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载诊断系统概述
汽车诊断是指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运用科学手段确定汽车状态,查明故障部位和原因的技术。包括汽车发动机检测诊断、汽车底盘检测诊断、汽车本身及附件检测诊断、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检测等。
OBDⅠ(第一代车载诊断系统)
OBDⅠ最早在1991年由美国加州规定使用,用于检测排放系统失效,当时功能相对简单,仅检测氧传感器、排气再循环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发动机控制模块。
OBDⅡ(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
第二代OBD该系统在通信方面规定了标准化的16针诊断座DLC(Data Link Connector),每根针都指定了特定的功能。标准化通信协议;标准化故障码DTC;同事们在催化转化器中增加了催化剂老化检测、火灾检测和燃油蒸发物收集系统故障监测。
OBDⅢ(第三代车载诊断系统)
OBDⅢ该系统将汽车的检测、维护和管理相结合,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OBDⅢ电子控制单元可分别进入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系统(ECU)读取故障码等相关数据,并使用小型车载通信系统进行模块间通信。
二、车载诊断系统的原理
车载诊断系统中的诊断软件、汽车上的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本身、各种执行元件和外围诊断设备组成OBD系统。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OBD对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和执行元件的输入和输出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故障发生后,判断三个驾驶周期后故障是否仍然存在。如果仍然存在,则存储故障信息;否则,清除故障。
一个驾驶周期是指:
(1)发动机启动温度小于25℃
(2)正常加速
(3)恒速前进约10分钟
(4)猛降至怠速约4分钟
(5)操作温度大于75℃
(6)发动机熄火
三、二。故障码的分类和意义
1.故障码分类
OBDⅡ将故障代码分为A、B、C、D四种类型。
A类故障码是与排放相关的故障码。
B类故障码是一种与排放问题相关的次严重故障码。
C点亮类故障码MIL灯(或其他报警灯)。
D不点亮类故障码MIL灯。
2.故障码代表的意义
SAE规定OBDⅡ故障代码由5位组成,第一位是英文字母,代表检测到的故障系统类型,第二至第五位是数字代码。
五位字符的含义分别为:
第一:表示系统代码,P--动力系统,C--底盘系统,B--车身系统,U--网络系统
第二:表示标准代码或厂家自定义代码,内容为:0-3值
第三:表示故障范围编号。1、2-然后控制空气;3-点火系统;4-废物循环;5-速度和怠速控制;6-微机输出电路;7、8-自动变速器
第四、第五:表示故障内容代码,表示触发故障代码的条件,如高电压或低电压。内容为:0-99.
目前,安装OBDⅡ各车型的故障诊断连接器均为16针,均安装在驾驶室内,位于驾驶员仪表板下方。
3.故障诊断测试模式
目前,使用OBDⅡ可以进行解码器OBDⅡ主动测试主要有9种诊断测试模式:
(1)当前动力系统故障数据
(2)动力系统冻结帧数据
(3)电力系统导致排放问题的故障码
(4)清除故障码
(5)氧传感器监测结果
(6)非连续监测结果
(7)连续监测结果
(8)主动测试所需的系统或元件
(9)所需车辆信息
四、车载诊断协议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利用外部诊断阅读存储在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中的故障代码,通过与电子控制单元的直接对话获取数据信息或执行元件测试,已成为主流的诊断技术方法。
1、通信协议
(1)A类网络协议
(2)B类网络协议
(3)C类网络协议
(4)D类网络协议
2、协议标准
(1)ISO14230协议
(2)ISO15765协议
五、车载诊断协议的发展趋势
随着无线通信、人机交互界面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车辆正常行驶时仍可进行车辆诊断和车辆维护,即远程诊断和维护(RD&M)这将是未来车载诊断的发展趋势。