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英文全称: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组件互联,由Intel提出于1991年。Intel Pentium当时几乎所有的外围设备,从硬盘控制器、声卡、显卡和网卡,都使用了处理器PCI插槽连接到计算机主板。
PCI总线并行、同步、数据地址复用。bit/33MHz峰值带宽为132MB/s,64bit/66MHz峰值带宽为532MB/s。
90年代末,服务器和工作站的高速磁盘和网络适配器开始向64发展bit/66MHz的PCI总线转移形成PCI-X新总线标准,不久PCI-X 2.0标准也出现了。接下来,系统内南北桥芯片之间的总线技术也开始绕过PCI而采用其它总线技术。
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高,PCI总线已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AGP(图形加速接口),即从图像数据中提高显卡性能PCI总线是独立的。
所有新技术的出现都是由旧技术的不足驱动的。PCI总线不足:最高数据带宽532MB/s,不能满足大量数据实时传输的需要,并行接口引脚过多,不利于发展。PCI总线不足,Intel2001年提出第三代I/O总线技术,3GIO,之后更名为PCI Express。
注:
(1)第一代总线一般指ISA、EISA、VESA和Micro Platforms。第二代总线一般指PCI、AGP和PCI-X。
(2)CPCI和PXI总线,其实是PCI延伸到示波器等仪表接口领域,PXI和PCI-X是两种不同的总线,PCI-X主要用于服务器系统,PC很少使用。
(3)PCI总线的时钟频率、带宽和负载能力
(4)PCI总线架构
PCI总线是独立于树型结构的树型结构CPU总线,可以和CPU并行运行总线。PCI可挂在总线上PCI设备和PCI桥,PCI总线只允许一个PCI主设备(同时),其他设备均为PCI 读写操作只能在主从设备之间进行,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通过主设备进行。PCI总线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和PCI与总线相关的模块包括,HOST主桥、PCI总线、PCI桥和PCI设备。PCI总线由HOST主桥和PCI桥推出,HOST主桥与主存储器控制器在同一级总线上,PCI设备通过方便HOST主桥访问主存储器DMA操作。
它可能不包含在一些简单的处理器系统中PCI桥,此时一切PCI所有的设备都是连接的HOST主桥推出的PCI在一些处理器系统中,总线可能包含多个HOST主桥包含在处理器系统中,如上图所示HOST主桥x和HOST主桥Y。
一直致力于高速接口研究,最近花时间分享一些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FPGA干货架。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romme426」遵循原创文章CC 4.0 BY-SA版权协议,请附上原始来源链接和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fzr_en/article/details/10005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