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和电阻的乘积。 U=I×R
单位名称 | 伏特 | 安培 | 欧姆 |
单位符号 | V | A | Ω |
表示符号 | U | I | R |
1. 电压
我们对电压的感性理解来自生活。5号电池的电压是1.5V,墙上插座的电压是220V,这些不同的电压值实际上意味着电源使用多少压力区域来推动电流通过电路。电压的概念有点类似于水压:自来水管的压力越高,水龙头远;相反,如果水压很低,水流会变小,甚至很难从水管中流出。电压是指静电场或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常用单位为毫伏(mV)、伏(V)、千伏(kV)等等,常用的是【伏V】,换算关系如下:
1V = 103mV 1kV = 103V
2. 电流
将白炽灯连接到220V在电源上,灯泡会亮起,说明电流流过钨丝,产生光和热。电源的电势形成电压,然后产生电场力。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场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的强度。电流的常用单位由微安组成(μA)、毫安(mA)、安(A),常用的是安A】换算关系如下:
1mA =103μA 1A =103mA
3. 电阻
切割一段导线,可以看到导线内的铜芯和包裹在铜芯外的塑料皮肤。这两种不同的材料恰好是导体和绝缘体的代表。有些材料可以使自由电子顺利通过,称为导体。其他材料对电子有很强的约束力,电子很难通过。这种材料被称为绝缘体。基于特殊的原子结构,大多数金属都是导体,如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制造导线的好材料;同样是金属铁,导电性比铜差。也就是说,当同一电流从两种材料中流动时,铜对电子的阻力较小,而铁的阻力稍大。电阻是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力的物理量,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相同长度和截面积的铜的电阻小于铁。当电阻较大时,对电流的阻力较大,因此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电路中的电流。基于这些原理,电阻也可以通过分压和降压的常用单位。电阻也可以通过分压。(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关系如下:
1kΩ =103Ω 1MΩ =103kΩ = 10?Ω
参考:《迷人的8051单片机》 高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