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KTV业态正迎来行业寒冬。
央视财经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全国KTV店铺数量呈悬崖式下降,从2015年巅峰时期的12万家减半至5万家,2020年KTV行业整体客流下降70%-80%。
相伴,
各种数据和现象表明,年轻人逐渐退出线下KTV消费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中老年人,他们成为这一业态的主力客群。
大多数主流观点认为,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消费敏感性和较低的消费能力。当一个行业的主要客户群体成为中老年人时,这意味着该行业正在衰落,很难走出河流的泥潭。
因此,大多数线下KTV企业努力摆脱中老年人的标签,不断推出各种新模式、新形式的年轻人,如火锅房、桌游房等,努力追求年轻人的步伐,中老年人服务调整大多停留在低价促销,似乎中老年人只会因为价格便宜而购买产品和服务。
然而,中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应被低估。他们不仅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群体,而且与固有认知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愿意花近千元买一个音质好的麦克风,也可以花五六千元甚至几万元买一个乐器或者一门音乐课……
对中老年人而言,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线下KTV业态转型重生的机会。
如何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重塑打击中老年人的价值锚点,让他们在这种商业形式中释放出更高的消费力KTV企业家和老年行业企业家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代年轻人集体刷夜狂欢的日子已经远去,但中老年人仍然享受着KTV包间里纵声唱歌的乐趣。
-
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KTV根据行业发展蓝皮书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量贩运KTV18-21岁用户数同比下降13岁.消费量同比下降4% 15.4%。60-70岁的用户数量同比增9.6%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4%.1%。70-80岁的用户数量和订单量同比增长约0%。
-
此前,《商界》数据还显示,自2014年以来,60后一直占据KTV包房更长时间的消费者,KTV69.7%是60后;90后只占12.6%,80后占6%.9%。
随着中老年人成为线下老年人KTV一些商家和平台也关注这一现象,开始调整银发集团的经营策略。
AgeClub记者团队走访了武汉的几家连锁店KTV,目前,中老年人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中老年人更注重商品的性价比,有些KTV商家投其所好,通过打折促销直接吸引消费。
连锁式,如温莎、米乐星等KTV品牌专门为中老年人打造老年爱心会员卡。50岁以上的群体可以凭身份证办理,60岁以上的折扣更大。
银发族只需几十到一百元就能享受到五到十次左右的唱歌服务,还附上一些物品,如抵押券、米粉、粮油、鸡蛋等。
中老年人在KTV与年轻人的消费时间恰好错开。
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数据,从KTV从下午客流来看,老年人比年轻人多20%。
AgeClub记者团队走访调查还发现,白天组团唱K的中老年人占店铺客户的70%。他们大多和亲戚朋友、社区邻居、老年大学的同学或单位同事一起来。同行人数一般为3-7人,购买时间约为3-6小时。
纯K、空境派对、星聚会等一批KTV为了迎合银发群体的作息规律,商家还调整了营业时间和套餐价格。
同时,KTV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采用阶梯定价策略。下午是最便宜的消费时间,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客流,也将KTV有效利用闲置时间。
-
起初,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如何使用点歌、切歌、设置音量、切换原唱和伴唱等功能。KTV专门配备服务人员,耐心指导他们使用点歌设备。
-
以纯K、以温莎为代表的一批头部KTV率先在高档包间提供移动平板,帮助中老年人点歌。
-
为迎合中老年人的歌唱偏好,KTV经典老歌、民歌、抖音神曲、广场舞歌曲等类型的歌曲在曲库中广泛添加。
-
纯粹是基于为中老年人带来更好的歌唱体验的初衷K、星聚会等KTV免费提供热水、润喉茶等饮料。为了防止老年人唱歌时发生意外,有些人KTV商家甚至配备了降压药、速效救心丸等药物。
-
餐饮设置方面,KTV企业禁止年轻人自带食物,但允许中老年人携带茶、水果、零食等。K、米乐星和北京同乐迪KTV甚至推出餐饮服务,根据银发集团的口味偏好,积极改进菜单,提供软糯可口的食物和汤,如粤式茶点和中式烹饪,深受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
线下KTV当商家调整中老年人的服务策略时,在线K歌平台也开始围绕中老年人布局线下产业。
唱吧率先探索线下音乐场景的发展,基于声音技术优势,以唱吧为基础APP以麦颂为核心,联合实体连锁品牌KTV打造唱吧麦颂,提供多人娱乐场景和音乐聚会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产品生态闭环。
唱吧麦颂以重阳节为主线,为全国中老年人开展经典歌曲在线唱歌活动,并推出C1麦克风,胶囊麦克风,AQUA麦克风等优惠产品,辅以各种健康礼品、店铺唱歌卡、健康公寓体验卡等。
另一家在线K歌巨头全民K歌也积极布局线下银发市场。近日,全民K歌和平安银行颐年学院合作,举行颐年学院聚会仪式和欢聚芳华好歌声K歌曲系列大赛探索娱乐 新的金融模式。
不过,尽管KTV业态正在围绕中老年人调整经营策略,但由于对中老年人消费能力低下的固有认知,徐只是把中老年人当作门店的补充人群,并没有深度挖掘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潜力。
但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中老年人是线下的KTV消费金额不低。
数据显示,示,虽然比例低于90后,但要考虑到目前KTV企业仍然关注年轻人,对中老年人没有做太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如果,如果线下的话KTV商业形式可以改变心态,深入挖掘中老年人的需求,重新设计产品和服务,中老年人也将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
结合我们对中老年人的研究,以及他们对音乐的偏好和支付能力,我们认为中老年人是线下的KTV消费潜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娱乐是中老年人退休后最大的增量需求。
音乐是娱乐下的一个重要类别。在老年大学,音乐课程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围绕中老年人的音乐学习需求,有几家年收入超过1000万的教育机构。
AgeClub研究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都来了KTV消费的首要需求不是唱歌,而是日常社交。他们报名参加各种音乐课程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线下的渴望KTV聚会时一展歌喉。
谢爷爷去年刚从单位退休。他的爱好一直是唱老歌。退休后,他经常带着三五个朋友来KTV唱歌。现在我退休了,闲着。除了偶尔打麻将,最大的乐趣就是唱歌。他承认,他以前想过在家里配置一套完整的K歌设备,但考虑到可能扰民,他选择了唱歌。
除了这些真正来K歌房只为一展歌喉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是为了打发时间,
吴奶奶说她不喜欢唱歌,通常听京剧,来KTV只是为了和亲戚朋友聊天。以前我们姐妹都是去公园或者周边景点玩,现在因为疫情走来走去不方便。孩子们说,KTV现在价格很便宜,是老年人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这类中老年人退休收入稳定,健康状况良好,暂时没有压力帮助孩子照顾孩子。KTV作为私密性好的娱乐休闲场所,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吴奶奶说:与公园相比,KTV虽然我们需要花钱,但我们有很多人,我们可以轮流付钱或AA,一个月来几次没有负担。现在有很多KTV他们都在优化服务,甚至允许我们自带食物。当我们厌倦在外面散步时,我们可以坐下来唱歌。
KTV作为一个集体的社交娱乐场所,除了提供歌唱服务外,它也是一个更封闭的社交场所。与缺乏私人和娱乐体验的离线空间相比,如公园和酒店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p>
作为现阶段社会最富裕的人群之一,中老年人的支付潜力高于任何年龄阶层已是公认的事实,而消费意愿则是决定他们是否买单的要素之一。
陈爷爷退休前,就职于当地的文化艺术馆,精通声乐、二胡、大提琴等项目,也经常代表市里去各地参与文艺汇演。他表示,自己之前很少来KTV,已习惯了各种民乐演奏,但有次被家里的晚辈带到KTV唱歌,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成为了超级麦霸。
“一直以为KTV里的歌曲都是年轻人才会唱的,但来到这儿才发现,从通俗唱法到美声唱法,曲库里的歌都能满足我们。我们之前的同事现在都爱组团来KTV,我们甚至还购买了电容麦克风,这样声音的音质会更好些。”
AgeClub了解到,KTV重度“发烧友”们不仅会购置昂贵的K歌麦克风,甚至也会在家中配备全套的K歌设备,甚至购买曲库资源。从麦克风、耳机、声卡、效果器到音响、点歌机、电容屏、隔音材料等,都是银发族在家中K歌必不可少的专业配置,俨然类似一个小型的录音棚。
诸如陈爷爷这样追求专业唱法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他们有声乐基础,也擅于钻研学习,
作为依托线下场景的文娱业态,KTV门店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这一业态的潜力所在。
以KTV门店为入口,其中可以嵌入多项产品、服务品类,例如餐食、桌游等。
这意味着, ,深度满足中老年人的文娱乃至健康养生需求,这背后是一片更加广阔的市场。
另外,中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消费时段不同,在不同时段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套餐产品及服务,也能有效填补线下门店的闲置时间,提升场地利用率。
分析了现状和需求潜力,接下来谈谈对于线下KTV业态乃至老年行业创业者来说,这中间的机会点以及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目前,国内许多KTV商家的变革仍然集中在年轻客群,推出了许多全新的业态模式例如:“KTV+桌游”、“KTV+电竞”、“KTV+火锅”、“KTV+私人影院”、“KTV+剧本杀”、“KTV+网络购物”等娱乐项目。
但
一方面,从KTV商家的变革来看,针对中老年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流于浅层的价格、促销体系变化,真正从业态层面变革的仍是少数,且并不彻底。
对于这些传统线下KTV运营者来说,很难说服自己彻底放弃年轻人的市场,转投老年人的怀抱,所以他们针对中老年人的改革多少显得扭捏。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许多老年行业的创业者已经开始行动,将KTV这一业态与其他中老年需求业态融合在一起,主要呈现为两个方向:
随着时间精力逐渐被解放,越来越多中老年人对于娱乐、旅游、购物等消费需求全面释放,面向银发群体的文娱消费形态也正在走向多元化。
根据AgeClub日前发布的《中国式养老真相洞察健康个护报告》,60、70后悦己意识逐步觉醒,健康、休闲、社交、旅游类悦己体验消费逐步提升。
上文提到,大多数中老年人来到KTV的意图除了单纯的爱好唱歌,最主要的目的是社交聚会。
当传统KTV尝试在提供唱歌服务的基础上,为中老人量身定制以“聚会”为主题的K歌包厢,随意温馨的环境、全方位的服务可以提升他们对于社交聚会场景的认可程度和信任感。
除外,整个家庭集体齐聚KTV共享天伦之乐也正成为当下逢年过节的标配项目。
相比起棋牌室或电影院,KTV提供除唱歌、餐饮等服务,还可以满足四代、五代之家中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一些商家正在创新聚会业态,在特定场景里配备KTV、舞台音响、投影仪、棋牌室、小型电影院、儿童乐园区、厨房、烧烤区等专属空间,为中老人的亲友聚会及代际沟通提供多形态的娱乐方式。
上海晶彩人生聚会酒店从商务酒店转型,依托“中老年聚会”项目提供增量服务,将吃喝住宿的酒店业务延伸至玩乐休闲等文娱场景,其中嵌入包含KTV、麻将、短途游等在内的多种中老年人群喜爱的业态。
上海聚晚晴酒店也深耕退休市场,创立“1+3”退休玩聚酒店产品服务体系(玩聚酒店+文旅+交通+保险),致力于为中老年人打造“晴好退休世界”,服务涉及围桌聚餐、文艺活动、自助茶歇、玩聚空间和主题定制等。
在老人支付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的今天,随着“旅游+养老”模式的推广,旅居养老作为“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逐渐成为他们退休生活的休闲娱乐方式。
-
艾媒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老年人旅游消费金额超过5000亿元。
-
根据携程发布的银发族出游趋势洞察:截至2020年10月,携程平台近半年50后、60后人均花费同比增长35%,2000元-3000元的旅游产品最为热门。
-
爱彼迎中国数据也显示, 这一比例远超千禧一代旅行者。适合好友欢聚,且富于特色民俗和多样体验的客栈、农家乐,是他们最为偏爱的房源类型。中老年人爱热闹、爱结伴、集体出游的喜好显著。
目前国内的一些旅游公司,积极开发建设老年短途旅居项目,并以文娱服务驱动银发老人体验,在其中嵌入KTV、温泉、游泳池等服务。未来,愈加重视老人的文娱消费,将是“旅游+养老”这一老年产业新的发展趋势。
此前,康加旅居签约云南腾冲空港观光酒店,依托云南地区自然风貌和环境优势,将健康旅游与度假结合,打造适合活力老人的多元度假与康养方式。
酒店集住宿、餐饮、娱乐、会议和旅游接待为一体,并设置KTV、桑拿足疗按摩、天然温泉等体验服务,让中老年人可以享受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不过,从国内目前的创新和变革来看,大多是把KTV作为一项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服务嵌入综合性的文娱业态中,以KTV为主业态的变革创新几乎还未出现。
在邻国日本,已经出现了以KTV为主业态的中老年商业业态,这也侧面佐证了,在老年行业,聚焦KTV这一业态同样存在许多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根据我们调研,日本不少KTV公司都推出了鼓励中老年人前去消费的激励政策,例如套餐折扣、餐饮、专车接送等,其中Koshidaka集团旗下Manekineko卡拉OK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案例。
Koshidaka集团是日本一家提供一体化综合休闲娱乐服务的公司,旗下拥有Manekineko卡拉OK、OneColour 练歌房等知名品牌,其中Manekineko卡拉OK是日本最大的连锁KTV,业务范围遍布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在Manekineko卡拉OK业务线中,公司结合中老年人的KTV场景需求,推出了许多精细化的创新服务。
硬件设施上,设置家庭KTV包间、配备高保真耳机和麦克风、更新硬件歌唱系统、设置控烟室、布置以招财猫为元素的温馨环境等,以舒适整洁的现代化房间布局和严谨细致的服务态度吸引银发客群。
软件服务则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Manekineko卡拉OK实行低门槛会员制度,首次到来的会员注册时需要出示身份证并缴纳200日元会员费。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记录用户消费数据,提高留存;
公司推出针对中老年人的“Asa-Uta”晨歌特惠服务,中午12点以前,每名用户只需要支付10日元就可以欢唱30min,这一举措可以减少场地的闲置率,也能为中老年用户提供健康、有趣的生活方式。据统计,晨歌优惠大大增加了卡拉OK团体用户的数量,已经被Manekineko卡拉OK列为标准服务项目。
同时,禁烟服务也被列为公司标准服务内容之一,受到以家庭为单位用户群体及老年人的支持和欢迎。
晨歌活动结束后,中老年用户可选择中午的特价午餐。考虑到中老年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公司设置了以米饭、沙拉为主的饮食套餐,还提供特殊膳食和保健食品,提升他们对于附加服务的满意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日本KTV企业也在将居家健身与KTV业态相融合推出创新业态。据了解,在疫情期间,日本Daiichi Kosho公司在KTV曲库里更新了许多关于中老年人居家运动的视频教程,以便提醒中老年人在K歌之余定期进行健康锻炼。
可以预见,当传统KTV深入洞察老年群体的消费趋势,寻求与老年行业深层次的业态融合,行业新的机会点和增长点将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