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前准备
硬件准备
1、基本硬件
更专业的硬件
专业麦克风、监控耳机或监控扬声器、独立声卡等。
关于麦克风
市场上常见的麦克风有动圈式和电容式。
结构比较:
动圈麦克风主要由线圈、振膜和外壳组成,结构坚固耐用,性能稳定,价格便宜。
电容式麦克风的音头内部电容器结构复杂,极板(超薄金属膜)脆弱,成本昂贵,害怕潮湿和坠落。此外,电容式麦克风中还有一个放大器,需要电源才能工作。但由于麦克风的体积,该电源通常被设计为外部类型,称为幻觉电源 Phantom Power。
质量比较:
动圈式麦克风的中、低音相对温和饱满,高频相对不足,一般能比较好的抑制环境噪音。
电容式麦克风的三频比较均衡,尤其是高音细节比动圈麦好很多,灵敏度高,环境噪音稍大就可以录入。
录音环境
确保录音环境安静,无混响。
即使是户外录音,也要避免环境音,尽量把人声录清楚。
可以单独录制环境音,然后在后期混音中添加。
硬件设置
音频硬件设置
Au菜单:编辑/首选/音频硬件
Preferences/Audio Hardware
音频硬件的设置与声卡的使用直接相关。
若使用一般集成声卡,则在设备类型中选择MME使用默认值的设备类型。
若有独立声卡,建议选择AISO”。
说明:
ASIO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由 Steinberg 公司开发并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声卡的专业驱动器,通常只有专业声卡或高端音频工作站支持。
该技术可以减少音频流信号的延迟,提高声卡硬件的处理能力。
如果使用同一声卡, MME 驱动延迟时间为 750 使用毫秒 ASIO 当驱动时,延迟可以减少到小于 10 毫秒。
I/O 缓冲区大小
I/OBuffer Size
一般来说,缓冲区设置较大,系统稳定性较强,但延迟可能较大。
设置缓冲区较小,会增加系统的响应时间,减少音频延迟。
简而言之,缓冲区的大小需要根据您使用的计算机来设置 CPU 以及内存等硬件的性能。
调节麦克风
Au菜单:视图/测量/信号输入表
View/Metering/Meter Input Signal
快捷键:Alt I
调整麦克风电平,测试人声,观察电平指示器。
保持正常电平 -20 到 -12 dB最高峰值一般不超过 -6 dB,这样可以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防万一。
查看麦克风电平不仅要了解录音的音量水平,还要了解麦克风包含的环境噪声水平。
麦克风电平可以通过独立声卡上的推子来调节。
如果没有独立的声卡,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中的声音对话框,双击录音设备(线路或麦克风),进入相关属性的级别选项卡调整麦克风电平。
提示:
通常离麦克风越近,信号中的低频就越丰满,但过近也会导致低音变形失真。
建议距离在 25 cm左右。最好安装防喷网,避免爆音。
在波形编辑器中录音
如果只录制旁白,可以用波形编辑器录制。
Au菜单:文件/新建/音频文件
File/New/Audio File
快捷键:Ctrl Shift N
采样率
Sample Rate
其中,32000 Hz441000是调频广播的一般标准 Hz为 CD 质量标准,4.8万 Hz通常是视频中音频的采样标准。
声道
Channels
--单声道
Mono
通常是指单个输入信号源。
--立体声
Stereo
指两个输入信号源。
如果只用麦克风录音(人声),建议选择单声道。
位深度
BitDepth
默认 32 位置深度值越大,声音的动态范围越广。
点击录制 Record按钮开始录音。
在多轨编辑器中录音
如果是录制卡拉 OK 等,建议使用多轨编辑器来录制。
Au菜单:文件/新建/多轨会话
File/New/Multitrack Session
快捷键:Ctrl + N
1、组织轨道并命名。
比如第一轨可命名为“音乐”,然后通过Au菜单:多轨/轨道/添加单声道音轨,并将此音轨命名为“人声”。
2、在人声轨道上开启录音准备、监听及静音。
(1)开启“录音准备”,表示声音将录制到此轨道。
(2)如果有监听设备的话请开启“监听”。监听功能一般需要独立声卡支持。
(3)如果反馈到监听设备的声音有较大的延迟时,请开启“静音”。此时,监听耳机里将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说明:
(1)除了简单地录制一个音轨,还可在出现错误的位置做插入式录音,以及将多个录音组合成最佳的录音。
(2)如果在录歌的时候需要开启节拍器,请参阅《Au:节拍器》。
关于“听湿录干”
如果在录音的时候就加载上相应的效果器,然后打开监听,借助声卡的低延迟性能,使得自己的声音带着效果一同出现在耳机中,俗称“听湿录干”。
一般来说需要有独立声卡,如果是集成声卡则需借助虚拟 A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