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ABS系统的simulink的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ABS建模与仿真

一、汽车制动时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汽车制动时,随着制动强度的不断增加,车轮滚动的成分会越来越少,车轮滑动的成分也会越来越多。一般使用滑动率λ说明制动过程中的滑动成分。滑动率的定义是:

式中,v车轮中心的速度;r车轮滚动半径;ω为车轮的角速。纯滚动时,速度v=ωr,滑移率λ=0;纯滑动时,车轮的角速ω=0,滑移率λ=100%;在车轮边滑边滚时,0

根据制动时附着系数与滑动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当车轮滑动率的值控制在最佳滑动率的20%左右时,汽车将能够获得最佳的制动效率,并具有更好的方向稳定性。

附着系数的值主要取决于道路材料、路面条件、轮胎结构、胎面图案、材料、速度等因素。因此,附着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因路面而异。图2是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

图2 附着系数与不同路面滑移率的关系

路面

峰值附着系数

滑动附着系数

沥青或混凝土(干)

0.8--0.9

0.75

沥青(湿)

0.5—0.7

0.45—0.6

混凝土(湿)

0.8

0.7

砾石

0.6

0.55

土路(干)

0.68

0.65

土路(湿)

0.55

0.4—0.5

雪(压紧)

0.2

0.15

0.1

0.07

表1 各种路面上的平均附着系数

二、汽车ABS原理

汽车ABS作为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它可以通过调车轮制动压力,将车轮前后滑动率控制在最佳滑动率附近,使车辆在获得最大地面制动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

1、汽车ABS的控制原理

在常见的 ABS 在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每个车轮转速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ECU)。电子控制装置ECU)监测和确定每个车轮的运动状态,并根据每个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主要由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组成HCU、组合阀、电动泵和储液罐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与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相连。电控装置控制制动压力调节装置(ECU)控制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图2为ABS控制原理。

图2ABS控制原理三,汽车ABS的数学模型

汽车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汽车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和制动模型。

1.汽车动力学模型

由于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采用单轮模型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简化的单轮模型如图3所示。

图3单轮模型从图中获得车辆动力方程:

车辆运动方程:

(1)车轮运动方程:

(2)车辆纵向摩擦:

(3)式中,m整车质量为1/4(kg);F地面制动力(N);R为车轮半径(m);I为车轮旋转惯量(kg?m2);Tb为制动力矩(N?m),m);v 为车身速度(m/s);ω 车轮角速度(rad·s);N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μ地面摩擦系数。

2.汽车轮胎模型

汽车轮胎模型反映了车轮与地面附着系数与滑动率之间的关系。常用的轮胎模型包括双线模型、魔术公式模型等。但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本文采用双线模型将附着系数-滑动曲线简化为两条直线。如图6所示。

λc

[/td][/tr]μg

μh

图6 双线性曲线的计算公式为:

(4)式中,μ纵向附着系数;峰值附着系数;100%的滑移率;最佳滑移率;滑移率。

3.汽车制动模型

汽车制动模型是指制动扭矩与制动气液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相关数据,制动系统压力的形成与液压电路和比例阀有关,建立如下模型:

(5)式中,Tb制动制动力矩(N?m);Kf制动器制动系数(N?m/kPa);P制动气液压力(kPa)。

由于制动器各机械部件之间存在间隙和摩擦,制动器滞后等强非线性动态特性滞后系统模型如下:

(6)

四、汽车ABS的Simulink模型

轮速模拟模型:

速度模拟模型:

滑动模型:

采用Matlab/ Simulink

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的图形建模工具, 将建立的汽车动力学模型、车轮、速度模型和制动模型连接成闭环模拟系统。最终模拟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汽车ABS制动系统模拟模型

其中轮速计算子模块包含了制动器模型和控制模型。以踏板制动力为输入,控制器根据最佳滑移率和实际滑移率控制输出制动器制动力矩,最终输出车轮线速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以附着系数为输入,以车身速度和制动距离为输出。最后将车轮线速度、车身速度和制动距离输入到滑移率计算模块,计算获得实际滑移率。

本文使用的汽车参数模型如表1所示。

表2单轮模型车辆参数

名称与符号

数值

汽车整备质量M

50

制动初速度v

60/3.6

车轮旋转惯量I

4.5

车轮有效半径R

重力加速度g

制动器制动系数Kf

最大自动压力PBmax

TB

0.38

9.8

5

1500

0.01

5.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车辆参数进行模拟,最佳滑移率为0.2.获得的模拟图形如下:

图8 从上图可以看出车身和车轮速度的变化曲线,ABS可控轮速不会过低(滑移)而略低于车速,从而获得较高的滑移率。

图9 滑动率变化曲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经ABS控制的轮胎滑动率可保持在0.2附近可获得较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侧向附着系数,从而获得较高的制动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

图10制动距离:

为了便于分析,进行了没有ABS仿真制动过程,结果如下:

图11车身和车轮速度变化曲线ABS)

图12滑动率变化曲线ABS)

图13 制动距离(不带ABS)

根据仿真结果,当有的时候ABS汽车以初速V0=60/3.6制动时,制动距离为17.91制动时,滑移率可控制在0.2左右;当不带ABS汽车以初速V0=60/3.6进行制动时,制动距离为20.72。

由此可知,ABS能有效避免汽车抱死拖滑,保证汽车制动时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有利于行驶安全。

标签: g37前abs传感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