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i.MX8MM嵌入式linux开发指南+全覆盖开发资料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框架学习方法,首先掌握整体发展过程,然后逐一打破,综合大量实际作战案例,测试实践中的理论知识,加强知识点,掌握Linux核心技术。 教程由PDF提供文档和视频,根据用户的个人习惯选择教学方法 简单易懂,理论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全是干货,提高学习效率。 配套学习视频教程,让零基础学习者真正学习!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为广大朋友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框架学习方法 框架学习视频链接如下: 第一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E411w7by 第二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E411w7by?p=2 第三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E411w7by?p=3 第四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E411w7by?p=4 1 零基础入门定位,降低驱动学习门槛,彻底结束入门难! 2 视频包括从学习方法和基本开发环境到实验例程,从系统编程 到驱动开发,最后到嵌入式GUI开发-QT应用开发。教你手把手学习。Linux系统编程和驱动发展,理论与实践并行,采用一课一练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加强知识点,让您轻松前进Linux大门系统编程和驱动开发。 3 手拉手再现移植NXP官方Linux源码(uboot移植和核心移植),最终构建包括busybox系统制作及QT系统移植 ,buildroot构建系统,ubuntu系统构建,yocto系统构建。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建设和基础知识 >Linux系统编程 >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 >Linux系统移植 >构建文件系统 >QT应用开发 第一个嵌入式Linux入门篇 前言总领和学习指导 嵌入式的第一部分Linux开发环境建设和基础知识 第一章 安装Vmware虚拟机 第二章 获取并安装Ubuntu操作系统 第三章 Ubuntu系统介绍 第四章 Ubuntu启用root用户 第五章 Ubuntu使用apt-get下载 第六章 Vim 使用编辑器 第七章 Linux常用命令的第一部分 第八章 Linux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第九章 Linux 家庭目录和根目录 第十章 Linux 常用命令的第一部分 第十一章 Linux帮助手册 第十二章 Linux权限管理 第十三章 Linux连接档 第十四章 Linux解释目录结构 第十五章 Linux文件系统 第十六章 Linux第一个程序HelloWorld 第十七章 Linux环境变量 第十八章 Linux写第一个自己的命令 第十九章 Linux工具之make工具和makefile 文件 第二十章 makefile基本语法(上) 第二十一章 makefile基本语法(下) 第二十二章 安装VMware Tool工具 第二十三章 安装SSH软件 第二十四章 安装Samba 第二十五章 Source Insight安装使用 第二十六章 安装超级终端软件 第二十七章 安装和使用交叉编译器 第二十八章 借助U盘或TF卡片复制程序到开发板 第二十九章 NFS建造和使用服务器 第三十章 控制GPIO高低电平 第二篇Linux系统编程篇 第三十一章 文件I0和标准I0 第三十二章 目录I0 第三十三章 库的生产和使用 第三十四章 进程基础 第三十五章 进程间通信 嵌入式第三篇Linux驱动开发篇 第一部分Linux驱动初探 第三十六章 Linux驱动初探 第二部分Linux切割和定制内核 第三十七章 Linux内核模块 第三十八章 将驱动模块编译成内核 第三部分Linux 驱动基础 第三十九章 Linux MISC驱动 第四十章 Linux用户层和内核层 第四十一章 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 第四十二章LED驱动实验 第四十三章 驱动模块传参 第四十四章 注册字符设备号 第四十五章 注册字符设备 第四十六章 设备节点自动创建 第四十七章 总结和回顾字符设备和杂项设备 第四十八章 Platform设备驱动 第四十九章 总结回顾平台总线 第四部分Linux 驱动进阶 第五十章Linux设备树 第五十一章 添加设备树节点 第五十二章 设备树常用of函数 第五十三章 设备树下的platform驱动 第五十四章Pinctrl子系统和GPIO子系统 第五十五章Pinctrl和GPIO子系统实验 第五十六章 设备驱动I0控制 第五十七章 Linux中断实验 第五十八章 中断下文之tasklet 第五十九章 等待队列 第六十章 中断以下工作队列 第六十-章Linux内核定时器 第六十二章 定时器按键消抖实验 第六十三章 输入子系统实验 第六十四章 Linux 12C驱动 第六十五章 Linux 12C驱动实验 第六十六章电容屏触摸驱动实验 嵌入式第四篇Linux系统移植篇 第六十七章 Uboot编译及移植 第六十八章 u-boot图形化配置 第六十九章 uboot移植 第七十章 Linux 4.14.内核移植78版 第七十章 核心基础配置 第七十二章屏幕驱动的内核配置 第七十三章内核添加网卡驱动 第五篇文件系统构建 第七十四章 buildroot构建文件系统 第七十五章 优化配置buildroot 第七十六章 烧写测试增加功能后 第七十七章 Yocto文件系统在线构建 第七十八章 离线构建Yocto系统 第七十九章 Ubuntu20文件系统 第八十章 busybox构建文件系统 第八十一章 Qt系统移植 第六条嵌入式GUI开发篇 第一部分QT应用开发 第八十二章 C 入门 第八十三章 Qt基础 第八十四章 交叉编译QT工程 第八五章 Qt控制硬件    第八十六章 Qt for Android    第一部分 开发板硬件及资料介绍    第一章 i.MX8MM开发板平台简介    第二章 i.MX8MM开发板组装    第二部分 i.MX8MM开发板初体验    第三章 windows开发环境搭建    第四章 i.MX8MM开发板外设功能测试    第五章 i.MX8MM开发板模块测试    第三部分 Ubuntu开发环境搭建    第六章 Ubuntu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第四部分 开发板固件编译    第八章 Android编译环境搭建    第九章 Android固件编译    第十章 Linux固件编译    第十一章IMX8MM软件资源介绍    第五部分 开发板固件烧写    第十二章 i.MX8MM开发板启动方式详解    第十三章 Windows下Android固件烧写    第十四章 Windows下Linux固件烧写    第十五章SD卡启动Linux系统    第六部分 系统调试篇    第十六章 Linux系统NFS共享目录    第十七章 Linux系统TFTP传输文件    第十八章 Linux系统挂载盘符    第十九章 Samba服务搭建    第二十章 使用ADB命令传递文件到Android设备    第七部分 Cortex-M4内核开发    第二十一章 i.MX8MM Cortex-M4内核开发    第八部分 Linux系统开发    第二十二章 Yocto系统交叉编译C程序    第二十三章 Yocto系统设置开机自启动序    第二十四章 Linux系统修改默认屏幕    第九部分 QT应用开发    第二十五章 C++入门    第二十六章 Windows QT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第二十七章 Ubuntu Qt 开发环境搭建及使用    第十部分 Android系统开发    第二十八章Android9移植4G    第十一部分 Android应用开发    第二十九章 Android应用开发环境搭建    第三十章 运行第一个Android程序    第十二部分 音视频开发    第三十一章 音频基础概念    第三十二章 视频基础概念    第三十三章 Yocto系统使用Gstreamer    附录一 Linux常用命令    附录二 mipi 屏幕显示不正常解决方案

核心板参数 尺寸:        50mm*50mm CPU:        NXP i.MX8M Mini 主频:        1.8GHz 架构:        四核Cortex-A53,单核Cortex-M4 PMIC:        PCA9450A电源管理 PCA9450A电源管理, NXP全新研制配套iMX.8M的电源管理芯片,有六个降压稳压器、五个线性稳压器和一个负载开关,为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内存:        2G DDR4 存储:        8G EMMC 工作电压:        5V 系统支持:        Android9.0系统; Linux4.14.78 + Qt 5.10.1 系统 引角扩展:        引出脚多达192个,满足用户各类扩展需求 工业级运行温度:        -20℃到+80 ℃ 底板参数 尺寸:        190mm*125mm        UAR:T        1路232串口 POWER:        直流电源输入接口,12V5A电源输入        TTL-UART:        1路 SWITCH:        电源开关        232-UART:        1路 PDM接口:        8路, 最大支持4线8通道 (2mm间距10PIN插座引出)        SAI:        支持5路SAI接口(2mm间距26PIN插座引出) DIP SWITCH:        1个10位拨码开关        MIC:        支持MIC输入 Ethernet:        1 路千兆工业级以太网,RJ45 接口        PHONE:        支持耳机输出USB HOST:        2路USB2.0,带有集成PHY        RS485:        1路WIFI/BT:        支持        CAN:        1路 MINI PCIE:        可外接mini PCIE接口的4G模块,具备PCIE2.0单通道        Speaker:        2路 4G模块:        支持(选配模块,需要请联系客服)        SDIO/GPIO接口:        20PIN USB OTG:        1路标准micro USB插座,USB2.0 OTG        JTAG接口:        1路(2mm间距20PIN插座引出) CAMERA接口:        1个MIPI CSI(4通道),带PHY        GPIO接口:        20PIN(2mm间距20PIN插座引出) MIPI-DSI:        1路 4通道        TF Card :         1个 SIM Card:        1个        RTC:        实时时钟 按键:        5个        I2C:        2路(2mm间距26PIN插座引出)

标签: 3pmic稳压器线性芯片rj45连接器组装需要哪些材料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