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关于PCB设计中的安全间距介绍

一、工艺间距

(1)邮票孔

常规为3孔邮票孔连接,如果需要加强连接,可适当增加邮票孔数量(如4孔邮票孔或者5孔邮票孔),邮票孔直径不超过0.8mm。

板边与工艺边之间的距离大于1.5mm,工艺边宽度最小应为2mm,即3.5m;板与板之间的距离为1.5mm。

(2)、微割

微切割工艺边间距同上。

(1)工艺边

底部部件本体距离板边≥5mm; 侧面元器件本体距离板边≥3mm。

(2)夹持边

贴片元器件本体距离板边≥3.5mm; 双面贴片元件本体距离板边≥5mm; 插件组件本体距离板边缘≥5mm。

(3)微切边

贴片阻容布局时,元件长度应与V型槽边平行; 1206贴片电容边缘距离V-CUT应≥5mm; 0805贴片电容边缘距离V-CUT应≥4mm; 0603贴片电容边缘距离V-CUT应≥3mm; 其他贴片元件的边缘距离V-CUT应≥2mm; 贴片元件的高度大于100mm时间,要求距离V-CUT≥3mm; 如果小于上述安全距离,则应在V切处进行镂空,最小镂空宽度为1mm,镂空长度≥5mm。

二、组件间距

(1)插件元件:

应距离贴片元件≥2mm。

(2)焊点:

焊点离周围贴片器件很远≥3mm,插件器件≥5mm。

经常插拔元器件周围3个mm范围内不宜布置SMD。

螺钉孔周围5mm范围内不宜布置SMD。

测试点

mark点半径应为0.5mm; 外径1应用于试验点.5mm,孔径为0.5mm的过孔。

三、布线间距

走线和铜箔离板边(V-CUT)不小于0.75mm。

导线线宽至少为0.2mm,导线之间的间距至少为0.2mm,铜厚≥1/1oz,建议>0.25mm。

(1)数据线间≥0.25mm(集成电路管脚为0.2mm时导线间距0.2mm,BGA类布线间距0.1mm); (2)直流电流线与信号线之间≥0.25mm; (3)部分高压线间≥3.8mm; (4)信号线数据线径≥0.25mm; (5)、36V以下电源线直径≥0.8mm; (6)、36V上述电源线直径(变压器初级) ≥1mm; (7)高低压间距>5mm; (8)导线距板边≥0.5mm。

四、覆铜间距

(1),普通间距≥0.4mm; (2)与调试点的间距≥0.5mm; (3)与导线焊盘的间距≥2mm; (4)与电池孔的间距≥0.8mm; (5)导线距板边≥0.5mm。

五、安全间距

距离及相关安全要求如下: (1)一次侧交流部分:L—N≥4mm; (2)直流部分一次侧交流≥3mm; (3)直流部分一次侧直流≥3mm; (4)当一次侧对二次侧有绝缘要求时,需要≥6mm,如光耦、Y电容器等部件的脚间距≤6mm要开槽。 (5)次级有绝缘要求时需要≥6mm; (6)需要绝缘试验的两个电路之间需要保证6mm以上距离,当空间有限时,应确保5mm以上距离,并打开1mm槽。 (7)考虑到电路板的硬度要求,开槽长度不应大于20mm。

标签: 高压贴片电容222smd贴片电容2220限厚y电容smd8贴片电容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