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技术
1.默认静态路由
- 配置IPv4默认路由,使用 { exit-intf | next-hop-ip }全局配置命令
- 配置IPv使用静态路由 { exit-intf | next-hop-ip }全局配置命令
2.路由表
路由表中的条目(Entry)来源于:
-
—当界面已配置并处于活动状态时,自动添加;
-
—当路由已配置,出口接口处于活动状态时,应添加;
-
—通过学习实施了知识(learn about)网络路由协议(如OSPF),而且网络已经确认(identify)时添加。
代码标记了路由表的来源。
-
——;
-
——分配路由器接口IP地址;
-
——通往特定网络的;
-
*——通往未知网络的;
-
——使用从其他路由器动态学习的网络。
3.基本命令
模式名称 | 命令提示符 | 进入 | 退出 |
---|---|---|---|
> | |||
# | Enable或Ctrl Z或Ctrl C | disable | |
(config)# | configure terminal | exit或 End或 Ctrl Z或 Ctrl C | |
(config-if)# | interface 接口名 | ||
(config-subif)# | interface 子接口名 | ||
(config-line)# | line 线路名 | ||
(config-router)# | router 路由协议名 |
设置主机名 | Router(config)#hostname 名称 |
---|---|
设置特权模式密码 | 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口令 |
设置控制台登录密码 | 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 |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口令 | |
Router(config-line)#login | |
设置控制台登录用户名、密码、空闲时间等 | Router(config)#username 账号 secret 口令 |
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 | |
Router(config-line)#login | |
Router(config-line)#exec-timeout 分 秒 | |
Router(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
设置远程登录密码 | Router(config)#line vty 0 15 |
---|---|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口令 | |
Router(config-line)#transport input {ssh | telnet} | |
Router(config-line)#login | |
设置远程登录用户名、密码、空闲时间等 | Router(config)#username 账号 secret 口令 |
Router(config)#line vty 0 15 | |
Router(config-line)#transport input {ssh | telnet} | |
Router(config-line)#login | |
Router(config-line)#exec-timeout 分 秒 | |
Router(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 |
Router(config)# | |
启用口令加密服务 | Router(config)#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关闭/打开不/安全服务 | Router#auto secure |
配置路由接口 | Router(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称 |
---|---|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 | |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 |
保存配置 | Router#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
Router#write memory | |
Router#write | |
验证配置 | Router#show running-config |
Router#show ip route | |
Router#show ip interface { brief } | |
Router#show interfaces | |
Router#show ip protocols | |
重新启动设备 | Router#reload |
MODULES | Meaning |
---|---|
HWIC-1GE-SFP | G0/x/0 |
HWIC-2T | S0/x/0 |
HWIC-4ESW | F0/x/0|1|2|3 |
HWIC-8A | ??? |
WIC-2T | S0/x/1|2 |
GLC-LH-SMD | |
根据位置从左到右3 2 1 0的顺序 |
route | |
---|---|
1841 | f0/0 f0/1 |
2901 | g0/0 g0/1 |
路由器接口汇总
路由器型号 | 以太网接口 1 | 以太网接口 2 | 串行接口 1 | 串行接口 2 |
---|---|---|---|---|
1800 | Fast Ethernet 0/0 (F0/0) | Fast Ethernet 0/1 (F0/1) | Serial 0/0/0 (S0/0/0) | Serial 0/0/1 (S0/0/1) |
1900 | Gigabit Ethernet 0/0 (G0/0) | Gigabit Ethernet 0/1 (G0/1) | Serial 0/0/0 (S0/0/0) | Serial 0/0/1 (S0/0/1) |
2801 | Fast Ethernet 0/0 (F0/0) | Fast Ethernet 0/1 (F0/1) | Serial 0/1/0 (S0/1/0) | Serial 0/1/1 (S0/1/1) |
2811 | Fast Ethernet 0/0 (F0/0) | Fast Ethernet 0/1 (F0/1) | Serial 0/0/0 (S0/0/0) | Serial 0/0/1 (S0/0/1) |
2900 | Gigabit Ethernet 0/0 (G0/0) | Gigabit Ethernet 0/1 (G0/1) | Serial 0/0/0 (S0/0/0) | Serial 0/0/1 (S0/0/1) |
注:若要了解如何配置路由器,请查看接口来确定路由器类型以及路由器拥有的接口数量。我们无法为每类路由器 列出所有的配置组合。下表列出了设备中以太网和串行接口组合的标识符。此表中未包含任何其他类型的接口,但 实际的路由器可能会含有其他接口,例如 ISDN BRI 接口。括号中的字符串是约定缩写,可在思科 IOS 命令中用 来代表接口
4.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有以上四种,其中前两种为最基本的连接方式,后两种为衍生方式
具体步骤请参考P5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相对来说是比较详细的了
下面以问答的方式来补充文中没有明确讲到的点
(1)C, L 如何配置?
route选用2901(任意);mudules选用HWIC-1GE-SFP
(2)loopback接口
[Loopback接口的作用 - konglingbin - 博客园 (cnblogs.com)](https://www.cnblogs.com/klb561/p/9142579.html#:~:text= Loopback接口是虚拟接口,是一种纯软件性质的虚拟接口。,任何送到该接口的网络数据报文都会被认为是送往设备自身的。 大多数平台都支持使用这种接口来模拟真正的接口。)
Loopback是路由器里面的一个逻辑接口。逻辑接口是指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功能,但是物理上不存在、需要通过配置建立的接口。Loopback接口一旦被创建,其物理状态和链路协议状态永远是Up,即使该接口上没有配置IP地址。正是因为这个特性,Loopback接口具有特殊的用途
### (3)命令
要配置IPv4默认路由,使用ip route 0.0.0.0 0.0.0.0 { exit-intf | next-hop-ip }全局配置命令。 要配置IPv4静态路由,使用ip route 目标网络 子网掩码 { exit-intf | next-hop-ip }全局配置命令
5.配置NAT
(1) 静态NAT
(参考D:\CollegeBasic\路由与交换\PacketTracer实验成品\PacketTracer实验成品)
-
建立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全局地址之间的映射:
Router(config)#
-
将参与地址转换的接口指定为内部或外部接口: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if)#
(2)动态NAT配置
-
将用于动态转换的
Router(config)#
-
定义一个,仅用于标识(允许)那些将要进行转换的:
Router(config)#
-
标准与全局地址池以建立动态转换
Router(config)#
-
将参与转换的接口指定为内部或外部接口: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if)#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if)#
(3)验证NAT
- 清除动态NAT表中的所有条目:
Router#
- 显示已配置的静态转换和由流量创建的动态转换:
Router#
- 查看NAT有关的总活动转换数、NAT配置参数、地址池中地址数量和已分配地址数量等统计信息:
Router#
- 查看NAT、ACL、接口或地址池:
Router#
- 监测NAT的工作状态:
Router#debug ip nat
(4)实验
命令 | 含义 |
---|---|
no ip domain-lookup | 防止(取消)DNS解析 |
logging synchronous | 开启日志同步 |
exec-timeout 0 0 | 设置永不超时0分钟0秒 |
line console 0 | 进入控制台线路 |
静态NAT、动态NAT、PAT(端口多路复用)的配置 - 立志做一个好的程序员 - 博客园 (cnblogs.com)
6.单区域OSPF(动态路由)
(1):
Router(config)#
进程号的取值范围在1~65535之间,仅具有。
(2)
Router(config-router)#
ü使用指定OSPF路由器ID的优点:不会像物理接口那样发生故障;环回接口无需依赖实际电缆和相邻设备即可处于工作状态。
(3):
Router(config-router)#
或Router(config-router)#
作用:确定参与OSPF路由进程的接口。
任何符合network命令中(网络)地址的路由器接口均可发送/接收OSPF数据包;此网络将被包含在OSPF路由更新中。
(4)配置(可选):
Router(config-router)#
默认情况下,OSPF消息通过所有启用OSPF协议的接口转发出去,然而这些消息只需通过连接到其它OSPF路由器的接口转发出去即可;
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可以防止通过路由器接口发送或接收路由消息,但仍然允许向其它路由器通告该网络。
(5)要想传播默认路由,边缘路由器必须配置以下命令:
•使用 [next-hop-address | exit-intf] 命令设置默认路由。
•使用路由器配置命令
命令 | 作用 |
---|---|
清除路由表 | Router#clear ip route * |
查看路由表 | Router# |
检验OSPF配置信息 | Router# |
验证路由器及邻接关系 | Router# |
检查OSPF进程 | Router# |
检验OSPF接口设置 | Router#show ip ospf interface |
查看OSPF路由表 | Router#show ip route ospf |
查看OSPF数据库信息 | Router#show ip ospf database |
调试OSPF协议 | Router#debug ip ospf adj |
(6)MOTD标语
IOS 提供多种类型的标语。当日消息 (MOTD) 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它常用于发布法律通知,因为它会向连接的所有终端显示。
MOTD 可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 banner motd 命令来配置。
banner motd 命令后接一个空格和一个定界字符。随后输入代表标语消息的一行或多行文本。当该定界符再次出现时,即表明消息结束。定界符可以是未出现在消息中的任意字符。因此,经常使用 “#” ,"$"之类的字符。
要配置 MOTD,请从全局配置模式输入 banner motd 命令:
Switch(config)#
一旦命令执行完毕,系统将向之后访问设备的所有用户显示该标语,直到该标语被删除为止。 限制设备访问——配置口令和标语 https://blog.51cto.com/07net01/576645
(7)密码
设置思科设备console密码、enable密码、vty登录密码 - 方面盘 - 博客园 (cnblogs.com)
属于基本配置
7.ACL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及验证
(1)配置编号的标准
1.输入若干条件语句,以构造编号的ACL Router(config)#access-list 编号 {permit | deny} 源地址 通配符掩码 1.输入若干条件语句,以构造编号的ACL Router(config)#access-list 编号 {permit | deny} 协议名 源地址 通配符掩码 目标地址 通配符掩码 [操作符 操作数] 2.将编号ACL应用到某个的某个方向上 Router(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编号 {in | out}
(2)配置命名的标准
1.为标准ACL命名并进入命名的ACL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名称 Router(config-std-nacl)# 1.为扩展ACL命名并进入命名的ACL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名称 Router(config-ext-nacl)# 2.输入若干条件语句,以命名的标准ACL Router(config-std-nacl)#{permit|deny} 源地址 通配符掩码 2.输入若干条件语句,以命名的扩展ACL Router(config-ext-nacl)#{permit|deny} 协议名 源地址 通配符掩码 [操作符 操作数] 目标地址 通配符掩码 [操作符 操作数] 3.将命名ACL应用到某个的某个方向上 Router(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名称 {in|out}
(3)配置和验证ACL
- 配置命名的方式是为了便于维护ACL,因为如果仅仅使用编号的方式,那么在删除某一特定ACL列表时,将必须先删除全部的ACL,再重新配置
- 而使用命名的方式后,再删除时,可以用ACL的命名直接删除某一某一ACL访问控制列表
(4)使用举例
步骤用编号或命名的方式定义ACL访问控制列表,在接口处应用ACL,验证ACL,删除ACL
1.定义
R2(config)#access-list 1 deny 10.1.1.0 0.0.0.255
(定义ACL)
R2(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R2(config)#access-list 2 permit 1.1.1.254
2.应用
ip access-group用在接口下;access-class用在VTY线下
R2(config)#int s2/0
R2(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in
(在接口下应用ACL)
R2(config)#line vty 0 4
R2(config-line)#access-class 2 in
(在vty下应用ACL)
3.验证
4.删除
8.EIGRP协议
(4条消息) Router-EIGRP协议详解_mcc3210的博客-CSDN博客
show ip protocols:查看K值及路由网段 show ip eigrp int:查看路由接口 show eigrp neighbors:查看相邻路由接口 show ip eigrp traffic:查看eigrp报文发送信息 show ip eigrp topology:查看路由拓扑 show ip route eigrp:查看eigrp建立的路由条目 debug {ip|eigrp} packet:开启debug模式
9.switch交换机
网络技术:Cisco IOS 系统配置基本路由器设置 - 乌漆WhiteMoon - 博客园 (cnblogs.com)
1.创建vlan
switch(config)#vlan 10 创建一个VLAN
switch(config)#name VLAN0010 将VLAN命名为VLAN0010
2.为vlan分配接口
switch(config)#int f0/1 接入f0/1接口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将vlan10接入f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