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红利逐渐结束,世界正在适应新现实,风口缩小,企业竞争回归新常态。
从年底的成绩单来看,全球巨头的业绩分化,大部分企业回归双位数增长,幸运儿一飞冲天,改写了全球市场排名格局。
然而,医疗设备、供应链挑战、芯片短缺等特殊领域的阴霾仍未消散,导致增长疲软,不得不让位于他人...
面对现实,谁逆势上游?谁平静?医疗趋势为您带来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企业排名!
*实时汇率转换:1瑞士法郎=1.0806美元;1欧元=1.1293美元。以财务报告发布为基准。
*2020年4月28日至2021年4月24日,美敦力2021财年区间。
*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碧迪医疗、西门子医疗2021财年区间。
*只考虑飞利浦的医疗收入Diagnosis&Treatment和Connected Care数据的两部分。
*研发费用是指公司/集团的总研发费用。各企业统计口径不同,数据仅供参考。
受疫情搅动,2021年企业排名发生变化,TOP 只有美敦力和波科在10中排名不受影响,其余都发生了变化。
财年区间特殊,落后其他企业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仍抵御压力。凭借架构调整、新产品接力等一系列措施,业绩同比下降 4.2%,守拳成功。
成功的反击超大步超越强生,一年拉开近30亿美元的差距,距离榜首只有一步之遥(与美敦力相差只有1亿美元),连续推出爆款COVID-19检测产品功不可没。
虽然下降了一个,但也表现不错,收入同比 17.9%,四大细分业务全部两位数增长,R&D投资成本排名第一。
瓦里安首次合并,总收入180亿欧元,同比 其中,中国收入234%.54亿欧元( 除德国外,2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
同样受益于新冠肺炎的相关需求,如检测和监测,排名上升1位,回到第5位。
:在新冠肺炎检测业务和核心业务恢复增长的推动下,做出了贡献Top最高增长率为10( 29%),排名上升2-6,是榜单中研发比例最高的企业。
受到GE BioPharma同比剥离、供应链问题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1%。GE预计影响将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
2021年逐渐走出疫情影响,回归双位数高增长。收入171亿美元,同比增长。 19.2%。排名上升到第8位。
:飞利浦2021财年表现不佳,受供应链挑战、呼吸机召回等事件影响,同比-4%。
:整体营收118.9亿美元,同比 19.9%。保持在第10名。2021年,现金流良好的波科在并购方面动作频繁,以五项交易,成为2021年器械领域最活跃的公司之一,其中两项超过10亿美元。
2020年,受疫情影响,择期手术大面积延误,导致心血管和外科赛道严重受损。等TOP所有10家企业的相关业务都在下滑。2021年,疫情影响恢复,心血管、外科等滞后刚性业务恢复,全线收获两位数增长(美敦力财年特殊除外)。
*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美敦力2021财年区间。
2021财年,美敦力总收入301.同比17亿美元 4.2%,摆脱了去年的下滑趋势(-5%),巨擎转身,归增长渠道。
虽然与一般企业财年相差半年,期间遭受新冠肺炎挑战,但美敦力依然抵御压力,成功守卫医疗器械榜首。
-
心血管业务 与去年相比,占36%,是美敦力最大的业务,2021年收入108亿美元,同比 2.9%。其中Q同比增长45%。节律主要是全年的原因。&心衰业务的增长(8.6%)带动。 -
手术外科 同比占29%,营收87亿美元 4.6%的历史增长主力-创新外科业务下滑1.4%;但与新冠肺炎治疗相关的呼吸、胃肠道和肾脏业务大幅上升( 16.2%)。 -
神经科学 占27%,收入82亿美元,同比 6%。所有细分业务都在上升,特色疗法( 7.5%)增长最高,神经疗法增长6%.9%。 -
糖尿病业务 8%,收入24亿美元,同比 1.9%。
Q成为美敦力新兴市场最强大的增长引擎,中国恢复了亮眼增长(超过90%)。
-
注:美敦力2020财年Q4(2020年2月至4月)中国疫情影响最严重,同比-38%,这是今年的Q中国超额增长的原因之一。
2021财年是美敦力新任全球CEOGeoff Martha上任第一年,本季度末,我们大部分市场在疫情前都恢复了增长率。Geoff Martha表示,在流行时期,我们实现了重要的里程碑,包括推出新产品、投资研发管道和改变运营模式。这些行动将促进明年的加速增长。”
比如
-
来自 Medicrea 脊柱手术规划工具由人工智能驱动;
-
来自 Companion Medical 市场领先的智能笔技术等。
▲ 2021年2月 调整后的美敦力全球业务管道
在改革的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面临着挑战,尤其是世界上第一家医疗器械公司。2021年,美敦力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也经历了肾失神经产品临床试验的阻碍HUGO投资者质疑机器人上市放缓、糖尿病产品召回等不利事件。
在今年的JMP大会上,Martha它说我不想讨论这些细节,但它认为将业务分为21个运营商是正确的,这促进了美敦力更快的创新。目前,美敦力更关注底层问题,包括优秀的运营、端到端供应链和质量。
此外,在下一代产品管道的大力推动下,美敦力对2022财年充满信心——预计全球收入将有机增长9%。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在国内替代和批量采购的主题下,中国能否如期引领美敦力中国实现质的飞跃?等着看。
2021年,雅培医械两大板块:诊断业务和医疗设备业务,双双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共营收300.11亿美元,同比+24.7%,超越强生近30亿美元,与“老大”美敦力仅1亿美元之差,坐稳医械第二的宝座。
-
诊断业务 占比36%,相较于2020年下滑7个百分点,营收156.44亿美元,同比+44.8% ;主要由快速诊断业务驱动。其中,分子诊断“后劲不足”,难以再续去年的高增长(+225%),同比-0.8%;收购美艾利尔得来的快速诊断业务继续大涨
+95.4% ,虽增长率也不及去年同期(+113%),但也算后疫情时代雅培诊断的中流砥柱,贡献了高达近86亿美元的营收;另外的好消息是,随着疫情的平息,传统诊断(+14.6%)以及床旁诊断(+3.9%)增长均在恢复。美国市场同比+49%,国际市场同比+41%。
-
医疗设备业务 占比33%,营收143.67亿美元,同比+21.9%,所有细分业务均呈2位数上涨态势;由疫情的平息和糖尿病业务驱动。其中,糖尿病业务表现最为出色,营收(43亿美元)和增长率(+32.5%)双双第一,主要由糖尿病护理产品FreeStyle Libre所驱动;其次为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同比+29%。
美国市场同比+20%;国际市场同比+23%。
2021年,雅培心血管板块收获颇丰,有多款产品陆续获得批准,包括:
-
5月,最新一代TAVR系统Navitor获得了CE认证。
-
9月,Portico与FlexNav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系统获FDA批准,可以治疗面临极高心脏开胸手术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
12月,Amplatzer Amulet左心耳封堵器获批FDA,适用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
与此同时,去年3月,雅培在美国全新推出了NeuroSphere虚拟诊所,帮助患者与医生交流沟通,并可按需远程接收新的治疗设置。
2020年3月31日,雅培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过去的2年时间里,Ford带领雅培应对了大流行的挑战,爆款频出,在诊断领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成功逆袭,登顶全球医械榜“榜眼”位置。
“2021财年,雅培交出了完美的成绩单,实现了
另一方面,雅培中国面临的挑战在于,在全球战略和投资驱动下,雅培的中国架构和业务是否能同步全球同一标准?
2021年,强生医疗器械营收270.6亿美元,占比29%,同比
▲强生器械各细分领域占比
-
外科手术业务 占比36%,营收98.12亿美元,同比+19.2%,是强生器械第一大业务;无论是普通外科业务(+18%)还是高级外科业务(+20%)均增长显著,得益于新品的推动和亚太市场的扩大。 -
骨科业务 占比32%,营收85.88亿美元,同比+10.6%;所有细分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膝关节业务增长最显著(+13.3%),脊柱/运动/其他增福最低(+7.2%)。 -
眼科业务 占比17%,营收46.88亿美元,同比+19.6%;其中眼科手术暴涨35%,成强生器械增长最强势的子业务。 -
介入解决方案 占比15%,营收39.71亿美元,同比+30.4% ,是强生医械增长最高的板块。得益于市场复苏以及新产品弯型可视双向可调弯导引鞘管VIZIGO™和电生理产品CARTO V7的推动。
去年11月下旬,强生宣布了135年来最大一次架构调整: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合并为“新强生公司”,消费者保健业务独立,分别成立两家上市公司,计划在18—24个月内完成。
分拆之后,Alex Gorsky原定退休计划不变,其长期副手Joaquin Duato于2022年1月3日接棒,迎接“新强生”的诞生。
在今年初的JPM大会上,Joaquin Duato第一次以CEO的身份公开亮相,对于新强生,其表示到2025年整体业务目标是达成800亿美元。2021财报中,Duato表示,强生的创新产品线将为此目标助力。
*西门子医疗2021财年区间:2020年10月-2021年9月;按实时汇率:1欧元=1.1293美元。
2021财年,西门子医疗总营收180亿欧元,同比+24%,得益于新冠红利及瓦里安收购。
-
影像业务 营收98.21亿欧元,同比+8%。在总营收占比54.6%,仍是西门子医疗第一大业务。CT管线增长显著,仍得益于新冠检测。 -
诊断业务 营收54.18亿欧元,增长率38%为三大业务之首,是西门子医疗第二大业务。主要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对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的高需求,贡献了约10.8亿欧元营收。排除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诊断业务营收增长15%。
-
临床治疗业务 营收17.16亿欧元,同比+5%。亚洲和澳大利亚的营收增长尤其显著。
2021年4月15日完成对瓦里安的收购后,瓦里安业务至9月30日期间贡献了
-
美洲地区营收5.88亿欧元,占比几乎一半;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营收3.47亿欧元;
-
亚太地区营收3.65亿欧元。
而自此,西门子医疗也正式覆盖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肿瘤精准诊疗全流程闭环。
西门子医疗三大区域里,亚太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主要源自中国的驱动力。
2021财年西门子医疗区域营收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营收67.75亿欧元(+43%)。
美洲地区营收64.07亿欧元(+13%)。
亚太地区营收48.15亿欧元(+20%)。
-
中国区营收23.54亿欧元(+24%),几乎占比亚太区50%,也是除德国本土外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
2021财年,西门子医疗研发费用增涨15%(包括来自瓦里安的1.3亿美元)。
然而即使不算瓦里安的研发费用,2021财年西门子医疗的研发投入也大幅增长,主要是用于Corindus血管介入机器人。
-
2021年7月,Corindus途灵最新一代CorPath GRX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获准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也成为首家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的外资医疗设备企业。
从2022财年(2021年11月)开始,西门子医疗提前进入其“2025战略”第三阶段“New Ambition”。
癌症综合诊疗、心血管和神经诊疗、远程护理和数字化将是这个阶段的关注重点。
*碧迪医疗2021财年区间为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
2021财年,碧迪医疗重回增长赛道,总营收202.48亿美元,同比+15.6%,回归医械榜TOP 5行列。
-
医疗部门 占比47%,营收94.79亿美元,同比+7%;受美国与欧洲新冠患者数量增长影响,药物输送解决方案(同比+12%)、药物管理解决方案(同比+2%)双双增长;糖尿病护理同比+5%,市场需求好于预期;预灌封注射器的产能扩张,使医药系统业务增长11%至18亿美元。
-
生命科学 占比32%,相较于2020财年增长5个百分点,营收65.3亿美元,同比+36%。其中,诊断系统业务高达
+44% 的增长,受到新冠相关的BD VeritorTM Plus以及BD MAXTM平台运行的诊断试剂需求的驱动;COVID-19诊断产品增长8%(Q4营收3.16亿美元);研究试剂和仪器的需求恢复强劲,使生命科学业务营收13亿美元,同比+11%。 -
介入部门 占比21%,营收42.39亿美元,同比+11%。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的恢复所驱动。其中,手术产品同比+14%,受到无菌产品和生物外科的恢复驱动;外周干预同比+10%,部分增长被产品召回所抵消;而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同比+7.6%。
-
其中,中国市场占比7%(相比去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营收13.35亿美元,同比+24%。
2021年4月28日,碧迪医疗原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Tom Polen正式接替Vincent A. Forlenza担任碧迪医疗全球CEO兼总裁职位。
此外,
▲BD2021财年发布新品和解决方案
*按实时汇率计算,1瑞士法郎=1.0806美元
2021年,罗氏诊断业务收入增长29%至177.6亿瑞士法郎(约192亿美元),其中 COVID-19 诊断约占全年总额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非COVID-19 相关业务销售额比 2020 年增长了 16%。
-
中心实验室 占比42%,同比+21%,主要得益于心血管、传染病和免疫诊断营收增长。 -
分子诊断 占比27%,同比+29%。Delta变体推动了COVID-19检测的增加,特别是高通量PCR检测。 -
POC诊断事业部 占比14.5%,从约11亿瑞士法郎(12亿美元)增加到26亿瑞士法郎(28 亿美元),同比暴增138%,这一急剧增长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推出的SARS-CoV-2快速抗原测试。 -
糖尿病管理业务 占比9.5%,基本保持稳定,同比+1%。 -
病理诊断业务 占比6.7%,同比+12%,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先进的染色业务。
过去两年,基于强劲的COVID-19产品和基础业务,罗氏诊断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增长曲线。
如图所示,2021年Q1,罗氏诊断达到增长高峰(+55%),随后回落,目前正处于两年内的增长低点。
自大流行开始以来,罗氏已经提供了超过12亿次COVID-19测试。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罗氏拥有68.5亿瑞士法郎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12月,罗氏完成了对诺华持有的股份的190亿瑞士法郎回购。对于2022年,该公司预计销售额将稳定或以较低的个位数增长。
2021年,GE医疗业务营收177亿美元,同比+1%,仍然受2020年GE BioPharma的剥离,以及供应链问题和通货膨胀所影响。
-
据GE预计,供应链和“GE BioPharma”影响最多持续到2022上半年。
-
医疗系统 (简称HCS,包含影像、超声、生命护理解决方案、企业软件及解决方案,简称HCS):营收157亿美元,同比+2%;占GE医疗总营收89%; -
医药诊断 (简称PDx,包含造影剂和核示踪剂):营收20亿美元,同比+13%;占GE医疗总营收11%;
GE预计,供应链挑战最多持续到2022上半年,对于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有信心。
2021年,GE最大的变革当属集团即将“一拆三”:到2023年GE医疗将单独成立公司,专注于精准医疗。
2001年初,GE集团股票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这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然而据FactSet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其股价每年下跌约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回报率为9%。
因此GE相信,通过分拆为三家公司,它将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GE医疗单独进行IPO,或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史上IPO规模之最,这对于GE医疗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成功,更多的独立资金有机会使其业务产生质的飞跃。
-
前Integra Lifesciences总裁兼首席运营官Peter Arduini于2022年1月1日接替即将退休的Kieran Murphy,担任GE医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GE医疗 精准战略
此外在2021年,GE医疗还推出了约70项新产品及新技术。
▲GE医疗2021及未来三年产品管线趋势
目前GE医疗的产品管线包括:医学影像、超声、生命护理解决方案(LCS)、医药诊断(PDx)、企业数字方案、服务六大领域。
2021年,史赛克似乎已经走出新冠影响,重回双位数高增长。营收171亿美元,同比+19.2%。排名上升至第8。
-
手术和神经业务 营收95亿美元(+14.3%),占比56%。其中:仪器营收21亿美元(+13.4%);内窥镜营收21亿美元(+21.5%);医疗器械营收26亿美元(+3.3%);神经血管营收11.9亿美元(+22%);神经颅脊营收12.1亿美元,增长最高(+24%)。
-
骨科和脊柱业务 营收76亿美元(+26%),占比44%。其中,膝关节营收18.5亿美元(+18%);髋关节营收13.4亿美元(+11.2%);创伤和四肢营收26.2亿美元,增长突飞猛进(+54.6%);脊柱营收11.7亿美元(+11.5%)。
-
主要由创伤和四肢业务+63.8%,神经颅脊+23.4%,内窥镜+18.6%驱动。
-
主要由创伤和四肢业务+36.8%、内窥镜业务+32.7%、神经颅脊业务+32.4%驱动。
2021年以来数字化医疗一直是史赛克押注的方向,也进行了一系列并购。
-
9月,收购人工智能支持的实时监测手术失血平台Gauss Surgical ,再次加码数字医疗。(金额未披露)
2022年1月伊始,史赛克就以
2021年10月,其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Timothy Scannell 宣布离任,转为担任首席执行官Kevin Lobo的顾问,直至2023年3月31日正式退休。
同样10月,史赛克中国区总裁马敏宣布离任,由原史赛克日本及亚太VP Greg Holman任中国新总裁。
*按实时汇率:1欧元=1.1293美元
飞利浦医疗业务(仅考虑诊断治疗和互联关护业务)营收132.3亿欧元,同比-4%。
-
主要受到供应链挑战、新冠疫情造成的医院设备安装延迟、呼吸机召回事件影响。
-
诊断与治疗业务营收86.35亿欧元,同比+6%。
-
图像引导治疗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诊断成像和医疗超声实现中等个位数的增长。
-
睡眠和呼吸护理业务由于新冠疫情趋缓导致订单下降,以及呼吸机召回原因营收下滑。
诊断与治疗业务在北美的两位数增长、西欧的高个位数增长以及拉丁美洲和印度的两位数增长、中国的中个位数增长驱动了整体营收。
2021年,飞利浦为了保持心血管微创诊疗领域领先,加快了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并购节奏,以及在不断并购中加快数字化互联互通平台的布局。
-
1月, 以6.35亿美元收购Capsule,加码患者管理信息平台。 -
2月, 以28亿美元(179亿人民币)收购BioTelemetry(远程心脏诊断和监测),加码可穿戴式心脏监护仪以及基于AI的数据分析和远程服务。 -
11月, 通过收购Cardiologs,获得其医疗级AI和云技术提供的动态心脏诊断和监测解决方案。
其CEO Frans van Houten表示,基于良好的客户需求和不断增长的订单,飞利浦预计在2022年恢复营收增长和利润率扩张。
同时表示,其目标是到2025年改善20亿人的生活(包括3亿人来自医疗资源较差的社区),到2030年将这一数字分别增加到25亿和4亿人。
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其战略是聚焦“价值型”医疗。飞利浦期望在2021-2025年间实现:
-
集团年均可比销售额增长至 6%左右。(不包括睡眠和呼吸护理)。
-
到2025年, 自由现金流超过20亿欧元。
2021年,波士顿科学整体营收118.9亿美元,同比+19.9%,全球所有市场均双位数增长。排名保持不变,维持第10。
*波士顿科学的医疗营收数据已经排除了收购BTG得来的专业制药业务营收,交易在2021上半年完成。
-
心血管 营收48.6亿美元(占比41%)同比+25.3%。其中,外围干预(+32.2%),介入性心脏病(+15.4%)。2021年,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的表现让波科“非常满意”;该设备在2021全年收入为8.3亿美元,比预期高出约1亿美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与2019年相比增长68%。预计Watchman将在2022年继续成为波士顿科学的重要增长动力。
-
内外科 营收37.2亿美元,同比+21.4%。其中,内窥镜(+20.3%),泌尿外科和盆腔健康(+23.1%)。
-
节律管理与神经系统 营收32.9亿美元,同比+19.7%。其中,心率管理(+18.5%),电生理(+27.4%),神经调节(+19.5%)。
波士顿科学产品管线排名
-
随着2021年9月,雅培Amplatzer Amulet左心耳(LAA)封堵器被FDA获批,成为美国市场上第二款经导管左心耳封堵器,波士顿科学在这一市场的独占优势将不再有。
-
1月,9.25亿美元收购心血管预防、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商Preventice Solutions公司;
-
4月,10.7亿美元收购Lumenis公司,加码外科手术;
-
6月,2.95亿美元收购Farapulse公司,加码电生理;
-
9月,2.69 亿美元收购Devoro Medical公司,加码外周血管领域;
-
10月,17.5亿美元收购Baylis Medical(贝利斯医疗),加码电生理和结构心脏领域穿刺产品;
以上并购预计将在2022年为其带来超过10亿美元营收。而通过并购也可以发现,波士顿科学在构建数字化平台方面或将有更多投入。
截至2021年底,波科手头有约19亿美元现金,2022年收购或将继续成为其战略,但不会如此频繁。
展望未来,其CEO表示,虽然波士顿科学公司预计今年与2021年相比,“新冠病毒对基础程序的影响较小”,但该公司提供了“更广泛的方案来解决与冠状病毒变异和医疗人员短缺相关的不确定性”。预计2022年的净销售额在有机基础上增长约6%至8%。
在中国市场上,对于大多数医疗器械MNC来说,2021,是喜忧参半的一年:
-
一方面,国产替代政策轮番轰炸,一轮又一轮的带量采购全面试探全球价格底线,并且将毫无疑问的继续加码高值耗材和IVD等领域。
-
另一方面,2021全球财报中,
西门子医疗、美敦力、BD、飞利浦 等企业,均指出了过去一年中国市场的业绩提升,数字从个位数--双位数不等。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的运营逻辑已经大变,挑战重重,同时机遇重重!
疫情之下,中国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保持稳定增长的国家,对于企业的全球增长来说,至关重要!
而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在中国区获得突破的企业,多是摸索出了一套压力之下的增长逻辑,能否抓住这一轮转型机会,提前全球和本地化布局,将成为在华医疗器械MNC的发展关键分水岭!
本号编辑转载此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资讯,请前往唯迈医疗官网:www.we-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