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及封闭通道技术规范》由会员共享,可在线阅读。请在人文库网上搜索更多相关的《机柜及封闭通道技术规范(12页收藏版)》。
1.机柜及封闭通道技术规范.目录1,总则42,基本服务器机柜42.1总体要求:42.2尺寸:52.3颜色:52.4机柜板材:52.5机柜表面处理:52.6机柜承重:52.7机柜侧板:52.8机柜前门:62.9机柜后门:62.10方孔条(导轨固定和承重柱)/ 立柱:62.11机柜固定:62.12机柜顶盖:62.13机柜底盖:72.14机柜接地:72.15机柜接线装置:72.16盲板:72.17L型支架:72.18PDU:72.19配合通道封闭:82.20横梁:8ODF机柜8封闭通道85.1 总体要求:95.2 技术要求:105.3表面喷涂要求:115.4消防控制要求:115.5 环境监测要求。
2、:115.6接地要求:115.7其他要求:12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用于规定机柜及封闭通道采购安装工程的技术要求。2)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最低技术要求,没有规定所有技术细节,也没有充分引用相关标准和规范。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3)投标人应对本技术规范中列出的内容和要求逐项作出明确响应。如果投标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优于本技术规范提出的要求,则应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说明。4)如果投标人不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规定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投标人对本技术规范有异议的,应在其投标文件中偏离技术规范。
详细描述了3./响应表的方式。5)投标人提供的技术文件应包括制造商印制的投标产品样本。投标文件的内容与样本不一致的,以样本为准。6)本技术规范中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执行的标准发生冲突时,应按高水平标准执行。7)投标人提供的所有信息均以中文为准,投标人对语言误差造成的损失负责。8)本技术规范中标有条款为主要技术要求。如果投标人提供的产品不符合此类要求,则在评标过程中将无效。9)提供设备的保修期为 2年。2.基础服务器机柜2.1 总体要求:工艺先进,尺寸准确,机柜安装角规符合要求ANSI/EIA R-310-D DIN41491;PART1、IEC297-2、DIN4。
4、1494;DART7 GB/T3047-92 与19英寸国际标准兼容, EISI标准。所用材料、紧固件和密封件的机械、化学、电气性能和各种性能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和IEC相关标准。机柜制造商需要通过机柜企业的标准认证和质量体系ISO9001认证(需提供证书)。机柜并放满足图纸要求,机柜间隙小于1.5mm。2.2 尺寸:600mm 1200mm2200mm,柜内有效安装高度至少为46U,从下到上为1U到46U。2.3 颜色:黑色或其他颜色(由业主选择),亚光,机房灯光下无眩晕。2.4 机柜板:采用优质A级优质碳冷轧钢板和镀锌板,能满足要求ROHS要求。
5.内部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相关报告UL可提供测试报告。机柜主要承重部件(框架、梁、柱)U方孔条所用钢板厚度要求1.5mm,钢板厚度要求1.2mm, 前后网门网门和侧门板不承重部件的钢板厚度要求1.0mm,塑料材料应用于盲板,便于拆卸和更换。2.5 机柜表面处理:机架表面需要脱脂、酸洗、防锈磷化、纯水清洗、静电喷涂等处理,不脱漆、耐酸碱、耐溶剂、耐腐蚀、耐指纹不受手汗影响,附着力应100附着、抗冲击,达到安全防护IP20标准;表面外观应光滑,颜色均匀,无露底、无流量、无发泡、无裂纹、无橙皮、无毛刺、锈蚀、防静电;柜体表面平整。
6.1面积内的整度不得超过1mm。焊缝应整齐均匀,不得有裂缝、咬边、开口、烧穿等缺陷。焊缝夹渣、气孔、焊瘤、凹坑等缺陷焊接后应打磨,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行业相关标准。各项指标(包含但不限定于上述)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交货时提供相关证明。外部件表面喷涂必须符合国家无毒无害喷涂标准。2.6 机柜承重:静态承重(不含机柜本身重量)1100kg,移动承重(不含机柜本身重量)500Kg。2.7 机柜侧板:可快速拆卸,便于设备安装。每个机柜配有单侧板,安装后应光滑无凸起部件,无透光缝隙,应有横梁防止凹陷变形。采用专用机柜并柜连接件,柜点设置在机柜立柱上,无需拆卸机柜门即可支撑。
7.现机柜快速并柜,节省人工成本,快速部署2.8 机柜前门:单开通风网门,通孔率大于70%(通孔率定义为:孔总面积与整扇门面积的比例),开口度(并柜)120,需要两点式门锁。门锁方便灵活,开关方便。门与框架的接触位置应配备发泡胶减震条,安装后无倾斜、凹陷、凸起或局部弯曲、扭曲。2.9 机柜后门:机柜后门要求双开通风网门,通孔率大于70%(通孔率定义为:孔总面积与整扇门面积的比例),开口度(并柜)120,需要两点式门锁。门锁方便灵活,开关方便。门边与框架的接触位置应有发泡胶减震条,安装后无倾斜、凹陷、凸起或局部弯曲、扭曲。安装热管背板的机柜不需要提供后门和后门。
8.轴应满足安装热管背板的要求,并向热管背板制造商提供样机。2.10 方孔条(导轨固定和承重柱)/ 立柱:前后设置对方孔条/立柱,开启距离应满足相应机柜的要求;与梁灵活固定,前后可调。U位刻度显示清晰,服务器上架后不会覆盖刻度。螺钉固定方法应方便柜内操作调整;为加强承载效果,除框架、梁、导轨固定孔外无其他孔;机柜承方孔设计应满足前后调整安装固定、承重、前密封、柜后操作方便的要求,避免设备无法上架。安装所有服务器后,冷空气只能通过服务器的进气孔进入机柜背面,不能直接通过其他区域进入热通道。机柜柱采用滚动型材技术,机柜柱强度大,前后孔条之间的距离。
9.按25支持mm灵活调节步距。2.11 机柜固定:机柜龙门框为铸件,可支持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两个横向相邻的机柜必须横向并柜,机柜需要固定,厂家提供固定方法。2.12 机柜顶盖:顶部前600mm为防止冷风泄漏,后部600mm要求开有6个190mm95mm方孔,方便强电、弱电布线,所有孔均用橡胶皮包裹,以免损坏电缆,支持布线系统的安装,并配备2个固定、可拆卸的盖板。2.13 机柜底盖:需要机柜底盖,全封闭。机柜底部配有专业工程底座安装接口,支持底座安装2.14 机柜接地:铜接地排1块,配套各种长度的接地线,分别连接到机柜顶盖、方孔条/立柱、前后门和侧板,保证机器。
10.柜内各部分完全接地。机柜接地位于顶部或底部,提供全方位接地保护, 机柜应单独使用PDU或配电单元设置接地点,提高接地安全性和可靠性2.15 机柜接线装置:机柜后部左右两侧应配备垂直接线槽或具有此功能的设备装置,方便机柜接线、接线、更换、扩展。每个机柜网线数约为232根,电源线约为232根。导轨2的理线装置高度应考虑mm厚度,保证理线器安装后,与上下交换机、配线架无缝隙。发泡软胶用于堵塞理线器穿线孔,避免冷热气流短路。2.16 盲板:盲板安装拆卸方便,密封性好。每个机柜需要配置1U免工具盲板15块。应考虑导轨2的高度mm厚度,确保盲板安装后,如果顶部,盲板之间没有间隙。
11.盲板与机柜顶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措施堵塞。2.17 L型支架:支架厚度为2mm,长度600mm角钢,支架前后可用螺钉和方孔条/立柱固定。支架固定后,螺钉固定面的角度不得超过方孔条/立柱的垂直边缘,防止服务器无法安装;每个机柜应配备16对L型支架。每对L型支架最小间距为89mm,L型支架厚度适中,保证L型支架 2U服务器可以放置在服务器机柜中U”机架位内。L支架承载不小于8000KG,弯曲处应有钢筋或焊点,承重截面应有足够的宽度,以避免服务器脱落。服务器上架后,支架受力后弯曲角度应为90度,迫下一层服务器。2.18 PDU:每个机柜配备2个单相32APDU,1-6#机房(自用。
12、机房)的PDU机柜顶部输入2为微断形式P32A*1,输出:2P16A*6 10A*10;其他机房PDU以插排的形式输入32A*1,输出16A*6 10A*10、国标插座,各分路带空开,无数字显示,无防扣功能,垂直安装在机柜后门左侧,前孔条/立柱距离9000mm(即保证服务器机柜的进风面PDU距离900mm);电缆规格的配置应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电缆的长度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配合布线桥架: 强线槽为上线,从机柜顶部进入机柜,应留好进线口,并做好密封设计。配合布线桥架: 强电线槽为上线,将从机柜顶部进入机柜,应留下进线口,并做好密封设计。弱电线槽(铜缆、光缆)为上线,铜缆、光缆将从机柜顶部进入机柜,应留下进线口,并进行密封设计。投标。
13.人们需要解释机柜产品在电缆管理和高密度跳线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特点。2.19 配合通道封闭:由于本次设计需要通道封闭,详见图纸。2.20 横梁:每侧至少应有3根横梁固定在前后孔条/立柱上,避免设备高密度上架后方孔条/立柱变形。横梁与框架、方孔条/立柱的固定方法应灵活、上下、前后微调。横梁上除方孔条/立柱固定孔外,无其他孔,便于增加横梁承载强度。ODF机柜机柜尺寸要求840mm300mm2200mm,机柜的高度和安装高度与基本服务器机柜一致,无需配置PDU、L机柜主要采用聚集大量光缆或光纤的类型支架。顶部需开1个230mm600mm方孔(600mm方向与机柜前后门平行),距离。
14.机柜前门1000mm,距离后门100mm每个地方开一个方孔,方便光纤和光缆用橡胶皮包裹孔,避免损坏电缆,支持上接线系统的安装。前后孔条/立柱距离要求为600mm,方孔条/立柱与前门和后门的距离为300mm,留作跳线空间。并在机柜前后缆或光纤的理线装置分别配置在机柜前后。除上述要求外,其他要求与基本服务器机柜相同。本工程术规范如下:5.1 总体要求:设计安装冷通道封闭系统中的各部件,包括机柜、门、翻盖、固定天窗、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器、消防联动装置等。机柜面对面布置,冷通道封闭,冷通道两端入口采用封闭平开钢化玻璃门,冷通道上方安装阻燃有机玻璃翻转。
15.发生火灾时,板盖可自动打开,以确保消防气体喷入。整个结构应符合国家消防规范的要求,可实现消防联动。当消防联动信号确认或温度和烟雾达到设定值时,天窗必须具有自动开启功能和手动开启功能。系统模型示意图:5.2 技术要求:冷通道封闭系统以机柜为单元模块设计,安装机柜正面顶部,各单元可独立安装,并与相邻单元连接。通道支撑板应与机柜水平支架稳定连接,并具有按需扩展的功能。冷通道机房两侧门为平开门,设计为常闭状态,应安装自动闭门装置。门均配有缓冲密封装置,提供良好的保护,门与机架的密封性要求严格。通道门可采用窗户结构,门框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冷轧钢板或铝型材,厚度1.02。
16、.0mm,内部使用不小于5MM钢化玻璃, 门的两侧和底部都配有密封材料,钢化玻璃面积到80%以上,透光率应大于90%,主体颜色采用深黑色(与机柜一致),表面为亚光颜色,自动门尺宽度不短于1200mm,高度不低于2200mm。在正常状态下,翻板顶盖由通电的磁铁吸合,顶部密封不透气,翻板顶盖需配密封胶圈,当一旦发生火警或当温度或者烟雾达到设定值时,阻燃有机玻璃天窗在可自动打开,开启面积可以达到整个冷通道面积的60%,为消防气体进入冷通道提供通路,满足气体灭火要求,从而实现火灾情况下的自动开启,完成消防联动控制。按冷通道尺寸及机架尺寸规格确定天窗模块尺寸,同时需考虑到机房人员安全性,天窗顶板距机柜高3。
17、00mm,旋转天窗开启后下沿距地距离不应小于2000mm,可以完全杜绝在意外事件时,阻燃有机玻璃天窗在进入消防联动状态时可能对机房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密封冷通道的天窗应采用平顶结构,由侧板、顶板、旋转天窗组成。天窗模块应便于单独拆卸更换,并且模块间安装牢固严实整齐美观。密闭通道内需设置照明系统,照明灯具采用T4灯管,沿密闭通道方向安装于密闭通道顶板与机柜夹角处。冷通道消防天窗框架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或铝型材,厚度为1.0-2.0mm,框架密封方式采用专用密封机打胶密封,内部为阻燃有机玻璃玻璃,顶盖尺寸不小于600MM*1200MM,顶盖框架采用专业磁力吸锁,锁吸板采用镀锌处理,防残磁。
18、设计,锁芯双绝缘处理。有机玻璃透光率:大于90%。5.3表面喷涂要求:主体颜色采用深黑色,表面为亚光,喷粉厚度应不小于60m ,满足防腐、防锈、防火、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不露底、无起泡、无裂纹、金属件无毛刺锈蚀要求。5.4消防控制要求:冷通道内应设置专用天窗控制器,控制器工作电源应按要求引自天窗控制器电源的配电箱,配电箱引自列头柜,能自动、手动控制天窗开启。冷通道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应具备非正常状态下开启的故障告警功能,并提供声光告警及常闭远端告警接点输出。5.5 环境监测要求:每通道设置2个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温湿度探测器、1个感烟探测器、1个感温探测器的组合,探测器对外接口需。
19、符合RS232或RS485通用总线标准,且开放协议接口,以实现和动环监控平台的对接。冷通道首、末两端应提供位置安装通道内摄像机。冷通道封闭系统整体外观应与机房整体环境协调。5.6接地要求:冷通道密闭系统各个金属部件均应接地,以实现整体接地,而且接地应通过接地铜带上的接地引出线接至机房的接地铜牌上。5.7其他要求:冷通道柱子处处理,当冷通道两侧的机柜中间有柱子时,若柱子凹进机柜内,要求在垂直面柱子两侧(齐机柜正面)加装、隔墙;若柱子凸出机柜正面,要求在垂直面柱子与机柜之间加装隔墙。隔墙材质应为全钢板或钢板与玻璃组合,隔墙龙骨应与冷通道其他相邻的龙骨整体固定。整体要求牢固、美观。不规则通道处理,当冷通道两侧机柜非一一对应时,应在相关机柜对面(1200mm处)安装隔墙,要求隔墙材质应为全钢板或钢板与玻璃组合,隔墙龙骨应与冷通道其他相邻的龙骨整体固定。整体要求牢固、美观。冷通道密闭系统的所有单元组件应采用独具良好耐磨性、耐蚀性,精细加工,整体冲压成型,高可靠接触,单元开启寿命试验均在5000次以上,应安全耐用要求无松动现象,确保气流输出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