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90后周昊欣一天2篇Nature

最近,一位蛰伏七年的年轻研究者发表了两篇文章《Nature》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1992年出生的周浩欣是事件的主角,他于9月1日作为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第一作者《Nature》发表了两篇论文。

论文标题分别为《Superconductivity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性),以及《half and quarter metals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半金属和四价金属)。这两篇论文报告了菱面三层石墨烯超导的最新突破。

周昊欣与《Nature》曹原,2018年十大科学人物之一,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生,也是石墨烯超导现象的研究者。

石墨烯是一种单层二维蜂窝晶格结构材料,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它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它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它被认为是未来的革命性材料。

超导石墨烯的超导性可能有助于改进核磁共振仪,设计实用量子计算机。

周浩欣的《菱形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超导性》主要报告了在晶体菱形三层石墨烯中发现的超导性-临界温度下的电阻为零。这是石墨烯电子系统首次观察到超导现象。菱形三层石墨烯中的半金属和四价金属主要展示了菱形三层石墨烯中格栅极调谐的范霍夫奇点,将电子系统的自发铁磁极化驱动为一种或多种自旋和谷型。

今年8月,周浩欣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即将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后。

此前,他在加州大学圣巴拉分校Young Lab实验室工作,这两篇文章《Nature》论文也是实验室的结果。实验室官方网站表示,实验室结合纳米制造和电子测量技术,研究量子材料中电子态的特性。我们将新颖的异质结构制造技术与低温测量相结合,旨在获得这些脆弱电子状态的微妙电、磁和热特性。

6月,周浩欣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网站上自我介绍:我叫周浩欣,是一名研究生,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系 Andrea Young 教授们一起工作。我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石墨烯范德华异质结构中的电子相关性。在加入加州大学圣巴拉分校之前 2015 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学士学位。”

从2011年到2015年,周浩欣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物理。

根据“DeepTech据深圳科技报道,周浩欣表示,他没有像曹元那样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青年班,而是在青年班学院下面的理科实验班学习。此前,他正常参加高考。

周浩欣的家乡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他对物理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他的家庭。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做了机械工作,带他去工厂了解汽车和零部件。

标签: 原子氧对石墨烯膜电阻的影响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