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常规继电保护与微机保护的比较

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护装置逐渐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传统继电器继电保护。

(2)半导体晶体管继电保护。

(3)集成电路继电保护。

(4)微机保护。

前三个阶段可以被视为传统的继电保护。微机保护已成为所有保护装置的主流应用。每个阶段最明显的区别是保护装置物理逻辑器件的变化

6864bbeb262f1b0c626ee588f636db71.png7系列微机保护

常见的装置特性

1.常规继电保护的缺点

传统的继电器保护是由过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继电器组成的,其缺点如下:

(1)占间大,安装不方便。

(2)继电器接触多,大大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调试、检修复杂,一般要停电才能进行,影响正常生产。

(4)没有灵活性。互感器变比变化时,应在继电器上调整保护定值修改,有时需要更换。

由于继电器线圈老化直接影响保护的可靠动作,使用寿命过短。

(6)继电器保护功能单一,需要安装各种表来观察实时负荷。

(7)数据无法远程监控,无法实现远程控制。

(8)继电器本身没有监控功能,不到现场就找不到继电器线圈短路。

(9)继电器保护与电气设备直接连接,中间无光电隔离,易发生雷击。

(10)常规保护已逐步淘汰,许多继电器已停止生产。

(11)维护复杂,故障后难以发现问题。

(12)运行维护工作量大,运行成本比微机保护高60%左右。

(13)操作复杂,可靠性低。

2.微机保护的优点

(1)微机保护原采用单片机,具有采集、监控、控制和自检功能。通过一个 平台设备可以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负荷和设备本身的运行(当设备本身出现故障时,通过自检功能呈现微机保护),并采用计算机原理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2)由于微机保护采用各种电源逻辑操作来实现保护功能,只需收集线路上的电流电压即可大大简化接线。

(3)微机保护的保护出口、遥控出口和局部控制出口都是通过一组继电器移动的,非常可靠。

(4)计算机控制功能用于微机保护,程序逻辑用于保护定值、保护功能和保护手段,无需重新调试即可随时修改保护参数和保护功能。

(5)微机保护还具有通信功能,可通过网络将用户需要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调度。

(6)微机保护采用光电隔离技术,将所有收集到的电信号统一形成光信号,使设备在强电流攻击时建立自己的保护机制。

(7)采用微机保护CPU数据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8)微机保护寿命长。由于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只有程序实时运行,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9)微机保护具有时钟同步功能,通过故障录波记录故障,便于分析故障。

(10)微机保护采用多层印刷板和表面贴装技术,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11)中文用户界面标准化,易学、易用、易维护。

举报/反馈

标签: 8脚光电继电器能调节电压吗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