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和栈现有队列S,Q中的元素是1、2、3、4、5、6(1在队头),S为空。若只允许以下三种操作: 1:出队输出队元素 2:出队,将出对元素入栈 3.出栈并输出栈元素 无法获得的输出序列为 3,4 ,5,6,1,2 既然从三开始,1和2就被压进了栈里 1先入栈,2后入栈 按照栈的规矩,先入后出,所以应该是2,1;而不是1,2.
2
设有一个1212的对称矩阵M,上三角的元素mi,j(1<=i<=j<=12)在C语言的一维数组N中优先存储元素m6.6在N中的下标是 上三角,行优先,1212 第六行第六行 12 11 10 9 8 1 = 51C语言,也就是50
3
高度为5的三阶B树至少有31个关键词
B树,又称多路平衡搜索树,B树中所有节点儿童数量的最大值称为B树阶,通常用m表示。B树或空树,或满足以下特征的m叉树 1: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棵子树,即最多m-1个关键字 2:如果根节点不是终端节点,至少有m树 3:除根节点外的所有非叶节点至少有m/2取整棵子树,即至少含有m/2取整-1个关键字
除阶B树,除根节点外,所有非叶节点至少有一个关键孩子,根节点也是如此 1 2 4 8 16=31
4
将数据序列(6、1、5、9、8、4、7)建成大根堆时,正确的序列变化过程是 大根堆(大顶堆): L(i)>=L(2i)且L(i)>=L(2i 1) 小根堆(小顶堆): L(i)<=L(2i)且L(i)<=L(2i 1)
堆排序的关键是构建初始堆。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最后一个节点是第n/2取整个结点的孩子。n/2筛选整个结点为根的子树(对于大根堆,如果结点的关键词小于左右儿童中较大的关键词,则交换),使子树成为堆。然后依次筛选每个节点为根的子树。 对于 6 1 5 9 8 4 7 对于这个堆,先看最后一个结点7所在的子树,7>5.因此,交换5和7的位置 6 1 7 9 8 4 5 然后看看1所在的子树,9>8>交换1和9的位置 6 9 7 1 8 4 5 然后检查6所在的子树 9>7>6.交换9和6的位置 9 6 7 1 8 4 5 六、五、九、八、四---->六、七、八、四---->六、七、八、四------>六、七、八、四
再重复一次。
5
诺伊曼结构计算机中的数据由二进制编码表示,主要原因是 二进制操作规则简单,易于制造两个稳态物理器件,便于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现操作
6
某32位计算机按字节编码,采用小端方式。int i = 对应指令的机器代码为0C7 45 FC 00 00 00 00int i = -64对应指令的机器代码是
-64原码表示1100 0000,原求补,1011 1111 0000 0001 = 1100 0000 即为C0 C7 45 FC 00 00 00 C0 我们可以知道后32位表示数字,地址依次是 buf[0],buf[1],buf[2],buf[3]地址依次增加 字节由高位逐渐降低 C0是低字节,应该放在低地址,最终结果是 C0 00 00 00
7
假定DRAM芯片中存储阵列的行数是r,列数为c,对于一个2k1的DRAM芯片,为了保证其地址引脚最少,并尽量减少其刷新费用,r,c值分别为 DRAM一般按行刷新,2k1就是2^11、行列地址线复用,共需6条。 主存储器由DRAM实现,依靠处理器的层(Cache)则有SRAM它们都是易失性存储器,只要电源被切断,原始保存的信息就会丢失。DRAM每比特成本低于SRAM,速度也慢于SRAM,价格差异主要是由于制造业DRAM需要更多的硅ROM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存储单元采用双稳态触发器(六晶体管) MOS)要记住信息,即使信息被读出,它仍然保持原始状态,不需要再生。(非破坏性读取) SRAM存取速度快,但集成度低,功耗大,一般用于形成高速缓冲存储器。
与SRAM不同,DRAM存储元电路中栅极电容上的电荷用于存储信息,DRAM基本存储元通常只使用一个晶体管,所以它比SRAM密度要高得多。DRAM采用地址复用技术,地址线为原来的1/2,地址信号分行,列两次传输。
相对SRAM来说,DRAM它具有集成方便、价格低、容量大、功耗低等优点DRAM访问速度比SRAM慢,一般只用于形成大容量存储系统。
8
在按字节编制的计算机中,某double数组A的第一个地址是2000H,使用变址寻址和循环结构访问数组A,保存数组下标的变址寄存器的初始值为0,每个循环取一个数组元素,其偏移地址乘以变址值sizeof(double),1.如果某个循环所取元素的地址是2100H,变址寄存器进入此循环的内容是。 double应该有64bit,也就是8B,2100-2000 = 100H, 100H就是 0001 0000 0000 换算成B的话就是1*2^8=256B 一个double有8B 256/8=32
9
若计算机最复杂指令的执行需要分别完成五个子功能A–E每个功能部件所需的时间是80ps,50ps,50ps,70ps和50ps,流水线执行指令,流水段寄存器延迟20ps,则CPU时钟周期最多 80 20 =10
10
系统采用基于优先权的非抢占进程调度策略,完成一次进程调度和进程切换的系统时间费为1us。T时就绪队列中有三个进程P1,P2和P3.在就绪队列中等待时间所需CPU时间和优先权 系统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CPU完成作业的数量。 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是指从提交作业到完成作业所经历的时间。这是在就绪队列中排队、在处理器上运行和输入/输出所花费的时间的总和。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用户首次向系统提交请求所需的时间。
11
该系统总是在不响应其他磁道的访问请求的情况下访问磁盘的某个磁道。这种现象被称为磁臂粘附。在以下磁盘调度算法中,磁臂不会粘附 先来先服务
当一个磁道的访问请求总是出现在系统中时,它将继续满足最短优先级、扫描算法和循环扫描算法的访问条件,并将始终访问该请求
12
主机传输速率为3kbps,单向传播延迟为2000ms,当信道利用率等于40%时,数据帧的长度为 3kbps就是每秒发送3kb,就是375B/s 单向传播延迟2000ms就是0.2s,可以发送375*0.2=75B数据 停止等待协议需要返回的数据帧是150B,60%的数据帧长度为100B,也就是800bit。
13
UDP协议 UDP仅在IP数据报告服务增加了两个最基本的服务:重用、分用和错误检查。 优点: 1:UDP因此,没有必要建立连接UDP建立连接的延迟不会引入 二、无连接状态。TCP连接状态需要在端系统中维护。该连接状态包括接收和发送缓存、拥塞控制参数、序号和确认号UDP不维护连接状态,也不跟踪这些参数。因此,使用一些特殊的应用服务器UDP时,一般都能支持更多的活动客户机。 三、分组首部费用小,TCP首部有20B,UDP首部仅有8B。 4:应用层可以更好地控制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时间。UDP没有拥塞控制,网络中的拥塞不会影响主机的发送效率。 5: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UDP通常用于DNS,SNM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