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驱动电路_百度百科
2.基于三极管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电子爱好者网络
3、led驱动电路_百度百科
4.驱动电路技术_电子爱好者网
5.详细分析常见开关电源中的7种驱动电路(附图)-KIA MOS管
6.驱动电路
7.恒流源驱动电路 随笔二_philosophia_OsO的博客-CSDN博客_恒流源驱动
8、led恒流驱动电源_百度百科
9.常见的驱动电路_weixin_50183638的博客-CSDN博客_驱动电路
10.电机驱动电路_大不列颠小咸鱼博客-CSDN博客_电机驱动电路
,位于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用来对控制电路的信号进行放大的中间电路(即放大控制电路的信号使其能够驱动功率晶体管),称为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的功能:控制电路输出PWM脉冲放大足以驱动功率晶体管放大开关功率。
介绍驱动电路
编辑播报
基本任务
驱动电路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其控制目标的要求,将信息电子电路传输的信号转换为可以在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打开或关闭的信号。半控制设备只需提供开启控制信号,全控制设备不仅需要开启控制信号,还需要关闭控制信号,以确保设备按要求可靠导通或关闭。
优良的驱动电路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驱动电路
提高系统可靠性
提高变换效率开关设备开关、导通损耗
降低开关设备的应力开关过程中
驱动电路隔离措施
为什么驱动电路采取隔离措施?
在安全问题上,驱动电路的副边与主电路耦合,原边与控制电路连接,主电路为一次电路,控制电路为ELV电路,一次电路和ELV变压器光耦等隔离措施应在电路之间加强绝缘,以满足绝缘要求。
采取隔离措施的驱动电路条件
需要隔离
控制参考地和驱动信号参考地(e极) 同无需隔离驱动电路;
无需隔离
控制参考地和驱动信号参考地(e极)不同驱动电路应隔离。
驱动电路隔离技术
光电耦合器或隔离变压器(光耦合、磁耦合)通常用于驱动电路隔离技术。[1]由于 MOSFET 工作频率和输入阻抗高,易干扰,驱动电路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性能,实现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隔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电源电路对控制信号的干扰。
光耦合驱动可分为电磁隔离和光电隔离。脉冲变压器是一种电路简单可靠、电气隔离的电路,但对脉冲宽度有很大的限制。如果脉冲过宽,磁饱和效应可能会突然增加绕组的电流,甚至燃烧。如果脉冲太窄,驱动栅极关节中储存的能量可能不够。光电隔离 是利用光耦合器隔离控制信号电路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输出阻抗小,解决了栅极驱动源低阻抗的问题。但由于光耦合器响应速度慢,开关延迟时间长,限制了适应频率。
典型光耦内部电路图
光耦合是指可隔离交流或直流信号KCB EA。
由控制;电流传输比
输入输出与普通三极管相似电流传输比比三极管β小
可在线区域或开关状态下工作。驱动电路通常在开关状态下工作。
光耦特性:
光耦基本电路
参数设计简单
输出端需要隔离驱动电源
驱动功率有限
磁耦合-变压器隔离
单向脉冲变压器隔离电路由高频调制
磁耦合:用于传输较低频信号调制解调
磁耦合的特点
它可以传递信号和功率
频率越高体积越小适用于高频应用
双极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要求
驱动电流波形的最佳驱动特性
最佳驱动
打开时: 基极电流有快速上升沿和过冲加速开通,减小开通损耗;
导通期间:足够的基极电流,使晶体管任意负载饱和导通低导通损耗;
关断前调整基极电流,使晶体管处于临界饱和导通减小ts, 关断快
关断瞬时:
足够、反向基极电流迅速抽出基区剩余载流子,减小ts
;反偏截止电压,使迅速下降,减小if。
恒流驱动电路
恒定电路即基极电流恒定,功率管饱和导通。
恒流驱动优点:优点: 电路简单;
普通恒流驱动电路
恒流驱动缺点:轻载时深度饱和,关断时间长。
驱动电路实质
编辑 播报
驱动电路放电
1.驱动电压足够高,一般>10V;(减小RDS(on))
2.足够的瞬态驱动电流,快的上升沿; (加速开通)
3驱动电路内阻抗小。 加速开通)
1. 足够的瞬态驱动电流,快的下降沿; 加速关断)
2. 驱动电路内阻抗小。 加速关断)
3. 驱动加负压。 防止误导通)
LED驱动电源为什么要用恒流源?
LED灯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一些爱动手的朋友可能拆开过。你会发现它的主要结构包括LED灯板、散热外壳、驱动电源。灯板表面贴装的LED灯珠,是实际发光的部件。LED灯珠需要直流供电,必须把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才能供灯珠工作。这就需要驱动电源。。
原因:就要从LED灯珠的伏安特性说起。LED灯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普通二极管相似,都是指数曲线,也就是说当工作电压达到开启电压后LED灯珠开始有电流流过。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按指数规律上升。1)因为LED灯珠工作过程中会发热,若选用恒压电源供电,随着温度的上升,特性曲线左移,电流会进一步上升,温度会更高。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不利于工作状态的稳定,容易烧坏灯珠。
2)而选用恒流电源供电后,灯珠工作发热,特性曲线左移,因电流不变,灯珠承受的电压降低,实际功率下降,发热量降低,这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有利于工作状态的稳定。即使有一颗灯珠发生短路损坏,其他灯珠依然能正常工作。
led驱动电路的应用
编辑 播报
LED的应用离不开它所需要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驱动电路来获得良好而平稳的电流,使LED显示更加均匀、漂亮,满足各种场合的应用要求。 [3]
一是尽可能保持恒流特性,尤其在电源电压发生±15%的变动时,仍应能保持输出电流在±10%的范围内变动。二是驱动电路应保持较低的自身功耗,这样才能使LED 的系统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驱动须知
编辑 播报
LED在具体的使用时,要注意驱动电路的选用。
LED 驱动电路除了要满足安全要求外,另外的基本功能应有两个方面: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LED驱动电路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AC/ DC转换,能量来自交流电,二是DC/ DC转换,能量来自干电池、可充电电池、蓄电池等。
根据LED驱动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线性驱动电路和开关驱动电路。
电路组成
编辑 播报
在需要使用比较多的led产品时,如果将所有的LED串联,将需要LED驱动器输出较高的电压:如果将所有的LED并联,则需要LED驱动器输出较大的电流。将所有的LED串联或并联,不但限制着LED的严使用量,而且并联LED负载电流较大,驱动器的成本也会增加,解决办法是采用混联方式。串、并联的LED数量平均分配,这样,分配在一个LED串联支路上的电压相同,同一个串联支路中每个LED上的电流也基本相同,亮度一致,同时通过每个串联支路的电流也相近。 [1]
驱动电路
编辑 播报
引言
近年来,高亮度LED照明以高光效、长寿命、高可靠性和无污染等优点正在逐步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在一些应用中,希望在某些情况下可调节灯光的亮度,以便进一步节能和提供舒适的照明。常见的调光有双向可控硅调光、后沿调光、ON/OFF调光、遥控调光等。可控硅调光器在传统的白炽灯等调光照明应用已久,且不用改变接线,装置成本较低,各品牌可控硅调光器的性能和规格相差不大,但是其直接应用在LED驱动场合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调光原理
市面上大多数可控硅调光器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当交流电压加双向可控硅TRIAC两端时,由于Rt、Ct组成的RC充电电路有一个充电时间,电容上的电压是从0V开始充电的,并且TRIAC的驱动极串联有一个DIAC(双向触发二极管,一般是30V左右),因此TRIAC可靠截止。当Ct上的电压上升到30V时,DIAC触发导通,TRIAC可靠导通,此时TRIAC两端的电压瞬间变为零,Ct通过Rt迅速放电,当Ct电压跌落到30V以下时,DIAC截止,如果TRIAC通过的电流大于其维持电流则继续导通,如果低于其维持电流将会截止。电感L和电容C的作用是减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率,以抑制电磁干扰EMI问题。
图1
可控硅前沿调光器若直接用于控制普通的LED驱动器,LED灯会产生闪烁,更不能实现宽范围的调光控制。原因归结如下:
(1)可控硅的维持电流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可控硅调光器功率等级不同,维持电流一般是7~75mA(驱动电流则是7~100mA),导通后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必须要大于这个值才能继续导通,否则会自行关断。
(2)阻抗匹配问题。当可控硅导通后,可控硅和驱动电路的阻抗都发生变化,且驱动电路由于有差模滤波电容的存在,呈容性阻抗,与可控硅调光器存在阻抗匹配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电路时一般需要使用较小的差模滤波电容。
(3)冲击电流问题。由于可控硅前沿斩波使得输入电压可能一直处于峰值附近,输入滤波电容将承受大的冲击电流,同时还可能使得可控硅意外截止,导致可控硅不断重启,所以一般需要在驱动器输入端串接电阻来减小冲击。
(4)导通角较小时LED会出现闪烁。当可控硅导通角较小时,由于此时输入电压和电流均较小,导致维持电流不够或者芯片供电Vcc不够,电路停止工作,使LED产生闪烁。
可控电源
线性调光存在的问题,即人眼在低亮度情况下对光线的细微变化很敏感;而在较亮时,由于人眼视觉的饱和,光线较大的变化却不易被察觉。并提出了利用单片机编程来实现调光信号和调光输出的非线性关系(如指数、平方等关系)的方法,使得人眼感觉的调光是一个线性平稳过程。
文中设计的电路利用RC充放电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
图2是一种利用普通的脉宽调制PWM芯片结合外围电路来搭建可控硅调光的LED驱动电路框图。维持电流补偿电路通过检测R1端电压(即输入电流)来控制流过维持电流补偿电路的电流。当输入电流较小时,维持电流补偿电路上流过较大的电流;当输入电流较大时,维持电流补偿电路关断,维持电流补偿以恒流源的形式保证可控硅的维持电流。调光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RC充放电电路和增益电路。实验中选用一款旋钮行程和斩波角成正比的可控硅调光器,其最小导通角约为30°。
图2
根据图2中,RC充放电电路的输出经过增益电路后可得电流参考为:
式中k为增益,VC为RC充放电电路的输入电压,τ为RC的时间系数,θ为可控硅的导通角。
则在最小导通角对应的输出为零,即电路输出的最大值对应电流参考的最大值:
从式(1)和式(2)可得输出电流表达式如式(3)所示。
在斩波角为θ时,电路对应的输入功率为:
式中Vp为输入电压峰值,Rin为等效输入阻抗。
假设电路的变换效率为η,且电路的输出功率为PO=IO·UO,则可得到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如式(5)所示。
从式(5)可得电路的功率因数如式(6)所示。
实验及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设计一台基于反激变换器的可控硅调光LED驱动器,控制芯片为NCP1607;输入交流电压220V,最大输出功率为25W,最大输出电流为0.7A;以3串(每串10只0.8W的LED灯)相并联作为负载;RC时间系数选择0.5,增益为0.2。电路的实验波形和工作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图4
图4
图4a)、b)、c)为可控硅导通角为115°时阻抗匹配开关驱动电压VZ、输入电流Iin、输入电压Vin的波形,电路的输出电流为470mA,功率因数为0.78。从图中可看出,当可控硅导通瞬间,由于驱动器输入端有差模滤波电容导致输入电流有冲击电流尖峰,而当输入电流小于一定值时,阻抗匹配开关开通以保证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大于其维持电流。
图4d)为可控硅不同导通角对应的输出电流曲线,实际调试中可控硅导通角在150°之后就接近满载输出了。图4e)为可控硅在不同导通角下对应电路的cosφ曲线。
结语
本文分析了现有可控硅调光器用于LED驱动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人眼对光线反应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利用普通PWM芯片结合外围电路搭建的可控硅非线性调光LED驱动电路,分析了电路在调光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实验结果实现0~100%平稳无闪烁调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