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微型计算机结构
实验1:微型计算机结构理解(3学时)
?
实验目标:
了解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掌握各部件的功能和基本原理,重点关注主机箱中各板卡的名称、功能和连接方式(包括信号线和电源线)。
1.了解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配置
2.培养识别微型机硬件各部件的能力
3.为实验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
开机观察机箱内计算机硬件配置
1、主机与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扬声器等外部信号线连接方式及电源插头。
2.主机主板上CPU芯片、内存条位置、硬盘、光驱、软驱动位置、扩展槽上各板卡的名称和特点、底盘电源位置、各电源出口接头的作用、底盘的拆卸和安装。调整显示屏的亮度、颜色和位置。
实验步骤:
(1)了解机箱
重点了解机箱的功能和分类;机箱内外结构及机箱前后面板结构。
(2)了解认识电源
重点了解电源的功能、分类、结构、型号、电源输出/输入电压和电源连接器。
(3)了解理解CPU
主要包括CPU型号、类型、主频、电压、厂家标志、包装形式CPU性能等。
(4)了解内存
了解微型机系统中的理解RAM,ROM,Cache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系统内存重要性的认识,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和容量。
(5)了解主板
了解和了解微机主板的制造商、型号、结构、功能组成、芯片组、接口标准、跳线设置、底盘中的固定方法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6)了解软驱、硬盘、光驱
?软驱动:主要包括制造商、功能、类型、型号、外部结构、接口标准(数据和电源接口)以及与主板和电源的连接。
?硬盘:主要包括制造商、功能、分类、型号、外部结构、结构标准及与主板和电源的连接。
?光驱:包括光驱的功能、分类、型号、外部结构、接口标准、主要技术参数及与主板和电源的连接等。
同时,要了解软驱、硬盘、光驱等设备与主板连接数据线的特点,并加以区分。
(7)了解常用插卡件
主要理解包括显示卡、网卡、声卡、多功能卡、内置调制解调器等卡的功能、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并能区分上述卡。
(8)了解常用外部设备
重点了解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外部调制解调器、扬声器等常用外设的功能、分类、型号、主接口标准及其与主机的连接方法。
(9)其他
包括了解和使用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常用工具和辅助工具,如螺丝刀、尖嘴钳、镊子、螺钉、电烙铁、万用表等。
实验要求:
1.开机前注意检查各部件是否连接好。
2.没有人能带电。注意防静电。
3、分组进行,每人可独立完成主机与外设的连接,插入电源线。
4.实验结束后,应复位实验设备,填写实验记录,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总结:(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