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单结晶体管的结构特点与工作特点

匿名用户

1级

2016-01-06 回答

1.结构 单晶体管也是半导体器件。它的形状类似于普通的三极管,有三个电极,但只有一个结构PN结,故称单结晶管。如图1所示,它是在一块低掺杂(高电阻率)的N型硅基片一侧的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称为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硅片另一侧靠近B两个地方用半导体工艺掺入P型杂质,形成一个PN引出电极称为发射极E。单向导电性存在于单结晶管的发射极和任何基极之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单晶体管视为二极管D和两个电阻RB1、 RB2.等效电路。其中RB1和RB两个基极分别是两个基极PN结之间的电阻。两基极之间的电阻RBB= RB+RB2,一般约有 2~15 kΩ。

图1 单结晶体管

2.工作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图2的电路连接单结晶管,观察其工作特性。

图2 单结晶体管工作原理图

单结晶管工作时,需要在两个基极之间加直流电压VBB,且B2接正极,B1负极。当发射极不加电压时,RB两端分为电压

式中凡 用于单结晶管的分压比" "表示,所以

分压比是单结晶管的重要参数,其值与管道结构有关,一般为0.5~0.9之间。

调节Rp ,使 从零开始逐渐增加。当时,单晶体管内PN在反向偏置中,E和B1之间不能导通,电阻大,因此单晶管处于截止状态。

当 单结晶晶体管中PN结承受正电压导通,发射极电流突然增大。E、B1极之间所需的控制电压从截止日期突然变为导通,称为单结晶管的峰点电压。 表示。显然

单结晶管导通后E、B电阻在1极之间下降了很多,尽管此时 较大,但 上部压降不大,因此a点的电位较低。此时,即使将控制电压调整到低于峰值电压 下面,单结晶体管继续导通。直到控制电压 降低到一定值以下,使其降低到一定值以下PN当结再次反偏时,单结晶体管突然从导通变为截止。单结晶体管从导通到截止的控制电压称为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

综上所述,单结晶管具有以下特点:

(1)单晶体管相当于开关。当发射极电压等于峰值电压时 单结晶管可以从截止突变为导通。导通后,当发射极电压小于谷点电压时, 单结晶体管突然恢复。

(2)不同的单晶体管有不同的单晶体管 和 。如果添加相同的单晶体管 不同,它的 和 也有所不同。例如,型号是 BT33B若 ,则约等于12. 8 V, 约等于 3 V。若 ,则 约等于 6.7 V, 约等于2.6V。

(3)单结晶管发射极与第一基极之间的电阻 它是一种随发射极电流而变化的电阻。当单晶体管未导通时,发射极电流很小, 是高电阻。导通后,随着发射极电流的增加, 急剧下降 它是一种与发射极电流无关的电阻。因此,在单结晶管等效电路中, 用可变电阻表示。

标签: 硅晶体管unijonction晶体管40292参数尽管同型号的晶体管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