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式
GS0512
可以看出,为了提高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有必要增加共模负
馈电阻
Re
,但增大
Re
会增加其直流压降,保持适当的静态工作点,
EE
就要增大很
多显然是不经济的。
恒流电路具有输出电阻高、直流压降小的特点,
用恒流源电路代替图
Z0502
电路
中的
Re
,就可在
EE
共模抑制比不高。
Z0506
(
a
)就是一个带
差动放大电路有恒流源,图(
b
)它的简化表示。
图中,
T3
是恒流管,
R1
、
R2
、
D
它的偏置元件,
Re
提高恒流源电阻的负反馈电阻
道路输出电阻。由于偏置电路是肯定的,
IB3
随之确定,
IC3=IB3
,也就确定(
T3
管工作在
放大区)当
UCE3
因为
IC3
几乎不变,等效交流电阻会很高,保证
T3
工作在
放大区所需
UCE3
不高,一般只要
UCE31V
即可。
静态分析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时,应从恒流源电路入手,首先确定
IC3
,进而可确
定出
IC1=IC2=IC3/2
及
UC1=UC2=EC-IC1RC
(对地)
等。
关于差模放大倍数,
共模放大
倍数和共模抑制比的计算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仅用恒流源的输出电阻代替
Re
。
例题
0502
图
Z0507
是集成电路的输入级原理电路。已知三极管均为
100
,三极管的
UBE
二极管压降
UD
均为
0.7V
,
Rc=7.75k
,
RL=11.2k
,
Rb1=1.5k
,
Rb2=3.2k
,
Re
=2.2k
,
EC=EE=6V
(
1
)估算静态工作点
Q
;
(
2
)估计差模放大倍数;
(
3
)估计差模输入电阻
rid
和差模输出
电阻
ro
。
解:
(
1
)若忽略
T3
管道的基极电流通过
Rb1
的电流为:
流过
T3
管道发射极的电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