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有自己的开关频率特性,外界无法改变。管道满足电路频率后,只能提高管道开关的瞬时性,即提高开关速度,缩短波形上下边缘的时间,防止管道在开关转换过程中进入放大状态
电路图如下
输入电压为1V,100K方波,参数调制到接近临界饱和,模拟波形如下:
由于三极管的寄生参数,从饱和到饱和需要0.5微秒,退出饱和至所需时间相对较小。
导通时间取决于基极电流的大小(充电速度),饱和时间取决于放电速度,可以通过电容器实现。原理图如下:
简单的说明一下实现原理,在输入信号上升或下降时,R1被C当三极管基极的电流瞬间变大,导通和饱和时间变短,开关速度加快时,旁路掉落并提供低阻抗通路。
输入信号从0到1V时,由于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三极管电压瞬间为VIN,当基极电压为尖峰脉冲时,三极管基极的电流瞬间变大,导通时间变短。
具体截止时间:当输入信号从1到0时V时,由于C1电压极性为左正右负,基极会受到负方向的电压尖峰,三极管基极的电流会瞬间变大,饱和到截止时间会变短。
模拟波形如下:导通和截止时间明显缩短。
总结:增加C可提高三极管开关速度,但效果仍然很有限,最好的办法是避免三极管进入深饱和区和截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