些电量,性能也不比旧式的“单任务” iOS 降低。 多任务的到来也使 Home 键的操作方式了新的变化:双击进入后台。长按应用图标可以关闭某个后台。苹果还在多任务的后台左边添加音乐播放控制键。 FaceTime。iOS 4伴 随iPhone 4的发布,iPhone 4新增了前置摄像头,于是从iOS 4开始就有了FaceTime视频聊天功能。与许 多iOS功能一样,视频聊天功能也不是苹果的首创。然而,苹果的视频电话界面比其他同类应用更简单,使用体验也更流畅。FaceTime相继支持iPhone、iPad 2、Mac。苹果当时承诺会让FaceTime开源,但至今都没有实现诺言。 文件夹。在主屏幕创建文件夹也是用户“终于”等到的功能。苹果以更优雅的操作创建文件夹,只需把一个应用图标叠在另一个的身上,就能自动创建一个文件夹。这种界面的创新安卓需要到 ICS 时才赶上。也是到 iOS 4 之后,用户才能自行更换主屏幕的背景图。 Retina屏幕。从iPhone 4开始,iPhone开始用上了Retina屏幕。也是从iOS 4开始,iOS开始支持Retina屏幕的画质。开发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应用 画质提升到Retina标准。这一切升级过程是如此简单,苹果直接在SDK提供免费的工具,开发者并不需要重新编写代码。 生产力功能。iOS 4虽然还不足以吸引黑莓死忠用户,但至少苹果开始在邮箱功能下功夫。iOS 4带来了统一的邮箱,添加多个Exchange账号支持,邮件内容可连贯阅读。对整个系统的拼写检查和提供替代建议。日历应用也已经允许用户隐藏特定的日历安排。 iOS 4重大更新:扩展了生态系统 天线门 iPhone 4刚上市就陷入了天线门事件,不幸的是,iOS 4也受到牵连。面对iPhone 4用户反映的信号只有一格的问题,苹果表示,那是因为iOS 4没有准确显示手机信号格。 iOS 4.0.1:发布于2010年7月,目的是解决iOS 4不能正确显示手机信号的问题。 iOS 4.1:这是一次重大的更新。“游戏中心”的推出帮助苹果稳定iOS设备在移动游戏的地位,建立起一个iOS玩家社交平台。这个时候苹果另一个社交平台Ping也诞生了,可惜人气不高,勉强维持到2012年9月30日正式关闭。 4.1还改善了相机应用的功能,添加了HDR (高动态范围)功能,能够用三张曝光程度各不相同的照片合并成一张最佳的照片。 iOS 4.2.1:值得一提是因为 iPad也开始支持多任务和文件夹。还有对后来的iOS影响很大的功能AirPlay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直至今 日,AirPlay仍是苹果津津乐道的功能,将iOS设备和Apple TV联系在一起。同时出现的 AirPrint 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使用人群不如AirPlay广泛。 iOS 4.2.5:这一版本的iOS伴随V版iPhone出现,带来 Wi-Fi 热点功能。这在当时也让iPhone用户小小地兴奋了一把。 iOS 5:关于Siri和其他小伙伴们 跟iOS 3一 样,iOS 5也是伴随“S”一代的iPhone出现,即iPhone 4S。也跟iOS 3一样,iOS 5带来非常多的新功能和新特征,在这里没办法一一回顾。iOS 5对苹果的意义非凡。如果说 iPhone 是苹果的铁砧,那么iOS 5就是苹果的锤子,为苹果奠定了长远的市场。 Siri。仅支持iPhone 4S的Siri取代了语音控制功能,化身“虚拟助理”到 来。Siri惊人的地方是,她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以及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简单来说,Siri 可以跟用户聊天。刚发布的时候是测试版,经历不断修 复问题的过程,直到最近的iOS 7才终于摘掉测试版这顶帽子。 通知中心。这是苹果首次在主屏幕以下拉的形式呈现信息,里面包括最新的消息,用户能够点击“x”清除。通知中心还集成了天气、股票小部件。但是类似于通知中心的 UI 元素其实在安卓早已存在。 当时的讨论集中在苹果是否还能进一步改善通知中心。不管怎样,对iOS来说,这是除了主屏幕、锁屏和应用图标之外的另一个新区域。 iMessage。苹果开始涉足黑莓曾引以为豪的功能:平台之间免费的短信服务,甚至还可以接收和发送多媒体文件。只要有网络,并且绑定了苹果ID,任何iOS设备之间 都能免费发送信息。iMessage在iPhone并不是以独立应用的形式存在,而是集成到了信息应用,用户不需要操心切换到 iMessage, 因为一旦对方也开通了iMessage,你所发送的信息会自动以iMessage免费信息的形式发送。不过跟黑莓的BBM一 样,iMessage的潜力在当时并没有马上发挥出来。 无需连接PC即可激活。这是iOS 5带来的其中一项重大功能,新用户彻底摆脱用数据线连接电脑才能激活 iOS 设备的麻烦。这项改变也使苹果店员从此开始直接在店内为新用户激活设备。 iTunes Wi-Fi同步。再一次说明了苹果总是等到胸有成竹的时候才推出一项功能。 OTA升级。在iOS 5之前,iOS设备仍然要在iTunes下载整个ROM升级,然后再安装到iOS设备,iOS 5的OTA无线升级功能总算是摆脱了数据线和电脑。 iCloud。iCloud取代了MobileMe,表明苹果终于下决心做好云服务。如今我们的iOS设备离不开iCloud,尤其是拥有多台iOS设备的用户,可以通过iCloud无线同步内容。iTunes Wi-Fi同步意味着你不需要经常连接iOS设备到电脑,但iCloud则可以让你完全摆脱电脑,依靠无线网络就能完全在多台iOS设备同步应用、音乐。 iOS 5 还带来许多日后仍被用户依赖的功能,如iPhone音量键可充当相机快门、提醒事项,iPad多任务切换手势(四指左右滑动)。AirPlay 的镜像功能。 iOS 5引起用户抱怨最多的是耗电(现在看来,每一个iOS全新版本的发布都少不了耗电问题),后来苹果发布iOS 5.0.1旨在改善耗电。 如今回想起来,iOS 5的许多功能是为未来铺路,包括还在测试的Siri、iCloud初步尝试,这些到今天才开始慢慢给用户接受。 iOS 6:再见,谷歌地图 遵循从2008年开始每年一更新的节奏,苹果 在2012年6月11日的WWDC大会上发布了iOS 6。虽然iOS 6的部分功能在发布会前已经被预测或泄露出来,但发布会那 天iOS 6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最让人吃惊的是,苹果踢掉了合作多年的谷歌地图。 苹果地图。谷歌在地图方面的地位没人敢质疑,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开始,苹果就内置了谷歌地图。但是近年来,苹果与谷歌的关系慢慢出现变化,自主开 发地图将能让苹果彻底摆脱对谷歌的依赖。或许是苹果太急于摆脱,iOS 的地图服务并不成熟,没少遭用户和媒体的批评。 增强Siri。测试版的Siri一直没有放弃更新,到iOS 6,苹果赋予Siri更大的能力,用户可以直接询问 Siri关于体育赛事、得分、运动员的信息,直接查询附近餐厅并预约位置,让Siri运行应用程序。“无手操作iPhone”的梦想看起来似乎已不远。苹果还跟汽车商合作,在车内集成Siri。 通知中心。如刚才所说,iOS 5的许多功能是在给未来铺路,通知中心也算是其中一项。但是iOS 6对通知中心的更新并没有想象中的多,苹果在 WWDC 大会上也没有宣布允许第三方开发者集成通知中心。 3G网络的 FaceTime。如 果说 iOS 6 的地图带给用户的是沮丧,那么3G网络的FaceTime算是给用户的一点安慰。在此之前,FaceTime局限于Wi-Fi网络,也相当于局限了用户的使用场合。iOS 6打破了这些限制,允许在3G和LTE网络下使用FaceTime。这也给日后FaceTime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Passbook。这是iOS 6中的黑马,但是要想普及并不容易,这一年多来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集成Passbook。不难想象,未来Passbook将能直接与Google Wallet抗衡。 iOS 7:Hello,乔纳森 结语:iOS经过6年的发展,从第一代iPhone到如今的iPhone 5s,我们的对话发生了从“这是智能手机吗?”到“这能取代电脑吗?”的变化。这些不仅见证了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也见证了这些年苹果不断改造iOS的能力。 iOS稳步发展着,新功能的增加仿佛水到渠成。应用程序、多任务、复制粘贴等等,都比竞争对手来得晚,但每一次苹果都从容不迫,直到符合他们的高标准才面向用户发布,每一步都是为未来的发展而设计。 苹果从不急于向市场推出新的创意,而宁愿花更多的时间等待华丽变身的时机。乔纳森的iOS 7重新诠释了我们该如何与智能手机交互。不管未来iOS该如何发展,iOS 7展示出苹果尝试改变的决心,使我们相信,更大的改变还在后头。

标签: 内置启动电容的封闭式引风机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