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J7型转辙设备安装调试方法
锁系统是为满足我国加速线路需求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道岔转换系统。该技术在信号转换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施工操作简单,操作人员易于学习和掌握。牵引装置和转辙装置同时施工,以减少工作时间。安装调试过程更加合理、程序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本工艺适用于新建铁路或铁路技术改造工程中电气化、非电气化段加速道岔电动转辙机和钩式外锁装置的施工。
通过电液转辙机转动,带动锁闭杆向斥离轨方向运动,并通过尖轨连接铁使斥离尖轨向密贴方向运动,当密贴尖轨侧锁闭杆凸台滑入锁钩缺口时,锁钩落下,密贴尖轨解锁。两侧尖轨处于解锁状态,同时向原离轨方向移动,原离轨与基本轨密贴,锁钩头向上,锁杆凸台从锁钩间隙滑出,原离轨开始锁定,原离轨继续移动到标准开口位置停止,密贴轨变成离轨。远离尖轨侧的锁杆凸台在锁钩下移动到标准定位置。
4.1施工准备 (1)道岔初始状态:道岔铺设完成经过检测、验收后,检查各牵引点处转辙基坑深度、宽度,检查牵引点中心线(基本轨上两孔中心)距前一岔枕中心线距离,检查牵引点基本轨两孔中心与尖轨安装连接铁的两孔中心是否对中。若道岔初始状态不满足以上要求,需重新调整道岔及岔枕等满足要求。 (2)轨距:检查转辙器各牵引点的大轨距和轨距,并根据安装图纸逐一调查。 (3)道岔的初始密封状态:安装转换设备前,无撬棍拨动。密封段的原始状态分别与曲线和基本轨道的基本宏观密封;用撬棍拨动,尖轨和心轨应平稳移动,无明显阻塞。如果道岔的原始密封状态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要重新调整以满足要求。 (4)密封状态:利用撬棍或钩锁将直、曲尖轨与曲、直基本轨分别粘贴在尖轨的三个牵引点上。检查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后整个密封段的密封情况。满足要求后,检查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的曲、直基本轨。在心轨第一牵引点,用撬棍或钩锁将心轨贴在翼轨上,用撬棍将第二牵引点的心轨贴在规定的过程中。检查心轨第一牵引点的密。满足要求后,检查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的密贴情况。如果密贴状态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要重新调整以满足要求。
4.2 ZYJ提速道岔电液转辙机的安装方法 a. 两锁闭杆分别连接在各牵引点,要求两锁闭杆连接直,与绝缘垫板、连接板配合良好,螺栓、螺母、垫圈连接牢固。 b. 撬开两侧的尖轨,分别安装各牵引点的尖轨连接铁,预置连接铁与尖轨之间的3mm调整片。 c. 在一侧基本轨道上安装一个锁定框架,锁定框架安装螺栓应位于锁定框架长孔的中心,暂时不拧紧;将锁定杆从另一侧基本轨道底部插入锁定框架,使锁定框架组件挡板的凸台进入锁定杆槽,并在另一侧基本轨道上安装另一个锁定框架。 d. 调整两侧锁定框的位置,使锁定杆在锁定框摆放。 e. 将锁钩放在锁杆上,锁钩间隙卡在锁杆凸台上,保持锁钩孔清洁无异物,润滑均匀,推动锁杆,使锁钩孔与尖轨连接铁的销轴孔对齐,从前到后穿入销轴(销轴螺纹端远离尖铁),拧紧销轴。 f. 两侧安装锁定铁。锁定铁与锁定框之间预置5mm调整片,穿入固定螺栓,暂时不紧固。 g. 安装锁钩夹板。 h. 将心轨锁钩放在锁杆上,使锁钩的尾部分别在锁杆两个凸台的外侧。 i. 两侧锁定铁。注意锁定铁有标记,应按标记安装在不同牵引点的直股侧或曲股侧。 j. 提起锁杆,从两侧安装锁框,用螺栓将锁框固定在翼轨上。锁框应贴在翼轨的轨头和轨底侧,保证锁框与锁杆的接触面水平。注意锁框和挡板上有标记,应按标记安装在不同牵引点的直股侧或曲股侧。
4.安装安装装置 a. 检查转辙机安装位置的道床排水是否良好。 b. 检查外锁装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c. 连接基础支撑板,但不拧紧所有螺栓。安装支撑板时,注意尖轨与心轨相同,即叉后端螺栓的眼距为284mm,心轨二动岔后端眼距为234mm。 d. 电液转辙机就位。转辙机通常安装在道岔正线一侧,平行于道岔正线的基本轨道。转辙机外壳两端的偏移量不大于5mm,不能安装在正线一侧时,可安装在侧线一侧。 e. 安装电液转辙机时,两个牵引点之间的油管采用槽钢对扣保护,并在地下行走。安装时,注意从尖轨移动到两个动作室的油管。油管进出地面应留有余量,以减缓振动力。油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00mm。 f. 将转辙机动作杆与外锁闭杆连接,注意安装绝缘管。 g. 安装尖端铁后,将长度表示杆与尖轨连接铁连接,并注意根据图纸正确安装绝缘件。 h. 在辙叉部分,安装接头弯板,将心轨表示杆与接头弯板连接。接头弯板可分为转辙机左右安装。绝缘件应根据现场选择,并注意根据图纸正确安装。
4.安装4电液转辙机 a. 将牵引点架上安装牵引点的转辙机或转换锁,并用防松螺栓紧固。 b. 连接主机油管。连接油管时,将转辙机一侧的油管连接起来,手摇转辙机将油管的另一个接头出油后连接到转换锁,并连接其他油管。 c. 使用专用注油器,将YH-10#航空液压油从注油孔注入油箱至油标上限。打开屏蔽装置,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动手 d. 旋转油管采用8#和10#槽钢扣保护,用槽钢支架支撑,固定槽钢支架。安装过程中的弯曲半径不小于150mm,进出槽钢处留有一定的余量,用橡胶保护管保护,防止油管损坏。
5.1 道岔调试方法 (1)手摇或电动转辙机检查道岔开口,两侧应基本相同。如果差异较大,调整安装装置的动作拉杆,使两侧开口的差异不超过3mm,然后检查道岔开口是否符合规定。如果开口大于规定值,则在尖轨连接铁和尖轨之间增加调整垫。动作拉杆上的每齿距离为3mm。调整两个锁框,使两侧锁框对齐,调整基础支撑板位置,使转辙机动作杆、连接杆、锁杆在同一直线位置,确保外锁装置在反向转换过程中运行平稳,无卡现象。 (2)通过增减锁铁与锁框之间的调整片,使两尖轨(可移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密贴满足要求。 (3)通过增减尖轨连接铁与尖轨之间的调整片,使尖轨开口满足要求。注意每增加(减少)1mm调整片,锁框和锁铁相应(减少)增加1mm调整件。如果有尖轨虚开,不计虚开量进行调整,并通知叉铺设方调整尖轨防调限位装置位置,防止虚开过大损坏转辙机表示缺口。 (4)调整动作连接杆处齿形丝扣的量度,使两侧尖轨开口偏差小于2mm,注意每齿长度为3mm。 (5)调整安装装置的长、短表示杆使密贴轨(尖轨、心轨第一牵引点)的锁闭柱与锁闭杆缺口间隙为2±0.5mm,检查柱与表示杆之间的间隙为4±1.5mm。调整心轨转辙机缺口时,先调整主口(伸出位置),再调整交付口(拉入位置)。使转辙机检测柱在定位和反向位置时落入表示(锁定)杆的间隙,使间隙两侧的间隙相等,用螺母拧紧无扣轴套。 (6)使用限位块和可调限位块M12螺栓和弹垫紧固在锁和弹垫,可调限位块与锁紧框之间留有不超过3个mm的间隙。 (7)调整心轨动作连接杆接头螺扣的旋入量,使两侧锁定量偏差小于2mm。 (8)调整尖轨的密贴和表示后,调整密贴检查器两侧的接头连杆,使密贴检查器的定位和反向表示符合要求。 (9)手摇道岔往复动作,检查缺口是否正确,道岔开口是否正确。固定反向位置后,拔出手摇柄,关闭遮挡器。
5.2 检查和调整电液转辙机和转换锁 检测道岔开口:首先,通过调整安装装置的动作拉杆,使两侧开口的差异不超过3mm,然后检查道岔口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各牵引点锁定杆中心插入4mm厚、20mm宽钢板、外锁装置不得锁定,转辙机内不得连接接头;在相邻两个牵引点之间的任何位置插入10mm厚、20mm宽钢板不得接通转辙机表示接点。 正常转换油路系统两侧压力小于等于9Mpa,道岔转换力定反位第一牵引点不大于181N;第二牵引点不超过4070N;并将两侧溢流压力调整至10~11MPa,电液转辙机的相关电气特性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单操作第一、第二牵引点、心轨第一牵引点外锁定装置锁定杆中心的尖轨与基本轨、可移动心轨与翼轨之间插入4mm厚、20mm宽铁板在尖轨第一、第二牵引点之间的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插入10mm厚20mm宽的铁板,外锁闭和电液转辙机不锁闭且不得接通机内表示接点。
采用信号工程室外加速道岔安装施工方法,可顺利完成加速道岔转辙装置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