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STM32实现PT100测温系统设计报告(OLED屏显示)

? ??本项目的设计内容包括: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应用、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智能传感技术

??导师:秦园芳老师:

项目报告目录:

  • 一、任务要求
  • 二、硬件设计
    • 1、分析所要使用的PT100温度传感器
    • 2、设计PT100驱动电路。
      • 直流电桥(微电阻变化到微电压变化)
      • 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微小电压变化)
    • 3、电路焊接
    • 4、设计PT100驱动电路与STM32F103RC实验板电气连接思路框图。
    • 5.了解现有的蜂鸣器电路和STM32F103RCT6实验板电路图。
    • 6、了解已有OLED电路与STM32F103RCT6实验板电路图。
    • 7、实现STM32F103RCT6实验板外设改装。
    • 8、实现PT100驱动电路V3.0与STM32F103RCT6实验板电气连接(实际电路连接)。
  • 三、软件设计
    • 1、设计PT100测温系统完成各驱动模块的总部署。
    • 2、TIME时钟模块在系统内
      • (1)初始化时钟TIM6、TIM7:
      • (2)时钟程序:
    • 3、AD采集模块
      • (1)初始化:
      • (2)AD采集程序:
    • 4.蜂鸣器响应模块
      • (1)初始化:
      • (2)蜂鸣器响应:
    • 5、OLED显示模块
      • (1)初始化:
      • (2)显示:
    • 4、PT100系统总驱动模块
  • 四、调试
    • 1、电路调试
    • 2.放大倍数调试
    • 3、AD采集:

一、任务要求

??设计PT采集100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电路,采用嵌入式系统实验板采集外部温度并显示。

要求:

  1. 范围: 20 20 20 ~ 80 ℃ 80℃ 80℃;
  2. 精度:低于标准仪器 0.3 ℃ 0.3℃ 0.3℃;
  3. 30 30 30、 50 50 50、 70 ℃ 70℃ 70℃三级高温报警。

注:本设计采用的主板芯片STM32F103RCT6 ?

二、硬件设计

1.分析要使用的内容PT100温度传感器。

??结合有关PT数据100,可获得几个重要知识:

  • PT随着温度的变化,100的电阻值会成正比变化(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但电阻变化很小,约等于 0.385 Ω / 度 0.385Ω/度 0.385Ω/度;
  • PT测温范围为100 ﹣ 200 ℃ ﹣200℃ ﹣200℃ ~ 150 ℃ 150℃ 150℃, 且在0℃时,阻值刚好等于 100 Ω 100Ω 100Ω
  • PT100的工作电流要小于 5 m A 5mA 5mA
  • PT100的阻值虽然随温度的变化而成正比变化,但在不同温度区间内其变化的速率(也就是 K 值 K值 K值)不一样。  

2、设计PT100驱动电路。

  结合所学经验,开始有想法:

  如果把PT100当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并用主板上STM32F103RCT6芯片的PA1引脚的ADC功能去读取电压值并进行温度转换,可得出温度,如图1所示:图1  PT100串联电路测AD法

图1 PT100串联电路测AD法

    但结合资料,这种想法秒速推翻。

  常温( 25 ℃ 25℃ 25℃)水中的PT100的阻值大概在 109.89 Ω 109.89Ω 109.89Ω左右。

  假设主板给PT100的供电是标准的 3.3 V 3.3V 3.3V直流电,并且通过PT100的电流也是其最大 5 m A 5mA 5mA直流电流,那么在此刻,PT100所要分掉的电压约为 109.89 ∗ 0.005 = 0.54945 V 109.89*0.005=0.54945V 109.89∗0.005=0.54945V   将其根据AD转换的换算公式换算成AD值大概为 0.54945 / 3.3 ∗ 4096 = 681.98 ≈ 682 0.54945/3.3*4096=681.98≈682 0.54945/3.3∗4096=681.98≈682   当温度上升一度,假设PT100的阻值刚好上升了 0.385 Ω 0.385Ω 0.385Ω,那么其分掉的电压的变动值约等于 0.385 ∗ 0.005 = 0.001925 V 0.385*0.005=0.001925V 0.385∗0.005=0.001925V   将其根据AD转换的换算公式换算成AD值大概为 0.001925 / 3.3 ∗ 4096 = 2.39 ≈ 2 0.001925/3.3*4096=2.39≈2 0.001925/3.3∗4096=2.39≈2    0.5 ℃ / A D 0.5℃/AD 0.5℃/AD ?好像还不错,但任务要求所设计的PT100电路测温得出的结果,精度要小于 0.3 ℃ 0.3℃ 0.3℃。

   0.3 ℃ 0.3℃ 0.3℃是什么概念?换算为PT100的阻值变化,也就约为 0.1155 Ω 0.1155Ω 0.1155Ω,那么其精度下,PT100变化 0.1155 Ω 0.1155Ω 0.1155Ω阻值,要变化的电压约为,将其根据AD转换的换算公式换算成AD值大概为,连 1 1 1个AD值都不到,无法达到这个精度。

  所以,这种方法被推翻。  

直流电桥(微小电阻变化转微小电压变化)

  找到了关键问题所在,就是PT100的随温度的变化而成正比变化太小了,只要把这种变化变大,大到很明显,就解决了问题。

  电阻的阻值是没法调大的,只能通过电阻变化导致的电压变化调大,就可以解决变化小的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只要将微小的电阻变化转化为微小的电压变化,再将微小的电压变化转化为大的电压变化,也就是用直流电桥配上一个放大电路,就很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2为一个直流电桥,R1、R2、R3、R4为该直流电桥的桥臂,且R1、R2、R3、R4皆为固定电阻,U1为该直流电桥的供电电源,U2为该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

图2 直流电桥

    结合所学的直流电桥知识,可得公式: U 2 = U 1 ∗ ( R 1 R 1 + R 4 − R 2 R 2 + R 3 ) U2=U1*(\frac{R1}{R1+R4} -\frac{R2}{R2+R3}) U2=U1∗(R1+R4R1​−R2+R3R2​)

  当 R 1 ∗ R 3 = R 2 ∗ R 4 R1*R3=R2*R4 R1∗R3=R2∗R4,该直流电桥会达到平衡,带入公式可得输出U2的值为 U 2 = U 1 ∗ 0 = 0 V U2=U1*0=0V U2=U1∗0=0V  也就是该直流电桥在平衡状态下,输出电压为 0 V 0V 0V;

  当 R 1 ∗ R 3 ≠ R 2 ∗ R 4 R1*R3≠R2*R4 R1∗R3​=R2∗R4时,该直流电桥的平衡会被打破,带入公式可得输出U2的值。

  利用直流电桥不平衡状态下会输出电压的特性,应用不平衡电桥之一——单臂电桥,来把微小的电阻变化转化为微小的电压变化。

  如图3为一个直流电桥,R1、R2、R3、R4为该直流电桥的桥臂,且R1为可变电阻,R2、R3、R4为固定电阻,且 R 3 = R 4 R3=R4 R3=R4,U1为该直流电桥的供电电源,U2为该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

图3 直流单臂电桥

    该单臂电桥应用于本次设计,R1为PT100,R2为与PT100接近的阻值,这样可以使得在一定(温度)情况下(PT100的阻值等于R2的阻值)电桥可以达到平衡,使得单臂电桥的输出趋近于 0 0 0。

  又因为通过PT100的电流不能大于 5 m A 5mA 5mA,不然可能会烧坏PT100,所以R3与R4的阻值虽然要取相等,但又要把电桥电流稳定到 5 m A 5mA 5mA以下,所以R2和R3要给PT100分流。

  本次设计,实验板可接出供电为 3.3 V 3.3V 3.3V和 5 V 5V 5V两种,为了提高精度,也就是提高单臂电桥的输出电压的范围,故选择5V供电。

  在先前的计算中,常温( 25 ℃ 25℃ 25℃)水中的PT100的阻值大概在 109.89 Ω 109.89Ω 109.89Ω左右。假设主板给PT100的供电是标准的 5 V 5V 5V直流电,并且通过PT100的电流也是其最大 5 m A 5mA 5mA直流电流,那么在此刻,PT100所占电压最大为 109.89 ∗ 0.005 = 0.54945 V 109.89*0.005=0.54945V 109.89∗0.005=0.54945V  也就是说R3和R4至少要分掉的电压为 5 - 0.54945 = 4.45055 V 5-0.54945=4.45055V 5-0.54945=4.45055V

  设 R 1 = R 2 = 109.89 Ω R1=R2=109.89Ω R1=R2=109.89Ω,在此刻, 5 V 5V 5V通电的电桥为一个并联电路,可变形为图4所示的电路:

图4 PT100单臂电桥变形图

    又R3和R4至少要分掉 4.45055 V 4.45055V 4.45055V的电压,所以R3和R4的阻值至少为 4.45055 / 0.005 = 0.5 V 4.45055/0.005=0.5V 4.45055/0.005=0.5V

  又由于本次设计PT100用来测量 20 ℃ 20℃ 20℃ ~ 80 ℃ 80℃ 80℃的水温,水常压下的极端液态也就是 0 ℃ 0℃ 0℃。

  重新计算PT100将分掉的电压,PT100的阻值放入 0 ℃ 0℃ 0℃的水中,其阻值为 100 Ω 100Ω 100Ω左右。假设主板给PT100的供电是标准的 5 V 5V 5V直流电,并且通过PT100的电流也是其最大 5 m A 5mA 5mA直流电流,那么在此刻,PT100所占电压最大为,在此刻,R3和R4又至少要分掉的电压为 5 - 0.5 = 405 V 5-0.5=405V 5-0.5=405V  所以R3和R4的阻值至少为 4.5 / 0.005 = 900 Ω 4.5/0.005=900Ω 4.5/0.005=900Ω

  所以R3和R4的电阻取值,在下至少是 900 Ω 900Ω 900Ω,但现实中没有刚刚好的阻值可以挑,那就可以选择比该值大的电阻,例如 1 K Ω 1KΩ 1KΩ,或者是比 1 K Ω 1KΩ 1KΩ再大的,但是如果选用的电阻太大,则分压过多,依旧导致电桥的输出范围越来越少,最后使得微弱的电压变化变得更加微弱,甚至是不变化了,而且电阻的型号选用金属膜电阻,因为其体积小、噪声低、稳定性好,选它很不错,误差1%可接受。

  又因为R2要与PT100趋近,所以对水的温度测量中,温度变化最大为 0 ℃ 0℃ 0℃ ~ 100 ℃ 100℃ 100℃,所以PT100的电阻变化约为 100 Ω 100Ω 100Ω ~ 139 Ω 139Ω 139Ω,因而要使得电路达到最佳的变化R2为 150 Ω 150Ω 150Ω的可变电阻最佳,又可调精度要非常高,所以要选用精密电阻。

  但现实中没有刚刚好阻值的精密电阻可以挑,那就可以选择比该值大一点点的精密电阻,所以3296w不错,多圈式精密可调,例如3296w电位器201( 200 Ω 200Ω 200Ω)。

  所以本次设计选用的R3和R4为 1 K Ω 1KΩ 1KΩ,单臂电桥部分的设计完成,如图5所示。

图5 PT100单臂电桥部分

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微小的电压变化)

  接下来就是放大电路部分,通过放大电路来实现把电压的微小变化扩大,使用模电所学过的差分放大电路(减法电路),可以把电桥的输出进行减法运算,并增益放大输出。

  ,电桥输出电压电势相等,差分放大电路的减法运算的结果为 0 V 0V 0V;

  ,电桥输出电压电势拉开,此时差分放大电路的减法运算即可有一定的差值,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到合适的差值变动并输出,即当电桥输出最大时,经过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到我们所需的最大差值电压 0 V 0V 0V ~ 3.3 V 3.3V 3.3V。如图6为一个差分放大电路:

图6 差分放大电路

    

  ①因,为“”特性,同相输入端为高阻态,其输入电压值仅仅取决于R2、R4分压值。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可以看作成为输入端比较基准电压;

  ②因,为“”特性,进而又推知其为反相输入端,即R1、R3串联分压电路,这是。放大器的控制目的是

  ③由R1=R2,R3=R4条件可知,放大器输出端OUT只有处于“”状态,即输出端OUT为0V,才能满足反馈电压等于基准电压,这可以由此导出差分放大器的一个工作特征。

  

  ①此时因同相输入端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端,输出端电压往正方向变化,其R1、R3偏置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R3→R1;

  ②由R1、R3的阻值比例可知,R1两端电压降为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 U 1 (同向输入端电压)-U1 (同向输入端电压)-U1  则R3两端电压降为 [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 U 1 ] ∗ ( R 3 / R 1 ) [(同向输入端电压)-U1]*(R3/R1) [(同向输入端电压)-U1]∗(R3/R1)  输出端电压为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 [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U 1 ) ∗ ( R 3 / R 1 ) (同向输入端电压)+[(同向输入端电压-U1)*(R3/R1) (同向输入端电压)+[(同向输入端电压-U1)∗(R3/R1)

  ③若此时的输入电压差为 U 1 - U 2 U1-U2 U1-U2,输出电压为 X ∗ ( U 1 - U 2 ) X*(U1-U2) X∗(U1-U2)。则该差分放大器的差分电压放大倍数为 R 4 / R 3 = X R4/R3=X R4/R3=X  可得该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 X X X倍。

  

  ①此时因同相输入端电压低于反相输入端,输出端电压往反方向变化,其R1、R3偏置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R3←R1;

  ②由R1、R3的阻值比例可知,R1两端电压变为 - U 1 -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U1-(同向输入端电压) -U1-(同向输入端电压)  则R3两端电压变为 - [ U 1 -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 ∗ ( R 3 / R 1 ) -[U1-(同向输入端电压)]*(R3/R1) -[U1-(同向输入端电压)]∗(R3/R1)  输出端电压为 -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 ( 同 向 输 入 端 电 压 - U 1 ) ∗ ( R 3 / R 1 ) -(同向输入端电压)-(同向输入端电压-U1)*(R3/R1) -(同向输入端电压)-(同向输入端电压-U1)∗(R3/

标签: 仪表精密低温漂电阻pt5600传感器水温显示传感器近乎无温漂电阻950h精密直线位移传感器05n直流三线传感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