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特斯拉之后,蔚来、理想、小鹏等中国新势力开始了第一轮智能电动汽车之旅,并在过去两年中在各自的细分轨道上站稳了脚跟。
去年10月,富士康正式发布了三款电动车型Model C、Model E和电动巴士Model T,基于富士康电动汽车平台MIH平台设计。其中,Model T今年上市最快,Model C将于2023年进入市场。
MIH目标是开发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套件,并通过设定行业标准向合作伙伴开放。其他汽车公司可以MIH在此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开发所需车型,并提供OEM服务。
例如,大众MEB该平台被定义为电动汽车灵活模块化系统平台。此前,福特披露,2023年将基于MEB平台打造纯电动车型。还有丰田e-Palette,移动底盘可以更换不同的车身。
,实现转向/制动系统 电驱动系统与底盘一体化,其他车企或者新进入者只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上车身设计,就可以快速推出自有品牌车型。
不过,Rivian股价在去年11月达到顶峰(每股172美元)后继续下跌。截至2022年1月10日,最新股价已下跌至每股81.44美元。
原因是2021年生产1200辆新车的目标没有完成,股东亚马逊和Stellantis纯电动皮卡已签署采购协议,竞争对手陆续上市。
此外,Rivian确认公司首席运营官Rod Copes上个月离职了。
一、
信心来自哪里?
几十年来,汽车制造商一直在使用平台来分担不同车型的研发成本。然而,滑板的概念更倾向于一个实用的物理平台,集成更多的部件,并快速水平复制。
2022年1月11日,首届以自由造车为主题的UP DAY悠跑体验日正式登场,悠跑科技重磅启动UP超级底盘和三款UP SPACE超级舱体概念车。
与以往行业关注的滑动底盘概念相比,
因为UP超级底盘从滑板底盘升级,以满足快速变化的个性化体验为研发目标,将传统汽车开发从车辆集成升级为上下分裂,重新定义汽车研发的顶层逻辑、技术形式和供应链。
同时,作为平台型软硬一体化操作系统,UP超级底盘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流的智能电动汽车基本磁盘:超过1000公里,计算能力1万 TOPS以上,满足未来L4及以上自动驾驶需求。
减法是智能电动汽车高度集成的核心能力,包括三电、悬架、制动、转向、智能驾驶和热管理。UP超底盘开发了一款全新车型,周期可有效缩短6-12个月,成本和准入门槛大大降低。
悠跑UP超级底盘具有集成传统白色车身的能力,可在类似滑板的底盘中安排三电、悬架、制动、转向、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等部件;
在实现集成设计的同时,还具有集成传感器、计算平台和各种服务应用的能力,成为独立的滑板结构,实现独立驾驶和软硬件的持续迭代;
软硬标准件,UP超底盘集成了底盘、三电、热管理、被动安全、电子电气架构等五个领域,实现硬件标准化,满足不同场景形式的车身需求。
其特点是既能上下分离解耦,又能上下共同承载。与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通过橡胶连接上下车身不同,UP超级底盘与上车体通过刚性连接,已经申请了46个专利。
以极端的标准化实现极端的用户个性化,是悠跑科技传递的商业价值。UP超级底盘的研发标准性能与宝马5系、奔驰E系列等传统豪华车型相匹配。
比如,UP SPACE 02超级MPV展示其空间的终极优势:A车长的外观,B级MPV乘坐体验-腿部空间更丰富。
五种风格各异UP SPACE超级舱体,包括轿车、MPV、SUV、皮卡和货车支持制造商在短时间内快速推出丰富的产品矩阵,降低制造门槛。
例如,舍弗勒和Mobileye前者的滚动底盘车辆平台将配备合作Mobileye?Drive2023年实现自动驾驶接驳车量产,部署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
“UP超底盘的量产时间是2023年底,但这不是车型的量产时间,取决于与客户的合作进展。
其实这里有消费品的类比。
石材技术从清扫机器人开始,产品毛利率达到36%,作为背后的OEM,新旺达的产品毛利率仅为11%左右。事实上,从产业链的专业分工来看,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专业分工,实现自己,也实现客户。
例如,站在博世、京西重工(制动悬架系统)、捷威动力(动力电池)、凯翼汽车(整车制造)、地平线后面,Autoware Foundation(自动驾驶开源软件组织)以及腾讯等多家合作伙伴及投资者。
用李鹏的话说,悠跑通过生态系统打造安全的硬件和开放的软件平台,但挑战也很大。例如,如何改变行业的传统认知,改变行业现有的价值链,让汽车公司接受滑板底盘的新车型开发模式。
但是这条赛道的机会确实出现了。
去年10月,悠跑科技与博世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一体化底盘领域开展一系列技术合作,全力支持UP研发超级底盘。博世的定义是,平台级的技术引领和创新有望成为新的出路。
一年前,博世和Benteler Automotive合作共同发展Electric Drive System 2.0架构(此前与恒大汽车签订合作协议)。汽车制造商可以个性化定制平台,并根据需要添加车身和其他部件。
二、
悠跑科技成立仅四个月,估值10亿元(经纬中国领投,CCV创造合作伙伴格基金跟投Pre-A轮融资),打造智能汽车轨道闪电式融资速度。2021年10月,博世中国旗下博原资本率领投悠跑科技估值15亿元Pre-A 轮融资。
一是无人小车领域,主要用于终端物流、移动新零售、智能安全等不同场景。代表性企业之一是毫末智行。
根据公共信息,毫末智兴的小魔盘无人驾驶汽车线路控制底盘由ming基于汽车级零部件和成熟的汽车制造系统,为企业和机构客户提供具有汽车级安全、定制能力和成熟批量生产保证系统的通用线路控制底盘产品。
客户只需搭配定制车身,即在终端物流、移动新零售、智能安全等不同场景下,为服务侧提供安全、智能、易于运营部署的替代能力。
与之前无人小车领域的鱼龙混杂(例如,AGV底盘或只提供基本的移动能力),从一开始就配备了汽车规级传感器、汽车规级计算平台和汽车规级汽车零部件,同时提供了长城汽车成熟的供应链协调能力。
二是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西井科技是代表企业之一。
去年11月6日,西井科技正式发布了世界上跨场景无人驾驶重载移动平台Qomolo ONE,基于动力平台和功能模块化,针对货物和载人的双重需求,通过车辆快速滑板更换,带来更灵活的适应方案,实现模块化升级。
比如,通过上载车身的“滑轨式”替换,Qomolo ONE可以支持移动载货车、客运大巴、混凝土搅拌车、消防车、房车等多用途车型,并且底盘部分配置新一代融合感知架构,实现跨场景无人驾驶重载移动。
此外,Qomolo ONE平台车采用铝合金骨架和纯电动移动平台,整车重量减轻8%。同时,主副电池系统可在1小时内完成100%快充,副电池可通过简易换电流程,6分钟完成换电,并实现200KM以上的续航里程。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可以降低多车型研发成本;对于终端大型用户来说,意味着从过去的整车采购转变为底盘+车身采购,并且最大程度扩展商业场景。
这一点,从过去几年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油改电”模式,到全新纯电动平台的打造,“从头开始”设计的优势,已经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充分体现。
比如,通用、奥迪等传统汽车巨头已经在讨论将“滑板架构”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基础平台,Rivian、Canoo等海外新进入者也已经尝到甜头,比如后者与现代汽车的合作。
通用汽车曾在2002年推出的一款名为Hy-Wire的概念车中使用了这种设计方式(氢能源动力系统+全线控底盘),不过,最终没有投入实际生产和运营。
现代汽车旗下的现代摩比斯也在近日推出了将转向、制动、悬挂、电力驱动系统集成在一个轮子上的“e-corner”模块,作为未来平台的基础技术,预计将于2023年发布。
转向和制动都采用全线控技术,因此不再受传统机械转向的限制,可更灵活的布置车内空间。动力、悬架、制动、转向均可实现软件调节,主机厂可轻松将驾驶风格数字化,同时用户也可以自编辑驾驶模式。
可插拔环网电子电器架构是支撑上下分体式开发的关键因素。基于在硬件标准化的基础上,UP超级底盘在VIU区域做了硬件接口标准化,由此来实现软件平台化,从而使得软硬解耦,可以实现异步开发。
超级底盘中HPVC芯片可支持异构大算力计算平台,实现HPVC的算力灵活拓展,最高算力可拓展至1000TOPS以上,进一步可支持包括制动、电源等方面的六大冗余。
通过采用CTC(Cell to Chassis)技术,通过直接将电芯集成在底盘框架内部,与底盘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电池舱空间利用率可提升10%。
除CTC电池技术外,兼容当下主流的CTP(Cell to Pack)及其它不同电池技术;也可采用磷酸铁锂、三元锂等电池材料;未来也支持固态和半固态电池。
在对于续航起到至关重要的热管理方面,UP超级底盘通过提升热管理效率,让空调制冷或制热的能量更为集中,从而节约整车电量。这使得UP超级底盘一体式能量管理能效可提升一倍,冬季采暖能耗可节约70%以上。
而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行业已经在推进实践。
比如,大众预计未来10年将销售2200万辆电动汽车,但仍希望与福特共享MEB电动平台,以帮助实现收支平衡。而这种平台的分享可以大幅缩短开发新车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