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 Ui和Ii向量比(用极坐标表达式)
Ui是输入电压 ,U0是输出电压 , Ii是输入电流
1.IB的求法和Uce电路电压法用于求法,三极管处有三个电压 ,Uce,Ucb,Ube
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是指只有直流电Ucc在工作时,应结合电容器(隔离交通)的特的特性进行分析
背下微变等效电路输入电阻求法
Ie指发射极电流
一般我们话微变等效电路的时候都会忽略输出电阻rce不画,最终画出的微变等效电路与上图右侧一致
Ps:以上B改为β
第三步:画微变等效电路时的顺序:
1.从原电路图的左侧开始,即从es开始画
2.因为我们把Ucc此时,为0Ucc相当于被挪到接地线
而我们的Rb又是和Ucc所以综上所述Rb连接方法如图所示
3.接下来,我们将在电路图中画出三极管的表示
这是三极管在电路中的表示,rbe是输入电阻
4.然后到Rc表示在电路图中
Rc和Rb处理方法一致,因为都和Ucc相连,且Ucc零后相当于Ucc所以Rc连接方法如图所示
5.Rl由于C2通交,所以Rl电阻相当于正常并联,直接在微变等效电路图右侧绘制 和Rc并联的位置就行
1.Ui指输入电压
2.注意上述用途是向量解决的
3.重要公式: Ic = βIb
4.输入输出的向量反向差为180°,因此,如果要求电压放大倍数,我们需要添加负号
5.输入电阻是ri这是我们需要求的,求解的方式如上图所示(ps:本解决方法仅适用于当前电路图,不适用于其他电路图
6.Aus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电压源有内阻,这种内阻起到分压的作用。解决方法是上下乘一个ui,然后可以记住这个结果,Rs输入电压源的内阻
7.Ui是Rbe分支的电压
1.上面那个Vb其实Ub,求的是B(基极)电位 --- 电压从接地线上升
2.Ie求法采用电路电压定理,Ub即等于B(基极)电位也等于负载Rb2的电压值,然后电路电压定理必须用电压值计算。
3.近似求解时,因为Ib很小,所以我们可以Ib忽略不计,此时则有 Ic = Ib替换可以通过此替换改变真实情况获得近似解
4.Ce这个电容称为旁路电容
1.在无旁路电容的动态分析中,最大的区别是三极管的绘画方法在微变等效电路图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区别是三极管串联电阻Re
2.e指的是发射极,b是基极,c是集电极
3.正是由于上述变化,ui求法也发生了变化
4.r' 是 Rbe和Re总电阻的阻值
5.上面的求r时分母那里的黑块是b,分母的总体意思是电流 Ib
6.输出电压Ui 是Rbe所在支路分得的电压
1.射极输出器的特点:首先没有Rc而保留了Re,且Re取代了位置RL的位置,而RL电阻变成和Re并联,与旁路电容串联。
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1.u0和ui的向量方向是同向的,所以不需要加负号了
2.Au计算值约为0.9几的值
3.这里的 r' 是rbe,re,rl抽象成三个电阻的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如图所示。注意计算时只需除以Ib,不用管Ie
4.输出电阻求法如下图所示
Rs'求法如图
Rs是输入电源的内阻
Rb与基极在同一电路中的电阻
Re是在发射极的电阻
// 这个符号的意思是让我们并联电阻 ,如A = B // C = 1/B 1/C
输入电阻是Ro,输出电阻是Ri
微变等效电路图:
1.分为两侧,一侧为三极管左侧,另一侧为三极管右侧。三级管所在的支路属于三极管右侧
2.当输入电压不是用电压源符号代表的,而是用上述开路形式代表的时候,我们在画微变等效电路图的时候也会用上图的开路电压代表。
3.求静态工作点是让我们求静态工作点 Ib , Ic和Uce。 ---
注意Ib,Ii和Ic电流位置和方向,Ib在rbe在支路上,Ii与输入电压在同一支路上,Ic与四边形在同一支路上;Ib和Ii电流方向相同,从输入电压正极向前,Ic电流方向和Ib相反
节点电流法也可用于三极管: Ie = Ib Ic
Ube指基极到发射极的电压
如果标题给出开路电压,我们在绘制微变等效电路图时也必须以开路电压的形式表示,如上图所示
ps:在微变等效电路图中,最终所有线路都将与接地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