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CPU/GPU更新会带来性能飞跃,就像nVIDIA刚刚发布的代号为FERMI”的GTX470/480,其单核性能已达到前代旗舰双核GTX295性能的提高自然是最令人兴奋的,但创造了记录30亿个的晶体管数量更是带来了惊人的功耗,GTX480超过满载功率实测400W(标称250W),这大大提高了供电部件的设计要求,显卡的高温也对周围部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GTX480
夸张的
6 2
相供电
你真的知道他们吗?
固态电容实际上是一种铝电解电容
固体电容器的内部结构
简化供电模块原理图
i7
能不能超很多时候取决于供电电路内阻
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参数对比
固态电容与其它种类电容的频率特性图
R600
显卡的供电设计频率高达
1.5Mhz
高频下电解电容的容量下降严重
只有电解液电容的温度
/
阻抗曲线变化最大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类电容器在不同温度下的阻抗变化曲线,而只有
Ai-Cap
铝电解液电容的特性曲线出现大范围变化,而且变化趋势为
15
度以下时
ESR
随温度降低而迅速增大,而在
25
度以上时会随温度增加而
ESR
降低,这意味着电解电容无法适应低温下的使用,而这正是造成了业内曾经轰动一时的耕昇显卡花屏的主要元凶。
三洋
CVEX
固体
/
电解液混合电容(绿色)难逃低温“浩劫”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解电容采用的离子导电法,在低温下离子在液态中运动较慢(高阻抗),而高温会使得离子活跃度增加而变得低阻抗,与固态电容稳定的分子导电法不同,固态电容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温度和寿命是电解电容的“矛”与“盾”
有的读者或许会想,既然电解电容高温下
ESR
降低,正好适合在板卡供电上使用。但实际上虽然高温下电解电容
ESR
降低了,但同时寿命也会显著减少,这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特性。
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温度
/
寿命对比
从上面的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的不同温度下的寿命对比可以看出,即使在
105
度时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都是
2000
小时的寿命,但是固态电容是每下降
20
度寿命就增加
10
倍,而根据
Arrhenius
法则,电解电容每下降
10
度寿命只增加
2
倍。
固态电容还有着更小的体积,不会阻挡散热器及三热风道
即使在
75
度下工作(主板供电模块的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
60
度),固态电容也有
63000
小时寿命,而电解电容只有
16000
小时,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电脑的使用时间来计算下你的主板电容能用多长时间不***,呵呵。
有条件的话,全固态电容的主板绝对是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