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热电偶、热电阻RTD及热释电

当一段金属丝的两端施加电压时,金属丝会流过并加热。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流的热效应。1821托马斯,德国科学家?约翰?赛贝克(seebeck)发现电流热效应的反向效应是,当对金属丝的两端施加不同的温度时,金属丝的两端会产生电势,闭合电路后金属丝中会有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也被称为塞贝克效应。

热电偶(thermocouple)将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一端连接起来,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热电偶中两种金属的连接端称为测量端,也称为热端;相应的一端称为冷端。冷端作为参考端,早期使用冰水温度(0℃)作为参考。通过测量的电压的不同,以冷端为参考,来计算热端的温度。随着技术的发展,热电偶的冷端不必是0℃。目前有一些市场PLC例如,热电偶模块S7-1200的SM1231 Thermocouple,测量端的温度可以通过冷端补偿技术根据测量的电压值计算

V31=S(T)xΔT;

其中S(T)称为塞贝克系数,ΔT金属两端的温差,V31由温差引起的电压差。

由于金属丝两端在不同温度下会产生电压差,为什么热电偶要使用两种金属?

答:如果电压表的探针使用与被测金属丝相同的金属,理论上电压表不会测量任何电压。因为这相当于延长金属丝,延长金属丝两端没有温差,所以不会产生电压差。不同金属的塞贝克系数不同,测量电压等于两种材料塞贝克系数函数差的积分,这也是热电偶使用两种不同金属的原因。

根据两种金属的类型和含量,热电偶可分为不同类型。分类中热电偶的字母标志也称为分度号。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量程大、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耐久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温度测量。R可测量型热电偶1700多度(℃)的高温,广泛应用于高温测量场合。

热电阻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简称 RTD)它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温度测量是在工业上使用的。并非所有的金属都适合制造RTD,符合这一特性的材料需要满足如下几个要求:

1)金属的电阻值与温度变化呈线性关系;

2)金属对温度变化敏感,即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温度系统)

数)比较大;

3)金属能抵抗温度变化引起的疲劳,耐久性好;

符合上述要求的金属不多,常见RTD材料有:铂(Pt)、镍(Ni)和铜(Cu)。

以铂热电阻为例,根据其电阻值可分为Pt50、Pt100、和Pt1000等等。名称中的值表示热电阻0℃下电阻值。Pt100,表示传感器在0℃下电阻值为10Ω;而Pt1000,则表示该传感器在0℃下的电阻值为1000Ω 。

RTD热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可以用公式:R=R0(1+αT)来近似计算。

其中:

1)R0表示RTD在0℃下的电阻值;

2)α 称为温度系数,表示单位温度下电阻的变化值;

3)T表示测量温度,单位为℃;

根据RTD热电阻的引出线的数量的不同,RTD可分为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测温模块采用电桥平衡的原理,RTD作为电桥的一个臂进行测量。

两线制RTD的引线是直接在电阻的两端引出两条导线到测温模块上。两线制RTD传感器没有考虑引出导线的电阻,误差较大,仅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为了消除RTD引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许多RTD采用三线制形式。三线制是在两线制的基础上,从电阻的一端引出第三条线。三线制RTD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感器引线本身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检测精度比两线制有很大的提高。

四线制RTD是在三线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线,即电阻的两端各有两条线。四线制RTD可以完全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精度非常高,一般用在实验室或者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RTD的线性度优于热电偶,是目前最精确和最稳定的温度传感器。但由于电阻的变化需要时间,因此其响应速度较慢。同时其价格也相对较贵,适用于对精度有一定要求且成本控制不严的场合。

 

近年因为溫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各产品就以能符合节能及绿能为设计目标,为此许多的电子电器产品就不能随时运作,只有在人接近或经过时才需要启动相关功能,因此就需要一个传感器能侦测人体的红外线,而热释电传感器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热释电Pyro-electirc Infrared Detector(简称PIR)传感器外壳有一片多层镀膜可以阻绝大部分红外线,只让温度接近36.5℃的波长的红外线通过,很适合用来做为人体红外线的移动侦测。

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热变化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通常,晶体自发极化所产生的束缚电荷被来自空气中,附着在晶体表面的自由电子所中和,所以自极化电矩不能表现出来。而当温度变化时,晶体结构中的正负电荷重心相对移位,自极化发生变化,晶体表面就会产生电荷耗尽,电荷耗尽的状况正比于极化程度。能产生热释电效应的晶体称为热释电体或热释电元件,其常用的材料有单晶(LiTaO3 等)、压电陶瓷(PZT 等)及高分子薄膜(PVFZ 等)。

热释电传感器就是利用热释电效应进行温度侦测的。它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当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ΔT 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荷ΔQ,两电极之间产生微弱电压ΔV。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所以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匹配。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ΔQ 会跟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消失,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即ΔT=0时,传感器无输出;当人体进入检测区时,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产生ΔT,则有信号输出;若人体进入检测区不动,则温度没有变化,传感器没有输出,所以这种传感器能检测人体或者动物的活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要由外壳、滤光片、热释电元件PZT、场效应管FET等组成。其中,滤光片设置在视窗处,组成红外线通过的视窗。滤光片为6mm多层膜干涉滤光片,对太阳光和荧光灯的短波长(约5mm以下)可很好滤除。热释电元件PZT将波长在8mm~12mm 之间的红外信号的微弱变化转变为电信号,为了只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上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耳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菲涅耳透镜根据菲涅耳原理制成,把红外线分成可见区和盲区,同时又有聚焦的作用,使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IR)灵敏度大大增加。菲涅耳透镜分折射式和反射式两种,其作用:一是聚焦作用,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二是将检测区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检测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的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如果再在热电元件上接有适当的电阻,当元件受热时,电阻上就有电流流过而产生电压信号。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测温的传感器,它们基于材料的不同而实现温度与电压信号之间的转换。热电偶、热电阻都是基于金属材料而实现的温度侦测,热释电是利用的晶体材料实现的温度侦测。

标签: 薄膜电阻换成后膜电阻f耐磨耐腐型热电偶电阻热电偶电阻平坝rtd温度传感器模块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