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司友毓
一、电感
1.电感阻碍交变电流
当交变电流通过电感线圈时,由于电流始终在变化,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势,自感电势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因此,电感线圈会阻碍交变电流。我们以前学过,自感电势的大小与线圈的自感系数和电流变化的速度有关,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自感电势越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越大。XL表示,且XL=2πfL。感抗的大小由线圈的自感系数决定L以及交变电流的频率f共同决定。
2.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
(1)直流、阻塞交流,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流,因为恒定电流电流不变,不能引起自我感知现象,所以不阻碍恒定电流,交流电流随时变化,必须有自我感知电势阻碍电流变化,因此阻碍交流。
(2)对于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感应阻力越大,电流阻力越大。
(3)扼流圈:电感线圈由电感阻碍交变电流制成。
低频扼流圈:线圈绕在铁芯上,匝数多,自感系数大,电阻较小,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
高频扼流圈:匝数少,自感系数小;具有低频、阻高频的功能。
二、电容
1.为什么电容器能交流?
将交流电源连接到电容器的两个电极板上后,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荷聚集在电容器电极板上,在电路中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原电极板上聚集的电荷再次释放,在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充放电,电路中有电流,似乎交流通过电容器,但实际上自由电荷不通过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
2.电容器是如何阻碍交变电流的?
众所周知,恒定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器,因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当接收到交流电源时,电源将导线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到某个方向,并充放电电容器。在此过程中,由于电荷积累(或减少),电容器两极板产生电势,从而抵抗电荷的持续运动,从而形成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
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即,电容器越大,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越小,容抗越小。
3.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1)用于通交流、隔直流的电容器称为隔直电容器,其电容一般较大,常串联在两级电路之间,使电流中的交流成分通过。
(2)通过高频和低频阻力。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个设备输出的交流通常包括高频组件和低频组件。如果在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个电容器,则只能将低频组件的交流信号输送到下一级设备。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区别
电阻、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电阻对所有电流都有相同的阻碍作用,其结果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感线圈(其内阻不计)与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和频率有关,导致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要认为电感线圈L电容器总是通直流阻交流C要考虑交变电流的频率,认真检查电感和电容的适用条件,始终通交流,隔直流。
编辑:郭美玲刘成胜
from: http://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others/zt100127/xf/gz/wl/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