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微软之走向死亡

原文出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itinfo/1/137633.shtml

我很喜欢MS公司一直在使用VS发展火星人,也尊重盖茨基金会的运作,期待MS未来有人能扭转局面,不要让这篇文章的标题变成预言。

请注意作者第二部分提到的人说, IBM的今天, 是微软的明天; 今天微软, 明天是古狗; 今天的古狗, 是FACEBOOK的明天.文章中真正有趣的内容实际上是一千年前写的。原文如下:

呜呜!灭六国的六国也不是秦是秦也。秦也是一个民族,不是世界。哀悼!让六国各爱其人,就足以拒秦;让秦复爱六国的人,把三世交给万世为君,谁得了就灭。秦人不知所措,后人哀悼;后人哀悼而不鉴之,也让后人哀悼后人。

虽然这篇文章已经写了1000年了,但现在已经是2012年7月4日了,位于中国四川什么地方*在公司和国家,一切都在重演。

原文如下:

(1)微软现在内外困, 大厦将倾, 摇摇欲坠. 但万足虫, 死而未僵, 再撑几年也不成问题, 甚至昙花一现, 也有可能回光反射. 借句股市的话, 目前抵抗力最小的方向是向下.目前微软就像一盘肥肉, 旧敌(IBM, ORACLE)未除, 新敌来势凶猛, 贪婪地贪婪地吞下微软,为了快速.假如打一个比方, 微软与GOOGLE之战, 就像国军对共军的内战. 1947年初,国军被迫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 虽然, 还有赢得延安的大捷, 天时地利人和全无微软, 已经是必败之势了.微软内部, 各部门争风吃醋, 争权夺利, 彼此下黑手, 那是平常事. 当年蒋军人自保, 看看友军被围, 不仅不救, 相反,抚掌大笑, 惊人的类似.而且微软投敌人很重. 高级将领投敌屡屡发生. GOOGLE语音识别, 从无到有, 从有到领先, 总共不到两年, 若微软没有叛将, 即使是做梦也不要去想. (2)人说, IBM的今天, 是微软的明天; 今天微软, 明天是古狗; 今天的古狗, 是FACEBOOK的明天.IBM, 微软, 古狗和脸书, 是四代IT公司的代表. 前三者都经历过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都有辉煌的时刻. 而脸书,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公司.现在校园童谣是这么说的, 顶尖学校的顶尖学生, 去脸书; 顶尖学校的二流学生, 去古狗或苹果; 顶尖学校的三流学生或二流学校的顶尖学生, 去YAHOO或AMAZON; YAHOO或AMAZON不要的学生, 去微软; 被上述公司辞退准备退休的人, 去IBM. 梨叔说过, 21世纪, 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人才流动方向, 代表了公司的走势. 微软挖不到人才, 留不住人才, 已经到了震耳欲聋的地步. 从成立到现在, 微软已经经历了近40年. 最近十年, 股票只跌不涨, 苦日子一眼看不见头. 就像早生华发的中年人, 脸上写满了人生沧桑. 几年前盖瓷无奈退休. 五十岁的人, 看起来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 辛苦, 只有他知道. 天时已过, 幸运女神不再垂青, 花开花落, 人力有穷. 假如你问爆沫(现在微软总裁), 你最想看到么? 他肯定说, 微软就像苹果, 第二春重新焕发. 假如你问他, 你最害怕看到什么? 他一定告诉你, 微软象NOVELL一样, 淡出市场, 成为其他公司PET. 当然, 爆沫宁愿看到微软破产关门, 如果太阳如果太阳,微软也不会被允许(SUN)公司那样, 被低贱吞并. 我进微软好几年了, 正好避开了它最辉煌的时刻。. 从希望到失望到失望到绝望到冷漠的过程, 见证了微软帝国的衰落. 真的很幸运. 尽管许多人预料到微软的下坡路, 但对其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指责盖瓷大方向错误, 有些人认为爆发性技术会走向市场. 我不同意这些观点. 我觉得, 主要原因如下: 1. 奖罚可笑, 人心涣散. 2. 用人失当, 上行下效. 3. 任人唯亲, 勾心斗角. 4. 大方向 vs. 小方向. 5. 山头林立, 合作困难. 6. 领导力差, 无法贯彻. 7. 政策多变, 大失人心. (3) 在具体谈微软之前, 先说微软的优点. 我工作了这么多年, 去过的公司用手数不过来. 微软是我最喜欢的公司. 确实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地方. 根据我的观察, 微软有以下优点: 1. 许多员工热爱公司, 甚至到了盲目的程度. 很多人从工作开始, 微软是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公司. 从这些人的眼睛里, 微软的问题很小, 优点很大. 像我这样的外来户的观点完全不同. 如果你问他们微软的优势是什么, 他们的回答往往令人惊讶. 因为他们从公司的角度来回答, 而不是从员工的角度看问题. 2. 以员工为人, 民主气氛很高. 说起来, 公司是个独裁的地方. 经理都是任命的, 而非民选. 只有股东选择董事, 也与员工无关 (大股东一般是基金). 实话说, 我去过的公司, 无论大小, 微软是最民主的. 最重要的证明有四种: A. 微软有所谓的微软调查. 每年一次. 让员工匿名自愿参与. 一般发生在三月, 跟年中REVIEW同时发生. 对官员来说,微软的调查非常重要, 因为这是他们的REVIEW直接接触, 对他们未来的官方方向有重大影响. 当然, 这是为中低级官员准备的. 对高级官员, 规则是可以被扭曲的. 因为公司一再强调这是匿名的, 因此,相对而言, 员工更安全, 答案也比较大胆. 为了防止官员猜出是哪个手下说了坏话, 还采取了一些措施, 例如, 少于一定数量的官员, 他们到他们的数据. B. 微软有个MANAGER FEEDBACK. 原来是一年两次. 由于官员的强烈呼声, 现在改成一次. 八九月, 跟年底REVIEW同时发生. 这个FEEDBACK 对官员的仕途也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不仅仅是匿名, 官员不能直接看到Feed back, 除非与顶头上司勾结. C. 微软民工造反, 成功率相对较高. 我在其他公司的时候, 不管下属有多不满, 只要上级没有不满, 最终的结果也是官员地位稳定, 下属继续耐心. 在微软, 如果官员的直接下属可以联合起来, 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满, 官员的地位有点不稳定. 中低级官员中, 如果直接下级纷纷离去, 然后官员可能会失去领导地位. 当然, 叛逆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绝对数还是不大, 但是像我这样的外来户感到惊讶. D. 公司不反对, 甚至鼓励员工换组. 这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方. 这是微软的基本想法, 假如你不喜欢你目前的工作, 与其让你跳到其他公司, 最好去其他组, 这样公司就能留住你. 这是留住人才的巨大措施.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官, 特别是中低级官僚的权力. 微软不仅相对民主, 以及信息的流动, 比其他公司透明多了, 到了惊人的程度. 一般公司, 对信息, 采取的都是"NEED KNOW" 策略. 假如你不需要知道, 你肯定不知道. 独裁社会, 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 是权力的化身. 微软, 首先是整个公司ORG结构, 是很透明的. 即使是新公司的毕业生, 你也可以找到谁是某人的老板. 有多少空位等等. 这在许多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 你的老板明年要做什么, 什么是优先级? 也很清楚, 黑字白底, 网上可查的. 很多其他公司都把你当牛, 你需要去哪里, 你事先不知道, 鞭子响处你才了解. 最令人惊讶的是, 微软对每个人的具体水平可以从TITLE猜出一个范围. 中低级奖金比例, 股票比例, 都堂而皇之, 写在人力资源部网页上. 中低级工资范围, 几乎完全透明. 在其他公司, 完全难以想象. 微软还有一点, 其它公司比不上, 是办公室的分配. 以前, 每一位正式员工, 一个人一个办公室. 门一关, 是你自己的世界, 别人的眼睛, 包括老板的眼睛不能进来. 现在一些部门已经开始享受了CUBICLE的待遇了, 但也有一些部分, 继续有独门OFFICE的特权. 而OFFICE中, 临窗不临窗有区别. 分配, 其实是按照微软的工龄来的。. 刚进去的时候, 在角落里看到一个大办公室, 两面是窗, 不由肃然起敬. 后来发现, 这哥哥只是个打杂的, 进入公司稍久. 3. 员工更有想法, 敢说, 由于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 当民工的, 胆子大一点. 因为顶撞, 当场被当官解雇, 在微软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在其他公司很常见. 来微软的时候, 参加新员工培训.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加入微软时, 很多人说他们很兴奋能和世界上最聪明的员工一起工作. 后来在训练中, 我经常听到别人这么说. 虽然有些人属于老奸巨滑, 满嘴是正确的政治言论, 但大多数人似乎都是真这么想的. 实在说, 我不觉得微软的人有多聪明. 总体感觉, 我工作过的公司大概是中游偏上的. 在其他公司, 我还遇到了一些让我钦佩的牛人. 在微软, 牛人也有, 但令人钦佩的曲指可数. 熟悉产品的人,更是少到可怜. 这也许跟微软不重视CONSULTANT有关. 平心而论, 微软职工的平均水平, 恐怕也就刚到B的水准.    其他公司, 你能看见的是每一个小组都有个小牛, 每个大组都有个中牛. 在微软, 很多组里是一群猪, 牛毛也没半个. 当然也有组里, 全是小牛. 但微软的中牛和领导型的大牛严重缺乏, 所以盲人走夜路的情况比比皆是.      (4)    说完了对老帮菜的好处, 接着说对小年轻的好处.    1. 微软的图书馆相当不错. 十分方便而且种类巨多.    买微软出版社的书, 只需要付点象征意义的钱, 就可以把大部头扛回家. 如果你是个书虫, 学习狂, 努力上进青年, 老得闲得发慌, 想去欧洲但打算先做点语言方面的准备工作, 都可以免费获得.    2. 同样, 微软的各种培训特多. 学英文, 学中文, 学日文, 学数据库, 学写作, 应有尽有. 很多不需要任何批准, 报名就去, 完全免费.    3. 微软的软件众多, 公司里用都是免费, 自己用也很便宜.    4. 微软的工作机会种类很多. 当你干IE厌烦了, 你可以去干点OFFICE. WORD 写腻了, 可以去玩点XBOX的游戏. 不需要换公司, 工作年限继续增长.    5. 微软不怎么管你上班下班的时间. 你在办公室, 门一关, 上网读中文, 下下棋, 打打牌, 没人管你. 你的活能交差就行.    6. 几乎每座楼都有乒乓球桌, 台球桌, XBOX 360, WII, 游戏机等各种休闲设施. 你尽管放松好了.    7.微软的所有验证, 对职工都是免费的. 有人一口气考了七十几个微软验证. 将来出去当CONSULTANT, 挣钱还是很多的.    8. 微软的资历, 目前来说, 还是管用的. 简历上一写, 对进其它公司, 特别是古狗之类, 帮助还是很大的.    有人说了, 你怎么不提医疗保险, 免费饮料, 免费PRO CLUB MEMBERSHIP 等等众多好处. 我想, 这些都不是主要吸引人的地方. 微软的医疗保险虽然比绝大多数美国公司的都好, 但比加拿大公司也差不多. 而且这些都是钱能买来的. 谈到钱, 大头是工资奖金股票, 这些都是小头, 没什么了不起的. 况且, 说不定将来的某天就消失不见了.    说到微软的衰落, 我主要是侧重管理上的问题. 市场战略上, 的确也有问题. 主要体现在墨守成规, 企图一招吃遍天下等等. 不过, 我感觉, 管理上的问题导致了这些问题. 所以管理是因, 其他是果.    下面呢, 就具体讲讲各种问题.    1. 奖罚可笑, 人心涣散.    我加入微软的时候, 每年两次REVIEW, 按五分制计算. 虽然理论上最高分是5, 但真正能拿到的凤毛麟角. 4.5 分就很罕见了. 在一般的组里, 4分就是最高分了.    在低分方面, 2.5 分是最低分, 属于准备解雇的前奏. 拿2.5分的也不多, 比拿4.5分的可能略多一点.    这样的话, 其实只有三档: 4分, 3.5分和3分. 大概按照25%, 35% 和 35% 的分配比例. 三分属于不及格, 惩罚也很严厉. 在奖金和股票中, 一项是空缺.    35%的比例意味着, 整个部门,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被打成右派. 这对民工的压力是巨大的, 对经理们来说, 压力也很大. 每年的REVIEW, 都是DRAMA上演的时候, 打得是不可开交.    不是说笑话, 每年被这个3分逼傻, 逼疯, 逼退的人真是不少.    当微软是顶点和接近顶点的时候, 3分就是最大的惩罚. 因为奖励带来的是股票, 而股票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没有奖励就意味着痛入骨髓的惩罚. 因此, 绝大多数人为了避免惩罚而狂热加班. 他们的梦想是三年或者五年后的退休生活.    等到我进入微软的时候, 狂热加班的热潮正在急速降温中. 有人问到, 我拼命干了一年, 拿到一个STAR AWARD, 2000股的股票OPTION, 结果总钱数相当于0, 有什么意义么?    过了几年, 新任HR的头经过跟爆沫的斗争, 达成了妥协. 微软开始按照两种曲线来套中低级职工. 一种是跟股票挂钩的, 20%, 70%和10%. 另一种是跟奖金挂钩的, 35%, 60%和5%. 由于右派比例的大幅度减少, 在一定意义上, 减轻了矛盾.    接着来的措施是公开大家的级别. 高级职工被称为PARTNER. 以前也叫PARTNER, 但并不公开. 现在则明确在TITLE里了. 中级职工是PRINCIPAL. 低级职工是SENIOR 或更低.    公开的本意我不是非常了解. 我猜可能是为了证明, 不当经理, 只走技术路线, 也能升入中高层. 但真正的结果是很深远的. 因为大家可以明确地看见, 所谓的ACCOUNTABILITY 完全是个笑话.    本来么, 坐在角落里的一不老的老头, 每天无所事事. 最重要的工作是当别人加班的时候, 给大家定饭. 大家原来以为他只不过进公司早, 所以混到好的办公室里. 可一看他的TITLE, PARTNER DEVELOPER. 掐指一算, 哥们每年至少百八十万的挣, 可又实在是要本事没本事, 要成绩没成绩, 凭什么呀?    再有一人, 着名的卡煤毕业. 进公司五年, 每年工作3000小时以上. 本来以为自己升入SENIOR, 还十分骄傲. 突然来了一个胸大人笨的女人, 一进来就是中级职称. 发现屁股坐得生疼, 还不如长个大胸, 顿时气馁.    这些还算是小事, 大问题更多.       (5)    说到ACCOUNTABILITY, 所有的微软民工们都经历过或至少听说过某些经理, 没技术能力, 没有管理能力, 对产品一无所知, 对人MEAN, 可是该升就升, 产品玩蛋了, 换个地方继续当官. 至少的, 也能去个舒服的地方享受两年, 然后东山再起.    具体的, 先从高层看起.    微软老印中混的地位最高的, 傻气牙, 官居搜索的资深副总裁. 老傻当年在某部门当VP, 除了提拔了一群老印到中高级职位上来, 狗P也没干. 该部门是当年爆沫为了照顾老同学发财, 花了一大笔冤枉钱买来的. 老同学干了两年退休去变政治家去了, 留下的摊子就让老傻管了. 老傻无为而治, 销售毫无增长. 本来还准备跟SIEBLE竞争一下, 现在基本就属于市场弃儿的那种. 有意思的是, 老傻很不得人心也就算了, 在老印中, 对他的骂声也很高. MS POLL 得分低得可怜.    可老傻的舔臀功, 那是超一流呀. 爆沫被舔得舒服之余, 提拔老傻当了资深VP. 幸亏爆沫还有点脑子, 在KEVIN 去离开公司后, 从YAHOO挖了个陆奇来当搜索的总裁. 如果继续提拔老傻当总裁, 微软跟GOOGLE在搜索的竞争, 可以说是输得裤子都没了, 永无翻身的日子了. 现在老陆跟老傻的斗争呢, 就很耐人寻味了.    再看当年的WIN FS. 这是VISTA失败的主要原因. 本身呢, 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 盖瓷倒是不错, 下了罪己诏, 过段时间就退位了. 可干WIN FS的那群人呢, 官升得比谁都高.    WINDOWS MOBILE 可以说是大笑话了. 比别的公司开发得早, 比所有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都差. 大家该升官升官, 该得奖得奖. 直到去年, 爆沫有被逼宫的危险的情况下, 把EXCHANGE的VP换了过来, 一切推倒重做. 上个星期 SERIES 7 接近完工, 能不能有转机, 就看这回了.    MSN呢, 人送外号"升官发财站". REVENUE跌跌不休, 赔钱越赔越多. 可招人呢, 什么高中没毕业的, 去面试合同工没通过的, 学中国历史的选修了门JAVA课的, 修车修腻了想捣鼓下电脑的, 一古脑, 全收下了. 为什么? 管的人多了, 就可以升官了么. WINDOWS 的一个小组长, 十年没升了, 去MSN半年, 连跳两大行政级, 成DIRECTOR回来管他以前的老板了. 别的地方, 平均两三年升一工资级. MSN呢, 一年升三级的屡见不鲜. 看得大家眼红之出血.    MSN的人名声极臭. 反正我所在的部门是从来不招MSN的人的. 所以虽然眼红, 顾虑面子的, 害怕对将来CAREER不利的人都没去, 去的基本是混不下去的, 不要脸的, 被钱逼得要抢银行的.    还有很多的部门, 五年十年了, 什么产品也没做出来, 大家依然逍遥自在. RESET十几次了, 人还是同样的那群人, 级别都高了不少了. 号称是盖瓷最关心的两大部门, 医疗和教育. 几十个亿砸进去了, 别说微软外部的, 就是微软内部的, 听说过他们的又有多少呢?    这些都罢了. 最叫绝的是IT部门. 很多人知道, 微软大概有九万人左右. 可其中的一半, 四万多人都在IT部门, 这一点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这是个非常令人吃惊的数字. 微软的IT, 虽然也承担一些对外的支持工作, 但跟IBM或HP那是没法比. 四万还只是正式工的建制, 合同工恐怕至少还有个四五万.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 答案只有一个, 效率极其低下. 看一眼他们的ORG CHART, 能让人立即晕倒.    民工-> LEAD -> 大 LEAD -> MANAGER -> SENIOR MANAGER -> GROUP MANAGER -> DIRECTOR -> DIRECTOR -> SENIOR DIRECTOR -> GM -> GM -> GM -> VP -> VP -> SVP -> SVP -> PRESIDENT -> BALMER (CEO)    每个 LEAD, 一周一次会. 每个MANAGER, 两周一次会. 每个DIRECTOR 到GM, 每月一次会.    我跟IT的若干个部门打了数年交道. 他们DEV, TEST, PM, SUPPORT 等各类人马俱全. 我可以说, 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涯中, 从来没见过水平如此之低的队伍. 一个连按CTRL-ALT-DEL去改密码都不会的高级技术人员, 从20岁进微软到升到SENIOR DIRECTOR, 只用了两年差一个月的时间, 这还包括了三个月的合同期. 看看这些人, 你不禁想, 干活和技术能力, 有个鸟用?    拍案叫绝的事情多得数不过来. 当年被GATES亲自接见, REVIEW拿了罕见之罕见的5分的职工, 两年不到, 因为表现不佳被开除. 还有在一个组里, 连续多年拿UNDER PERFORM的人换了个组, 突然就神勇到连续拿TOP 20% AWARD. HR里, 统计这样的情况非常容易, 可就是没人理睬. 同一个人, 在两个经理下的的完全不同的极端的表现, 不是一个经理太MEAN, 就是另一个经理太偏爱, 或者两者皆有. 总要有人承担责任吧? 从来没有.     (6)    2. 用人失当, 上行下效.      YAHOO的杨致远, 恐怕在很长时间内都会被人时不时地提起. 倒不是说他创建YAHOO的伟大(的确也很了不得, 但跟他差不多或更强的人也有), 主要是他在微软收购YAHOO的事情上表现出来的EGO 大于BUSINESS, 拿别人当凯子, 自己却成了傻子的典范.      爆沫大概事后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侥幸逃脱了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命运. 微软要买YAHOO, 当时全公司有点脑子的都有一种公司马上就灭亡的感觉. 除了GOOGLE装模作样表示反对外, 几乎所有微软的竞争对手都在幸灾乐祸地看好戏.    WALL STREET上, 除了GOLDMAN的那位女ANALYST在上窜下跳以外, 大家不是沉默, 就是在预测微软的悲惨命运. 而GOLDMAN的那位女士, 是出"微软应该拿出所有的现金, 再贷款200亿美元来回购股票, 从而把微软股票拉到$40" 这种馊点子的主. 无它, 她如果因此能为GS拉来大生意, 自己的口袋也就鼓起来了.      Kevin Johnson, 当时的Platform & Services Division (PSD) 的总裁, 换句话说, 就是管WINDOWS 和 ONLINE 的老大, 没本事自己增长SEARCH 的市场占有率, 在自己的COMMITMENT里公开表示要在2008年把SEARCH 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 30%. 换句话说, 他是铁了心了要买YAHOO, 不买就下台.    人虽然蠢了点, 但还算是有点自尊心. 不久, KJ就逃去JUNIPER 做CEO去了.      没进微软的时候, 总是奇怪为什么很少见微软买大公司. 进了微软后, 发现所谓的"微软只买人才, 只买技术, 不买客户, 不买市场占有率"的解释完全是瞎扯. 根本原因是, 微软不懂得怎么去买公司. 看看ORACLE, 在买公司方面, 比微软的眼光和手段是强了若干个数量级. 讨价还价, 强行收购, 或软或硬, 从容不迫.      看看微软买公司的例子. 买GREAT PLAIN, 是爆沫为了让老同学发财. 既无人才, 也无技术. 只有一些烂到极点的产品和当冤大头的客户. 鲜明对比的是ORACLE买PEOPLE SOFT 和SIEBEL. 同样的市场, ORACLE买的那叫一个值. 微软买的那是一个蠢.      买 aQuantive, 只有鬼知道到底赔了多少钱进去. 我看那六十亿美元基本跟扔水里去没什么两样. 对比GOOGLE 买DOUBLE CLICK, 钱少货好, 微软又蠢到家了.      去看看微软在自己网页上宣布的从1994年以来的公司收购. 100+公司收购, 还有点价值的, OLAP from panorama, Hotmail, ACCESS, VISIO, GROOVE, WINTERNALS, TELLME和FAST. 成功率连10%都不到.      这些, 还算是比较大的收购. 买很小的公司, 花掉的冤枉钱就更没数了.      为什么微软收购的效果这么差? 是爆沫的问题么? 当然不全是. 用人不当是个大问题. 很多收购, 都是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比如说不买, 或者买另一家), 为了照顾老朋友, 老同学, 老战友发财而进行的. 爆沫在这里起了个很坏的榜样.      说了买到的公司, 没买到的呢?      没买YAHOO, 在一定意义上免除了微软的立即崩溃, 这是大好事(对股东和员工).      没买GOOGLE, 可以说是别人的幸福, 微软的悲哀. 说当年微软企图拍出二十亿美元买GOOGLE. 可GOOGLE要价30亿元. 盖瓷招来李开复和他当时的老板询问. 李开复拍胸口说, 二十亿美元足够微软自建一个比GOOGLE强很多的部门了.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见了.    开复同学本着 "打不过人家就加入人家"的原则叛逃到GOOGLE. 投名状让他在GOOGLE 中国逍遥了几年, 混了个青年导师的头衔. 然后就在GOOGLE中国快出事的前夜, 逃出来自立门户了. 开复同学的职业道德很有点问题. 至少不是洁白无暇. 他现在搞的那东西, 十中有十, 就是浪费别人的钱让他再糊弄段时间.      说到收购, 买GROOVE是个特例. 买GROOVE的动机只有一个, 请RAY OZZIE. GROOVE本身是个烂东西, 除了DEMO好看, 完全没法用, 也根本没人用. 后来划到OFFICE, 结果因为烂, 开发经理和程序管理经理被双开(开除的开). RAY OZZIE 来了后, 顶了盖瓷的位置. 他也许有点本领, 但好象什么也没做. 搞了个CLOUD COMPUTING, 现在划走给别人了. 谣言说, 他也许很快就离开微软了.      OZZIE先生是个很好的经理. 很照顾手下. GROOVE来的人中, 好几个给了TECHNICAL FELLOW 或DISTINGUISHED ENGINNER的TITLE. 这两个是搞技术的顶尖TITLE, 前者应该是公司范围的大牛, 后者是大部门的中牛. 可惜的是, 这几个人都藏在牛圈里, 不知道是真牛还是假牛.      OZZIE厉害的地方还有, 他的亲弟弟居然在他手下当GENERAL MANAGER. 我在其他公司的时候, 这种事情是不能想象的. 大多数公司是明文禁止的. 我也懒得翻看微软的手册, 不过, 内举不避亲, 也不能搞成上下级关系吧?      微软里, 兄弟, 姐妹, 兄妹, 姐弟, 夫妻, 父子都为公司打工的很多. 老中里, 夫妻尤其多. 但绝大多数不在一个部门里. 不过有OZZIE的例子, 很多地方被家族势力给把持了. 这么搞下去, 离封建也不远了.      谈到具体的用人, 我数了数, 自从我加入微软以来, 大概总共收到过六十几封EMAIL, 说某某人STEP UP (被提升的美化说法). 这其中, 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 我不了解情况. 有三分之一, 大家的反应是, 哇, 这厮居然被提官了? 有没有搞错? 大概只有六分之一, 大家的反应是, WELL DESERVED.      至于前脚被提, 后脚就被撵走的事情也是屡有发生.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HR 是无动于衷.      我在某人的办公室门上看见这么一个标语: Re-org is a part of life.      微软Re-org 之多之频繁, 外人难以想象. 大头一换, 必然Re-org. 一朝天子一朝臣固然是根本原因之一, 没本事干别的, Re-org一下至少也算是个功劳, 对上面可以说是建设了革命队伍.     (7)    暂停了几天. 主要原因是老婆大人英明地指出, 写这些没用的做什么, 有时间可以整点GPHONE APP 挣点零花钱么.      思想斗争了两天, 觉得思考的东西还需要写下来, 无论有价值没价值. GPHONE的JAVA是墩子的领域, 咱不好伸手, 所以我们继续.      再回到用人的角度, 有人尖锐地指出, 好的工程师不一定能做好的领导. 这一点我完全同意. 接下来, 好的工程师贡献不一定比不懂技术的官僚大. 这一点我有限度地同意.      我刚进微软的时候, 顶头上司很亲切地教导我说, 你以后尽可能地少干活, 多嚷嚷. 我有点不解. 领导点拨到, 少干活, 错误少. 多嚷嚷, 功劳大. 我茅塞顿开.      所以说, 我的领导是个好领导. 因为他在乎他自己. 而正因为他在乎他自己, 所以他把他的秘诀传授给我, 对他自己也帮助很大.      可在微软, 这种好领导非常难碰到. 我属于有福的人类. 你经常能看到的是愚蠢的领导. 他们抢着牺牲自己手下人, 让他们干得比牛多, 吃得比猫少. 不过, 这些领导还不算有害的领导.      最可恨的是心理变态, 生活的唯一目的是折磨他人的领导. 这些人, 上面也没背景, 自己本事也有限, 上不去了, 生活也失去了盼头. 所以他们或者成为公司的蛀虫, 去中国一次, 飞机票花个一万美元, 吃顿能报销的饭, 一定要吃150美元一份的的10盎司的牛排, 或者成为变态, 或者两者兼顾. 变态的故事太多了, 说几天也说不完.      举个有名的例子. KEVIN 吐纳(公司的COO, 以号称用管理WALMART的方式来管理微软而着名, 属于混吃等死之辈) 当年手下一个CTO. 这老兄来自通用电器, 一辈子在大公司瞎混, 算是混到了顶点. 他跑微软来以后, 宣布几大方针. 一是要加强对DEV和TEST的斗争, 二是要准备OUTSOURCE 70%的SUPPORT工作. 他的COMMITMENT里这么一写, 手下人按照公司政策, 必须ALIGN. 所以很有趣地事情就发生了. 几乎所有的MANAGER, COMMITMENT里都加入了要OUTSOURCE 70%这一条. 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给手下人解释, 是要裁员呢, 还是准备把印度的清洁工人都招进微软做SUPPORT.      这CTO自己呢, 看清了形势, 自己上面几座佛爷都很稳固, 所以向上爬希望渺茫. 既然职场无力开拓, 就只好情场大显身手. 把手下一个女GENERAL MANAGER给提成了VP, 同时变成了自己的情妇. 为了幽会方便, 明明两人办公室只有十步之遥, 开会偏要去OREGAN的HYATT旅馆, 而且就他们两人. 最后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 被KEVIN挥泪给开了.      3. 任人唯亲, 勾心斗角.      微软有个五湖四海政策. 很多培训都强调这一点, 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不过执行起来, 就很难讲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大家都知道的是, 一个部门, 如果高级领导被换成是个印度人, 一年下来, 领导层的一半以上就会被染黑, 都是印度人的天下了. 中国人在这方面就比较顾忌一些. 某些中国领导要特意表现地对中国人严厉一些, 免得被人告状.      微软里, 印度版块最集中的, 是ONLINE和MBS, 这两个地方是傻气牙曾经和现在战斗过的地方, 所以, 不让人惊讶. 俄罗斯人呢, 则很多集中在SQL部门. 他们数学学得好, 做算法是能手, 所以也是预料之中的. 中国人呢, 主力现在集中在ONLINE, 陆老爷这个大树下, 大家可以伸伸腿么. 其他地方, 除了RESEARCH, 基本是散兵游勇, 最多是小股游击队.      此外, 巴西组织, 罗马尼亚匪帮, 犹太联盟, 意大利黑手党都很猖獗. 所以, 公司里, 人是轻易得罪不得的.      以上或按民族, 或按国籍分的. 政治派系, 很多时候超越了这些NAIVE的分类, 所以先有盖瓷帮VS.爆沫帮, 后有WINDOWS党 VS. Office党 的说法.      当年微软华人三巨头之一, 沈同学被盖瓷逼着来到总部做VP. 沈同学当然不情不愿. 在国内做土皇帝比在总部做个小VP舒服多了. 总部的水有多深, 做梦也会被吓醒的. 沈同学被盖瓷请到家里吃了顿饭. 饭桌上找话题, 大家就聊起了我党的江派对朱派以及江派对胡派的斗争和合作. 盖瓷越听越狐疑, 终于忍不住问道, 你这不是在演义微软的故事吧? 做为微软的盖CORE, 这方面的表现比江CORE要差上一个数量级. 跟爆沫斗了N年, 终于被迫退位. 爆沫明确宣布, 我才是SENIOR PARTNER. 我的决定, 不需要盖瓷批准. 排除了大家误以为盖瓷是幕后指挥的可能.      盖瓷一退, OFFICE的地主JEFF 瑞克发现自己这辈子无望当上微软的总裁, 就只好退而求其次, 追随盖瓷, 去盖瓷的基金会当上了CEO. 这才引来了JUNIPER的CEO跑到OFFICE做总裁, WINDOWS的总裁跑到JUNIPER做CEO的喜剧故事.      盖瓷的影响力的衰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2007年, 盖瓷突然吃饱了撑的似的给全体职工发了一封EMAIL. 信中, 盖瓷如同一个愤青般的写道, 我们必须思考WINDOWS和OFFICE的前途是什么. 也许, 我们必须从头重写一个崭新的OFFICE. 信发得没头没脑, 莫名其妙. 过了半天, 若干个VP写信给大家, 企图解释这件事情. 某VP是这么写的, 盖瓷指的是将来的大方向, 大家不要误解. 可三年过去了, 大家看见的是, WINDOW 7 是一个VISTA的优化版, 而OFFICE 2010呢, 跟OFFICE 2007基本没多大变化. 下一个版本呢? WINDOWS 8 是号称加强对ONLINE的支持, OFFICE 2013则根本不可能重写.   

           

再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吧。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我们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https://blog.csdn.net/jiangjunshow

标签: 3000压力变送器mbs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