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写博客,记录自己AD21上学习,分享AD一些经常使用的学习技能。我希望它能帮助你努力工作。
参考链接:从入门到入手PCB设计教程_西亚先生的博客-CSDN博客_pcb设计
copper 铜、polygon pour 泪滴、keep out track 远离轨道(线)
走线:ctrol W 镜像:x(左右);Y(上下) 消除警告:T M 3D旋转:Shift Right 画曲线:Shift Space 按英文输入法Shift Space(可以改变线的角度) \的作用:U\S\B\是等同于USB上再加一横 Tab:更改标签名称(暂停) T E:泪滴 CTRL D:PCB隐藏功能 N:隐藏PCB走线
区别:画线和走线 绘制线:用于识别,可修改线的大小、颜色等属性,但不具备电气特性,如两个电阻 绘线连接在一起,并不代表两个电气的连接,而是为了将不同电路图分成几个区域。 也可用于工具栏 放置 -> 绘图工具 -> 线 找到这个功能。画线时按快捷键SHIFT 空格, 切换线路模式Any角度 Angle 接线:电器上的连接
清除选定:Shift C(统一排序网络标号) PCB翻转:L PCB换层: 跳线:从一层跳到另一层,如:从底层(B-l)布线是蓝色的,跳到顶层(T-l)后布线变红,跳线只能通过过控来实现.、
为什么要跳线?由于同一颜色的线不能交叉,只能通过跳线连接两个元件。
PCB不要镜像,否则会和封装管脚不一样(不太懂)
\\\\\ 注意点: 四个角必须是钝角,不要在组件的两个引脚之间布线,因为焊接板可能会产生毛刺,导致板短路或IO口用不了。
从入门到入手一篇PCB设计教程
这是一个面向神马不懂的小白玩家的文章PCB设计教程。我希望它能帮助你快速开始。PCB的设计。
绘制原理图 ——》制作元件库和封装库(也可去嘉立创移植相应库)-绘制电路原理图 PCB布线 ——》规则设置-元件布局 ——》布信号线 ——》布线电源线- ——》泪滴(工具-Teardrops)——》(覆铜(覆GND网络)(palygon pour)去除死铜(dead copper) 、——》检查四个孔(支撑点)-PCB板制作
制作自己的原理图库要注意:1、原理图管脚要朝外,方便PCB的连线。2、原理图管脚的Designator顺序要与PCB封装对应,否则板材可能会短路或烧坏。(如三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正负极)
如果是从立创商城出口的库,记得在项目中加入相应的库 library它也在文件夹中AD的那个compments在面板上加入库。
板(GND)覆铜 Properties-Net-更改成GND 分别覆盖两层铜Top-Layer、Bottom-Layer,两次都是覆GND网络 每一层铜都要去死铜(Properties-Remove Dead copper and 换 pour Over All Same Net Objects(连接和覆盖同一网络的焊盘、导线和铜。))和右击-polygon Action----》Repour All(每次更改都要重新涂铜)
Pad:定位孔(可调孔尺寸)Muliti-layer(灰色,一层可以穿孔) 如何把一些如何说P1文字等字符打印在板上? 首先要选中Topoverlay 这一层(黄色),然后点击字符快捷栏(字符尽量不要接触元件)。选择这一层的原因是Topoverlay 没有电气特性。
这是绘制原理图的初步准备。这一步的重点是,我们需要初步确定将使用的组件,并在淘宝上搜索这些组件对应的包装和尺寸。一定要根据搜索到的大小绘制包装库, 否则就算你画出板子来,也可能买不到合适大小的元器件。
当然,能找到现成可用的库是最好的,就不用自己画了。大家可以去下载嘉立创的库,里面元件还是挺全的。
此外,建议您使用组件3D加上模型,切换3D从视图上可以看出板子完成后的全貌!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善于借鉴!
在这里分享一个小方法:
如果您想实现任何功能,您可以先在淘宝上搜索该功能对应的模块,然后查看是否可以下载其信息,或找出其使用的芯片,然后参考芯片的技术文件。 最后,将动模块数据或技术文档中的应用电路图OK了。
另外,CSDN还有很多资源可以下载。
最后,请在搜索资源时使用它Google嗯,百度能找到的东西太少了。
2 这部分有很多内容,但最重要的是导线宽度与安全间距。如果设置得当,应该没有大问题。此外,还有一些规则,如铜覆盖(然后添加)
同一功能模块的布局应尽可能紧凑 对于一些特殊的部件,最好在布局前参考其技术手册,并使用其推荐的部件PCB布局(如某些电源芯片或传感器芯片,可以提高应用性能) 发热大、电流大的元件应远离单片机 丝印不要遮挡焊盘。此外,丝印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后期焊接找到正确的部件位置,因此丝印应尽可能清晰可见 一般原则:
信号线宽10~15mil。一般是11mil。 不要走锐角线,尽量不要走直角线。 对于细引脚,最好在不超过引脚宽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宽。 过孔孔径一般可选12、24mil 尽量避免双面板两侧导线平行行走 信号线不应形成环路。如果必须有环路,越小越好 STM32:
晶振应尽可能靠近单片机,并尽可能保持晶振线等长平行 不要过信号线过信号线 连接滤波电容器。VCC和GND有必要连接几个滤波电容器尽量靠近单片机 可以在芯片下面走信号线,不用太担心 电源线宽30~50mil(单片机等电流小的设备的电源线可以细一点,16mil的线能过0.9A单片机不需要超过0的电流.2A) 过孔也要相应变大,可选25、50 地线不一定全部布通,所有地线最终都可以通过覆铜引通 嘉立创就可以制作PCB板材,价格很实惠。但是,这只是一简单的板,没有焊接任何部件。
你可以在淘宝上购买所有部件的原材料,手工焊接板。当然,淘宝上有很多PCB代焊店,他们可以提供包工包料服务,但价格可能会稍微贵一些。
4 最终测试 1 预备知识 1.1 常用工具 (1)绘图工具:Altium Designer (2)PCB板材加工:嘉立创 (3)元件包装搜索:Electronic Components Datasheet Search (4)元件3D模型搜索:3D ContentCentral (5)万能淘宝(优信电子店还不错)
(1)推荐两套视频教程,可以在哔哩哔哩搜索,看两部电影基本正确PCB大致了解设计!
Altium Designer实战教程 - 从零开始画一个stm32最小系统(原创) 这里看硬件电路设计,Altium Designer 原理图与PCB15/16/17版本的基本部分是通用的 (2)嘉立创元件库(下载链接)
1.3 电子电路预备知识 我会尽量在这部分完全介绍你需要的基础知识!看完之后,应该对PCB设计会更手握。
简单地说,元件包装是指元件的包装方式,二是指元件的焊盘形状和尺寸。 在绘制PCB板材时,首先要保证元件封装绘制正确,否则元件很可能无法焊接到成品板上。
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组件的形状和尺寸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组件的包装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总的来说,目前的包装主要分为两类。 一种是直插式,另一种是贴片式。另外,详细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SOP/SOIC封装:Small outline package 小外形封装
PLCC封装:Plastic leaded chip charrier 塑料J引线芯片封装
QFP封装:Quid flat package 四侧引脚平装
QFN封装:Quid flat non-leaded 四侧无引脚扁平封装
BGA封装:Ball grid array package 球栅阵列包装
CSP封装:Chip scalepackage 芯片级封装
SIP封装:Single in-line package 单列直插封装
DIP封装:Double in-line package 单列直插封装
1.3.2 电阻、电容、电感、磁珠、二极管、三极管是什么? 对于在PCB板中,常常使用到的元器件类型可能大家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1)电阻比较简单,通常使用到的都是贴片电阻。
(2)电容复杂一些,常用的类型有:陶瓷电容、电解电容等。陶瓷电容属于无极性电容,通常有X7R电容和Y5V电容两种,个头都比较小。 电解电容是有极性电容,包括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坦电容)等。一般而言,陶瓷电容的容值都比较小,而电解电容的容值更大。另外, 铝电解电容的个头一般很大,且是直插式封装;而坦电容个头较小,贴片封装。 原理图中,有些电容旁边带有+号,这就代表了有极性电容。
(3)电感常用的是贴片叠层电感和贴片功率电感。贴片叠层电感体积很小,而贴片功率电感体积稍大,更适合大电流、高感值的场合。
(4)磁珠实际上是单匝的线圈,也可以说是单匝电感,其电感量很小。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
(5)二极管比较常用的是LED灯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
(6)三极管常用的有三极管和场效应管(MOS管)。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分为PNP和NPN两类,三极分别为基极、发射极、集电极。 MOS管是电压控制元件,分为P沟道和N沟道两类,另一种分法是增强型和绝栅型,三极分别为栅极、源极、漏极。
1.3.3 数字0402、0603到底代表什么? 这些数字指的是电阻、电容、电感等贴片元件的封装大小。
1.3.4 电源设计是什么? 这里说的电源,指的就是给PCB板供电的电源。实际应用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用电池给PCB板供电,电池电压可能是3.7V、7.4V或者是12V的。 然而,板上的元器件需要的供电电压,可能与外部电源电压不符。比如,单片机往往需要3.3V供电,一些超声波传感器需要5V供电,有些电机还需要12V供电。 这样就要求我们,通过设计升压、降压或者升降压电路,变换外部电源输入从而满足所有元器件的要求。这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电源设计。
通常PCB设计中使用的电源有两类: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这里主要说直流电源)
开关电源,优势在于效率高。但是其有纹波,外围电路复杂,体积大,设计比较困难。通常包括有,升压(Boost)、降压(Buck)、升降压(Buck-Boost)和反相等电路。
线性电源,优势在于外围电路简单,体积小,纹波很小。但是效率低、发热严重。一般而言,线性电源只能做降压,而不能升压,降压的那一部分全都化作发热耗散掉了, 所以效率低。另外,还有一类线性电源叫做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它的特点是可以在降压压差很低的情况下使用。
这一块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算是比较复杂的部分了。如果要从头设计一个开关电源,那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把电源芯片的文档看得很熟,然后按照其计算方法,把用到的电阻阻值、 电感感值、电容容值都计算出来。但是好在,开关电源文档上都会有典型应用,我们初学者需求应该都比较简单,文档上大概率会有对应的典型应用的!
2 设计过程 掌握了以上的基本知识,并且已经把推荐视频看过以后,大家就可以开始正式进入PCB的设计过程了。总体上,PCB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绘制原理图,二是PCB布线。
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还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