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信号发生器(744LS00和LM324)
(可以更新和改进…)
历年电子设计竞赛综合评价赛题分析-课程细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网 https://www.nuedc-training.com.cn/index/video/details/course_id/90
文章目录
- 多路信号发生器(744LS00和LM324)
-
- 一、需求分析:
- 二、主要部件:
- 三、设计过程
- 四、工作原理
-
- 4.1完整原理图
- 4.2仿真环境
- 4.3方波发生器
- 4.4正弦波发生器
- 4.5余弦波发生器
- 4.6窄脉冲发生器
- 4.7 物理电路总结
- 五、相关资源
一、需求分析:
1、19K~21KHz频率方波Uo1;
2、正弦波Uo3。
3、余弦波Uo4。
4、占空比5%~15%的窄脉冲Uo2。
5.单片机测量正弦波Uo3的频率和幅度;
6、单片机测量窄脉冲Uo2的占空比。
二、主要部件:
LM324一个;74LS00N一个
三、设计过程
四、工作原理
4.1完整原理图
注:(Multisim仿真似乎有很多问题。
脉冲: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正弦波:四阶有源滤波器;
余弦波:积分电路。
4.2仿真环境
在线仿真:电子森林
https://www.eetree.cn/war/circuitjs.html?lang=zh
离线仿真:Multisim;
4.3方波发生器
对称多谐振荡器
由两个TTL方波信号与非门形成多谐振荡器,方波周期为T≈2.2RC,即要产生20KHzC取22的方波nf,则R取1K左右,采用2K电位器的实现频率为19KHz-21KHz的调节。
当输入电压达到与非门的阈值电压时,使用电容器的充放电VT当门的输出状态发生变化时。由于电路完全对称,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常数相同,脉冲宽度基本相同,输出为对称方波。
脉冲宽度tw1=tw2≈0.7RC,T≈1.4RC
4.4正弦波发生器
第一个电位器分压输入信号(方波)的电压,以调节振幅值。电容器隔离直流分量。第二个电位器增加了信号的直流偏置,并提高了信号。信号通过一个电压稳定,通过四个阶(两个两个阶)sallen-key结构组成)有源低通滤波器,得到正弦波。
,方波越理想,其高频谐波重量就越大。高频谐波通过低通滤波器过滤掉,只有基波重量才能得到理想的正弦波。高级滤波器可以在高频段以更快的速度降低输出电压,以提高滤波效果。
4.5余弦波发生器
正弦信号通过,电压增益为Uo/Ui=1/2πRC,波形发生,形成余弦波
sin函数积分后为-cos因此,正弦波通过反相积分器输出余弦波形。S域反相积分器的传输函数为Uo/Ui=-1/(SRC)=-1/(j2πfRC),传递函数1/1SRC=1(即等比传输)RC的值。
传输函数可以理解为用复数计算输出电压uo=ui/j2πfRC,其中R、C积分电路的电阻和电容。f为频率(hz),“j表示相移90度,输出仍为正弦波,向后移动1/4周期。
1.集成运输不是理想的特点。运输本身将输入不平衡电压和直流偏置,并与输入一起获得积分,使Uo时间越长,误差越大。此外,运输和放电的通频带不够宽,导致积分电路对快速变化的信号反应缓慢,输出波形滞后。
2.积分电容的影响。电容器有泄漏电阻,导致Uo幅值逐渐下降。
4.6窄脉冲发生器
使用两个TTL与非门形成单稳态触发器,调整可调电阻值,实现空比变化。(注:该电路略不同于常见的单稳态触发器)
对于第一个R1C输入负脉冲1微分电路Vi到达时,上升沿产生上升正向尖脉冲,其值高于正向阈值(2/3Vcc),下降边缘产生下跳负向尖脉冲,其值低于负向阀值(1/3Vcc)。
电路工作初期,1号和非门对电容C1充电,上脚为‘1’,下脚为‘0’,输出状态‘1’,对C2充电,又因为R2接地,C2进入快速充电放电的状态,使得二号与非门下脚在01间快速跳转,造成图中最前端的高电平不稳定状态。
电路稳定工作后,当遇到时,电容C1电压高于正向阈值,电容C1对右侧放电,但一号与非门的上脚一直为‘1’,对电路结果;当遇到时,对左侧进行快速放电,当电压等于负向阈值时停止,使得一号与非门上脚状态快速为‘0’,输出快速转变为高电平(类似),对进行充电,使得二号与非门在较长时间内输出低电平,短时间内一号与非门,实现窄脉冲。而在其他状态下,电路处于一号上脚长期为‘1’输出为低电平,二号输出长期为‘1’的稳定状态。
简而言之,电容C1、C2的充放电速度不同,控制了输出电平的时间区间tw,,其中。
4.7 实物电路总结
尽管参考视频中的实物电路结果良好,但本人焊接的电路结果虽然能够基本完成设计要求,但是并不足够理想,方波的占空比较好,但是波形尾部有一段突变下降,脉冲的产生波形出现圆顶现象且不稳定。正弦余弦波存在幅值偏小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同学的电路结果,整体而言该方案的电路效果不佳(不排除元件特性和焊接工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